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知识点题库

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了仪器a,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

(3)对照①和③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气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 .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 .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如图所示是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后,A,B,C,D,E中均可观察到明显现象.

  1. (1)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B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E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 . 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 . 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D . 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 (1) 根据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分子
  2. (2) B中能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3. (3) C中气球鼓起的原因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以通过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 B . 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 . 使用可降解塑料可缓解白色污染   D .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 .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D . 因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
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同学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1. (1) 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

    “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

  2. (2) 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锡的化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可知猜想(填“Ⅰ”或“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交流讨论)

    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填字母序号).

    A 氯化铜       B 硝酸银       C 硫酸钠       D 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C是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图片_x0020_1740710876

    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Fe>Cu>Ag

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下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7


  1. (1)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热水中白磷、b试管中红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分别是


  2. (2) (反思与评价)
    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3. (3) 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4. (4) 酒精(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经检测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 敞口放置的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 .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蒸发海水、食盐晶体结晶析出的过程 C . 夏天,铜制眼镜架表面出现绿色物质[主要成分Cu2(OH)2CO3],可用稀盐酸除去 D .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扑灭图书、档案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B . 水可以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炒菜的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隔绝氧气 D . 将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展开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图片_x0020_1917998521

  1. (1) (实验探究)

    实验一,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观察到,说明

  2. (2) 实验二,在铜片两端大小相同的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在铜片中间加热,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说明
  3. (3) 实验三,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现象是:①清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a。(填“先于”或“后于”)b熄灭。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
  4. (4) 实验四: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蜡烛c比d先熄灭,烧杯底部变黑,是因为CO2 , 不支持燃烧,蜡烛不完全燃烧:c先熄灭的原因是
  5. (5) (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撇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 (1) 根据A实验的现象,说明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2. (2) B实验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和
  3. (3) 根据C实验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在现实中的应用是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1) B处放置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此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2. (2) A 处放二氧化锰,  B处放木炭, C中放澄清石灰水。

    实验记录:

    取下注射器,吸入过氧化氢溶液,插入胶塞,注入液体,同时打开K,A处产生气体,木炭不燃烧。

    ①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此实验说明了:

    ②在B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的现象是

某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装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置于四颈平底烧瓶内中间位置,并把装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浸没在蒸馏水下。图2表示用氧气传感器测量的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

他用激光笔点燃红磷。

(提出问题)红磷在烧瓶内熄灭后,瓶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猜想:①无氧气剩余;②有氧气剩余。

  1. (1) 激光笔的作用是
  2. (2) 实验过程中,刚开始即使用激光笔照射,燃烧匙内的白磷也不会燃烧的原因是
  3. (3) (实验验证)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使用激光笔照射,白磷被点燃。

    (得出结论)分析图乙得出,猜想正确(填①或②)。

  4. (4) (反思交流)

    (反思交流)课本上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填“严谨”或“不严谨”)的,其理由是

  5. (5) 图12中曲线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6. (6) ①白磷燃烧的微观图示如图,写出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基本反应类型是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我国古代有在元宵节放飞孔明灯(如图所示) 祈福的风俗。

  1. (1) 孔明灯“会飞”的原理是:燃料燃烧时,灯内空气因温度使密度,从而产生浮力把灯托起来。
  2. (2) 传统孔明灯纸质灯罩着火点低于燃料燃烧火焰温度,但灯罩不会燃烧起来,是因为不满足燃烧所需要的个条件中的“”这一条。
  3. (3) 为适应飘荡飞行,孔明灯内的燃料最好选(填“液体”或“固体”)燃料。古人用油松木作燃料时会有大量的黑烟产生,若将这种黑烟收集起来,就是可用作制墨原料的(填名称)。
  4. (4) 现代制作灯罩的材料有很多种类,你认为灯罩材料应该具有的性质有(多选,填字母序号)。

    a. 质地轻薄 b. 透光性好 c. 受热不稳定 d.通气性差

某化学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1) 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装置操作简单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是,主要现象是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写一条即可)

  2. (2) 实验室一般不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3. (3) 有同学提出:把红磷改为镁条,用镁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实验)在空气中点燃一小段镁条后,迅速插入密闭的集气瓶中,镁条熄灭后,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除红墨水外剩余容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5%。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现象进行了探究。实验前集气瓶底部先盛了少量红墨水,其作用是镁条燃烧,打开止水夹后,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4. (4) (思考)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除红墨水外剩余容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大约,与预设的实验现象有较大的差别。
  5. (5) (发现问题)集气瓶中的水为什么会远大于上述百分比呢?

    (查阅资料)①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一种单质,写出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果镁条只与空气中的O2和CO2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除红墨水外剩余容积)仍然不能达到75%,对此现象,请你结合空气的组成,把(查阅资料)②补充完整。

    (合理即可)

    (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等几种物质与镁条发生了化学反应。

  6. (6) (交流反思)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组成(填化学符号)。
  2. (2) 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岀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
  3. (3) 用图C所示装置从食盐水中获取蒸馏水,欲证明试管a中的冷凝水不含Cl- , 使用的试剂是;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可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
  4. (4) 用图D所示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测定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了”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为减少空气污染,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可用溶液吸收;下图可得出的燃烧的条件是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风助火势——提供充足的氧气 B . 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 C . 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 D . 钻木取火——降低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