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知识点题库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燃放孔明灯、共吃元宵的风俗。

(1)小明发现,妈妈煮元宵的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小明根据自己学过的化学知识,帮妈妈分析了原因 。此时需要调节一下灶具的进风口。
(2)小明想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其能飞得更高、更远、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 。但是,一些地方已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孔明灯燃烧时温度可达300 ℃,一旦其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地,就会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 而引发火灾。

“对比试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 (1) 通过试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 (2) 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由于铁与水和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加浸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 (3) 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时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有关该几个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1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 B . 实验2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 实验3中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而右边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可证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接触 D . 实验4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化学实验室常用白磷来进行一些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是40℃,红磷着火点是240℃,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白磷与红磷为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该现象称为
  2. (2) 利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白磷燃烧的现象是;化学方程式是
  3. (3) 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热水温度一定要超过℃白磷才会燃烧,如果该实验换用红磷,就不能对比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着火点”,理由是
  4. (4) 用二硫化碳溶解白磷,用该溶液将滤纸浸润,挂起晾干,不久滤纸会燃烧,这种燃烧现象称为
观察并参与实验分析是学好化学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 . ①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 . ②检验铵态氮肥 C . ③检验CO32的存在 D . ④用水吸收CO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是精准扶贫的民心工程,在农村推广家用沼气池建设是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环境卫生的重要举措.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 (2) 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故中有一种叫电石(CaC2)的物质,遇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另一种危化品金属镁燃烧后也不能用普通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因为二氧化碳会支持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从金属镁的这个燃烧事实使我们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写一条新认识)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 验 目 的

实 验 方 案

A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B

除去BaCl2溶液中的Ba(OH)2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

D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A . A   B . B   C . C   D . D
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 (1) 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 (2) 实验二活性炭具有、过滤作用.
  3. (3) 实验三当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
  4. (4) 实验四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小林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甲.2Na+Cl2点燃2NaCl               

乙.2Mg+CO2点燃2MgO+C

并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乙属于置换反应       ②工业上常用反应甲生产食盐

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④使用CO2灭火应有所选择

其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①②④ B . 只有①④ C . 只有①③④ D . 只有②③
“火立熄”灭火球是一种新型灭火装置,它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将球体内的灭火干粉释放,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释放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中的灭火材料是纳米级ABC干粉,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二氢铵在受热时,能够生成氨气、五氧化二磷和一种常见溶剂X,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1. (1) 物质的化学式为磷酸二氢铵受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的一个)
  2. (2) 该灭火球灭火过程中蕴含的原理是(写出一条即可);
  3. (3) 磷酸二氢铵还是一种常用的化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 该化肥属于复合肥料           B . 该化肥中不可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 . 运输、储存该化肥时应避兔日晒雨淋        D . 该化肥在物质分类上属于酸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 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C .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 (1)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写出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2. (2) 用如下图一简易净水器对水样进行初步净化。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作用是 ;而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除去色素及臭味,因为它有很强的能力。
  3. (3) 生活中常用来区分软水和硬水。
  4. (4) 下图二为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图。当与负极相连的刻度管内产生10mL气体时,与正极相连的刻度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mL。
  5. (5) 下图三运用了对比的实验方法,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1815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明了煤矿安全灯——戴维灯(如右图):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金属网罩住煤油火焰,火焰仅在网中燃烧而不引燃矿坑内的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金属网罩可降低甲烷的着火点 B . 灯内煤油燃烧耗尽氧气,则甲烷无法燃烧 C . 金属网吸收热量,使温度低于甲烷着火点 D . 戴维灯的使用可极大缩小甲烷的爆炸极限
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 (1) 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 (2) 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破坏环境.
  3. (3) 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图片_x0020_2093229833

    ①白磷能够燃烧的是实验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对比实验B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 B . 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 .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 . 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因山脊的一棵云南松被雷击起火而引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云南松为可燃物 B . 可以喷洒干粉(NaHCO3)进行灭火 C . 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 D . 开辟隔离带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请回答:

  1. (1) 按图进行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
  2. (2) 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
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 (1) 实验A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答一点即可)。
  2. (2) 实验B观察到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3. (3) 实验C中,将大小相同的白磷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通入空气,观察现象。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4. (4) 配制溶液时,按图D所示量取溶剂,其他操作均正确,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或“偏小”)。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档案着火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B .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 . 白磷放在水中保存,目的是隔绝空气 D . 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2022年2月2日,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启。火炬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有可燃物;②有足够的氧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④使用碳纤维材料作外壳。(   )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