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知识点题库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该物体的明亮、清晰的实像,当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后,物体此时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   )

A . 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变 B . 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变 C . 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 D . 与原来相同,亮度变暗
某凸透镜焦距离为10cm,物体放在到凸透镜距离15cm处,凸透镜成的像是 的 像.如果将它移向离透镜30cm处,在此过程中,它的像 ,像到透镜的距离 ,(填“变大”、“变小”),在30cm处物体通过透镜成的是 、 、 像.

一个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在它的主光轴上离凸透镜20cm处,放置一个物体,则该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正立、缩小的虚像 D . 正立、放大的虚像
小华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 (1) 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 (2)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 (3) 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 (4)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如图所示,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

  1. (1) 保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填“放大”或“等于”或“缩小”)的实像.

  2. (2) 若将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该种情况表明这样的眼睛是视眼(填“近”或“远”),需要佩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填“凹”或“凸”)透镜才能加以矫正.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 (1) 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cm.
  2. (2)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
  3. (3) 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4. (4)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移动.
  5. (5) 把图丙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α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甲/乙)透镜.

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4cm,成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类似的是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2(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

  1. (1) 从图2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写出一个即可);
  2. (2) 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
  3. (3) 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选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方(选填“前”或“后”),故需佩戴透镜矫正.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眼睛的成像原理进行探究,凸透镜的焦距f=10cm.

  1. (1) 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上.

  2. (2) 图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眼睛的.此时应将光屏向移动,光屏上才可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3. (3) 若进一步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应更换一个焦距(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进行对比实验分析.

  4. (4) 实验完毕,小明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他应将光具座上的凸透镜换成,光屏换成

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

  1. (1) 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cm;
  2. (2) 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像(选填“放大”、“缩小”、“正立”、“倒立”、“虚”、“实”);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3. (3) 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f2(选填“小于”或“大于”)。
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做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面与镜面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 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 min,绘出图线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cm;
  2. (2) 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3. (3) 为了方便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玻璃板。
  4. (4) 如图丙所示,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 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光屏上得到清晰的(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5. (5) 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物理操作实验考试中,小明抽到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小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位置保持不动。

  1. (1) 实验前,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其目的是使
  2. (2) 实验前,小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当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圆点时,小明测得圆点与凸透镜之间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
  3. (3) 当蜡烛位于20cm 位置,光屏必须位于cm到cm之间,才能得到的清晰的像。
  4. (4) 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越来越短,可以观察到光屏上的像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处,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使烛焰位于a处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 . 使烛焰位于c处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 . 使烛焰位于b处时,成缩小的实像 D . 使烛焰位于d处时.成放大的实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刚选用了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
  1. (1) 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图片_x0020_100015

  2. (2) 若图中的点划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点为烛焰上的一点,请通过作图确定凸透 镜的一个焦点 F和 A点在光屏上的像 A′的位置
  3. (3) 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 35 cm 刻度线处,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摘下自 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只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刚戴的(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 (4)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 5 cm 处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凸透镜成(选填“实” 或“虚”)像。若想看到此像,观察方法应是
在下列探究光现象实验中。

图片_x0020_100047

  1. (1) 如图甲所示,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把温度计玻璃泡放在彩色光带外侧A点处,发现其示数升高明显,表明该处存在人眼看不见的。将绿底、红字的小纸片放在光屏上绿光区域,小纸片呈现底、字;
  2. (2) 如图乙所示,一束红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其焦点在F处,由图甲实验现象可推知:若改用一束绿光正对该凸透镜照射,其焦点应在(选填“F点左侧”、“F点右侧”或“F点处”);
  3. (3) 如图丙所示,当用红光照亮物体E时,在光屏上恰好呈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改用绿光照亮该物体时,应将光屏适当向(选填“左”或“右”)侧移动,才能呈现清晰的(选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的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 刻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将蜡烛移到 刻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将蜡烛移到 刻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C . 将蜡烛移到 刻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 . 将蜡烛从 刻线处移向 刻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
小明用光具座、光源(蜡烛)凸透镜、半透明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 (1) 如图所示,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
  2. (2) 将凸透镇放在50 cm处固定,若将光源放在30 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倒立、等大所像,此时光屏在cm刻度处。
  3. (3) 保持透镜在图中的位置不变把光源向右移至35 cm刻度处时,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 )适当调节,才可得到清晰的像。
  4. (4) 如果用物理书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发生的变化是
小明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便于让像承接在
  2. (2) 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3. (3) 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填符号)。
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

  1. (1) 实验前,小明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装置如图甲,此时光屏上获得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光屏如图乙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3. (3) 如果将凸透镜换成平面镜,保持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不动,移动光屏,(选填“能”或“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 (4) 小明想利用LED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时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图丙中的四个字母,适合做LED光源的是(选填“BELH”中的部分字母)字母。
  5. (5) 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近视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选填“靠近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蜡烛。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焦距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 (1) 实验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
  2. (2) 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现象和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所示位置,在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4. (4) 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