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知识点题库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B . 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 在一定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 D . 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g某蔗糖溶液中再加入5g蔗糖,充分搅拌后,肯定不会改变的是

A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B . 溶液的质量 C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 蔗糖的溶解度
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在60℃时,将60g KNO3投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 . 54.5% B . 37.5% C . 52.4% D . 47.5%
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KCl

30g

33g

35g

38g

41g

KNO3

21g

31g

45g

65g

88g

A . 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 B .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 . 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33.3%的KCl溶液 D . 在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
已知: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稀溶液,浓溶液之间的关系如图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A处的含义饱和的稀溶液 B .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不饱和 C . 在一定的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D . 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把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内含少量未溶解的KNO3晶体)的试管与一根U形管连通,U形管内盛有水,并将试管插在盛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如果往烧杯中缓慢加入浓硫酸,此时试管内的KNO3溶液的质量以及U形管中液面变化分别是(   )

A . 减少、左高右低 B . 增加、左高右低 C . 减少、左低右高 D . 增加、左低右高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32

46

64

85.5

110

138

170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 . 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 . 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 . 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油除油污不是乳化现象 B .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 . 用pH试纸测某酸性溶液的pH时,若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则测量结果会偏小 D . 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1) 可作为溶质的是_______。
    A . 只有固体                            B . 只有液体 C . 只有气体                                D .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 (2) 物质加入足量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_______。
    A . 汽油            B . 面粉            C . 纯碱            D . 硫酸铜
  3. (3) 物质加入水中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会升高的是_______。
    A . 烧碱            B . 氯化钠      C . 氧化钙 D . 碳酸钙
  4. (4) 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①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②NaCl和KNO3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

    ③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NaCl,提纯KNO3晶体的方法是

    ④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g。

    ⑤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某同学在20 ℃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②③,发现只有②溶液下方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

  1. (1) 溶液①②③中,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2) 若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 .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实验操作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A .     B . C .     D .
在20℃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充分溶解,现象如图所示.

  1. (1) 实验1:所得溶液的溶质是;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2. (2) 实验2:观察到碘几乎不溶,高锰酸钾全部溶解,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能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 . 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 . 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C . 食盐的溶解度变大了 D . 食盐的溶解度变小了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 (1) t1℃时A的饱和溶液250 g,其中A的质量为g;
  2. (2) 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提纯A;
  3. (3) 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后(升温过程中溶剂量不变),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 (4) 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_____(填选项)。
    A . A>B B . A<B C . A=B D . 无法确定
下图是A,B二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1. (1) 在t2℃时,P点对应的是A物质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 (2) 欲使A溶液的状态从P点转化为Q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3. (3) t1℃时,将A、B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A溶液和B溶液,然后分别放入盛有同样冰块的小烧杯。一段时间后,B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W的值为20,则A、B在t1℃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 .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 a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 . 将a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g、15g、10g、5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在A,B,C,D四个烧杯中,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中盛的一定不是饱和溶液;中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2. (2) 若固体是KNO3 , 对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3. (3) 在一定温度下,往A、B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固体能否全部溶解? 。
下表为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KNO3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A . NaCl和KNO3都属于易溶固体 B . 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 C . 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20~40℃之间有交点 D . 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取10℃,100 g水于烧杯中,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溶剂损失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乙溶液和丁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 甲→乙→丙,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 C . 丙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约为22:100 D .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乙
有关水与硝酸钾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时,连接正极一段产生的是氧气 B . 水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 . 硝酸钾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少量氯化钾 D . 硝酸钾溶液均一、稳定、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