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知识点题库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A . 经常咬铅笔芯,会导致铅中毒 B . 加碘食盐的“碘”是指碘元素 C . 不可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D . 服用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
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

A . 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发现,将镁条放入某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对于这一“异常现象”产生原因,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进行讨论。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

A . 甲同学推测该气体可能是H2 , 于是收集气体并检测该气体 B . 乙同学猜想该CuCl2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 C . 丙同学用锌粒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 . 丁同学用镁粉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位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假设 B . 实验 C . 观察 D . 做出结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将得益于化学科学的发展 B . 化学只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与新物质的合成毫无关系 C . 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目前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D .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请你判断下面所列举的生活事实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1)节日庆典燃放礼花;(2)汽车为人们交通提供便利条件;(3)五彩缤纷的硬塑玩具代替了原始的木制儿童积木;(4)当你走进麦当劳,各式冰激凌奶卷使你驻足;(5)“巨能钙”“盖中钙”“钙力奇”各种补钙产品纷纷问世

A . (1)(5) B . (1)(3)(5) C . (1)(4)(5) D . (1)(2)(3)(4)(5)
学习化学离不开化学探究活动,其基本环节大体应包括


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填上述数字序号)

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例错误的是(  )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实验法

用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

分类法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

归纳法

根据稀盐酸、稀硫酸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归纳出酸的通性

D

类推法

根据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推测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实验:
  1. (1) 某化学小组用火柴、蜡烛、大理石、烧杯、酒精灯、坩埚钳等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假设1有可燃物,假设2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假设3与空气接触.

    [设计实验]请在下表中根据假设,利用所给材料,设计完成探究实验.

    验证

    实 验

    对 比 实 验

    假设1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假设2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假设3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2. (2) 根据燃烧的条件,请用下列选项填空:若用扇子扇炉火,炉火不会熄灭,且越扇越旺,原因是;用扇予扇燃着的蜡烛,烛火立即熄灭,原因是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未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 . 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 . 探究次氯酸钠( NaClO)和浓盐酸反应时会产生氮气 C . 探究铜在酒精灯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D .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一元硬币的外观是:①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②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③“我们先用磁铁来吸一下”.就这一过程而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③为实验 B . ②为猜想假设 C . ①为观察 D . ③为设计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遵守.要学会观察,准确客观地记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敞口放置氢氧化钙固体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药品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1) [猜想假设]猜想一:Ca(OH)2

    猜想二:

    猜想三:CaCO3

  2. (2)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1g样品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静置

    烧杯底部有较多固体未溶解

    样品中含有CaCO3

    ②取实验①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

    样品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

  3. (3) [反思交流]

    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他认为猜想也可能正确,原因是

    ②丙同学认为要想验证猜想二正确,还需做如下实验:取实验(1)中未溶解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如有,则猜想二正确。

    [拓展提升]要想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除需验证有生成物以外,还应考虑反应物是否

为探究CuO和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歩驟如下:

⑴取少量CuO粉末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粉末全部溶解,得到溶液A。

⑵向歩驟⑴的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況淀生成。得出结论:A中溶质只有CuSO4。有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合理,继续迸行实验。

⑶向歩驟⑵的武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随加入NaOH溶液貭量的变化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b~c之间的沉淀是

②c点对应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有(填化学式)。

③由以上实验总结出: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要具有良好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
A . 善于观察,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B . 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C . 固执已见尽量不去交流,这样可以排除其他人对自己观点的干扰 D . 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
分类、类比、推理都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 (1) 化学实验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实验目的,其次还要考虑操作的便利性、安全性和节约药品等等。

    A

    B

    C

    上述实验A可以与(填“B”或“C”)归为一类,这两个实验在设计中均注意了实验的便利性的设计,两个实验中实验便利性是指他们的实验设计均可以使反应,同另一个实验相比较他们还有一个优点是

  2. (2)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有些氧化物与水反应可以生成对应的酸或碱。如:CaO+H2O=Ca(OH)2或CO2+H2O=H2CO3等。实际上可溶性的碱、强酸都可以由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按照此规律:

    ①氢氧化钾可以由水与(填化学式)反应得到。

    ②写出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硫酸的化学方程式

李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 提出假设    B . 交流评价    C . 设计实验    D . 作出结论
科学探究活动中“观察现象”是指( )
A . 随意观察 B . 观察变化后所存在的现象 C . 应从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 D . 观察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一元硬币的外观:①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②它可能含有铁。有同学就提出:③我们可以用磁铁来吸一下。实验发现:④一元硬币被磁铁吸起来了。就这一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为观察 B . ②为结论 C . ③为设计实验 D . ④为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