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知识点题库

t℃时,两个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带结晶水的甲、乙物质各80克,充分搅拌。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此时 溶液是饱和溶液,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某同学在探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关系时,做了如下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中的B试管是硝酸钾的  溶液,C试管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据实验可知,把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可用 的方法,并可推测,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

  2. (2) 由图乙可知,要使食盐的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可用 的方法。

20℃时,向40g食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5g食盐,则在20℃时,该食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


A . 增大 B . 不变 C . 减少 D . 无法确定
20℃时,向3个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编号

A

B

C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

9

18

27

溶液质量(克)

59

68

68

  1. (1) 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选填编号).
  2. (2) 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克.
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6

1

0

A . 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 . 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 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2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
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如表为A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则在编号为①~⑤的溶液中(下列小题均填序号):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1. (1) 属于饱和溶液的是溶液
  2. (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 . 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D . 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后,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
在20摄氏度时往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两药匙蔗糖后搅拌,蔗糖很快溶解完,再加入一药匙蔗糖,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关于上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降低水的温度可以使蔗糖完全溶解 B . 加入的蔗糖越多,能够溶解的数量就越多 C .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D . 在20摄氏度时,20毫升水中不能溶解两药匙的蔗糖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B .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毫升某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3 , 其中含溶质24克 C .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 .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t℃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后,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 . t℃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 . 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 蔗糖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下列关于某温度的饱和食盐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B . 上层液体比下层液体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C . 恒温蒸发部分水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 相同温度下,饱和食盐溶液和饱和蔗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如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请回答:
  1. (1) 乙中的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2) 该固体物质在当时温度下的溶解度为
  3. (3) 甲、乙、丙、丁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上 。
  4. (4) 给丁中的溶液升高温度时,固体逐渐消失,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咸鸭蛋是一种很常见的早餐小菜。STEM小组研究盐水泡制咸鸭蛋的方法,制作过程如图所示(蛋只画一个),制作过程中假设温度、鸭蛋体积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中鸭蛋受到浮力最大 B . ②中溶液一定不饱和 C . ③中鸭蛋的密度最大 D . ③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下列图像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
A . 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B . 向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断加水 C .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D . 向烧碱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 . 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 . 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 . 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科学发现往往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研究。

  1. (1) 如图甲进行白糖溶解实验,根据图中现象判断:溶液②(填“是”“不是”或“可能是")白糖的饱和溶液。
  2. (2) 如图乙所示,小科利用集气瓶收集从导管导出的氧气时,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可是他始终没有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小科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
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氯化钠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硝酸钾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 (1) 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的是;T℃时,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T介于  之间 (从上表温度中选取最近的两个数值)
  2. (2) 80℃时,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各100g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物质是; 将所得溶液冷却到10℃时,溶液的质量是g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 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 C . t3℃时,在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0g水可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 D . 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配制成饱和溶液,甲需要水的质量小于乙
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0.0

18.0

36.0

56.0

按如图步骤进行操作:

  1. (1) 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下同),与B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2. (2) 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g。
20℃时,将一杯A溶液均分为四份,分别恒温蒸发一定 质量的水,再测量杯底固体A的质量,具体数据见下表。

溶液份数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蒸发水的质量/g

10

20

30

40

杯底固体A的质量/g

0

1

3

5

  1. (1) 把杯底固体A分离出来的操作是
  2. (2) 在20℃时,第1份溶液蒸发后的剩余溶液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A的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