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知识点题库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 将t1℃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两溶液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C . 当温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D . 将t2℃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15℃时,a、b 的溶解度均为20g B . 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 将 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 . 20℃时分别向100g 水中加入20ga和 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某同学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重铬酸钾固体加入10mL水中,充分搅拌后测量剩余未溶解的重铬酸钾的质量,所得数据如表所示,则理论上X的值为(   )

试管编号

重铬酸钾的质量(g)

水的体积(mL)

剩余重铬酸钾的质量(g)

1

1.0

10

0

2

2.0

10

0

3

3.0

10

0.3

4

4.0

10

X

A . 0.3 B . 0.6 C . 1.0 D . 1.3
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之间的关系.
  1. (1) 不同溶质的溶液饱和,不饱和与浓稀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是饱和溶液.
  2. (2) 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
一定温度下,向如图所示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 . 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C . 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D . 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如表列出了 20℃时氯化钠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克

氯化钠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50

10

60

50

20

68

100

36

136

100

40

未知

  1. (1)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以上实验组中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有(填序号)。
  2. (2) 计算第④组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如图所示的密封装置,先调节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出现的情况是(  )

A .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 .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C .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 .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 B . 继续往溶液中增加溶质,溶质还能溶解,说明原溶液已经饱和 C . 饱和溶液一定是非常浓的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非常稀的溶液 D . 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在一定量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 .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 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分析下列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①20℃时,取100g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

全部溶解,得到溶液甲

②再加25g硝酸钾,充分搅拌

得到溶液乙

③加热

全部溶解,得到溶液丙

冷却至20℃

析出晶体,得到溶液丁

A . 溶液甲的质量分数为25% B . 溶液丁的质量分数与溶液乙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溶液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 溶液乙的质量为150克
在某次蔗糖溶解的实验中,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不计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②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 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 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 D . ③中蔗糖的溶解度一定比②中蔗糖的溶解度大
小明从冰箱冷藏室(温度为4℃)取出一杯4℃的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的溶液),盖上杯盖,在室温(温度为20℃)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有少量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 4℃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 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进行图示的2个小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B . 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 . 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 . 实验1后的甲和实验2后的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 . 甲、乙 B . 甲、丙 C . 乙、丙 D . 甲,乙、丙
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的是(    )。

A . 砂糖水颜色很深 B . 砂糖水味道很甜 C . 砂糖溶解得很快 D . 砂糖固体有剩余
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与下列操作相符的是(   )

A . 向K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B . 向K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 . 向K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固体 D . 向K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一定温度下,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结果如图2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 . 溶质的质量增加 B . 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C . 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 (2) 分析表格可知,M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是
  3. (3) 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填序号)。

    ①升温;②降温;③加溶质M;④加水;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4. (4) 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药匙、量筒(100 mL)、玻璃棒、
下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B . 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 C . 给丁溶液升高温度,固体一定会溶解 D . 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为30克
20℃时,称取18g氯化钠固体倒于烧杯中,将一定量的水依次加入烧杯中,并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已知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乙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34g B . 乙和丙两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 丁烧杯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 . 丁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