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的溶解性 知识点题库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 牛奶 B . 面粉 C . 食盐 D . 花生油
下面是某学生对课本中图表资料的使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 .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 C .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的溶解度 D . 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HCl、Na2SO4、KCl    B . K2SO4、HCl、Ba(OH)2 C . NaCl、BaCO3、KNO3    D . CuSO4、KOH、NaCl
下列各组物质中,可依次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进行分离的是(  )


A . 水和植物油   B . 氯化镁和氯化银 C . 二氧化锰粉末和铁粉    D . 氯化钡和硝酸镁
以下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碱的是(  )
A . 氢氧化铜 B . 氢氧化镁 C . 氢氧化铁 D . 氢氧化钾
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我能利用此表完成以下任务:

OH

NO3

Cl

CO32

SO42

H+

﹣﹣

溶、挥

溶、挥

溶、挥

Na+

Ca2+

Ba2+

Cu2+

  1. (1) 查:Ba(OH)2的溶解性
  2. (2) 写化学式:一种酸;一种不溶于水的盐
  3. (3) 判断: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及其理由是
  4. (4) 写铝与表中一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中物质写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各5g分别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现象最相似的是(   )
A . CaO,NaOH B . NaCl,FeCl3 C . CaCO3 , Na2CO3 D . KNO3 , NH4NO3
阅读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回答下列问题.

OH

NO3

CO32

Cl

SO42

H+

溶、挥

溶、挥

溶、挥

Na+

Ca2+

Ba2+

Cu2+

  1. (1) 一种不溶于水的盐的化学式
  2. (2) 一种不溶于水的碱的化学式
  3. (3) HCl和Ca(NO32两种溶液(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
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和盐酸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当他用手接触烧杯壁时,感觉到烧杯“发热”.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这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请完成:

  1. (1) 他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NaCl、CaCl2

    假设②:溶质为NaCl、CaCl2、NaOH、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③:溶质为

  2. (2) 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结 论

    假设③成立

  3. (3) 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①的理由是
教材中的图表、数据等能给我们的学习提供许多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B .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某些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C . 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依据之一 D . 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从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中提纯碳酸钙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

  1. (1) 反应池I中用硝酸不用稀硫酸的主要原因是

  2. (2) 反应池II中加入氨水的日的是

  3. (3) 反应池II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过滤II中所得滤液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KCl、K2SO4、K2CO3、Cu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证明原粉末中没有

实验②: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原粉末中没有

实验③: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证明原粉末中有,没有

小强在一次查阅资料时得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若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的碳酸钠会继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原理为:Na2CO3+CO2+H2O=2NaHCO3 . 出于好奇,他和同学一起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低温蒸发结晶,得到了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

  1. (1) 【作出猜想】

    猜想Ⅰ:只有Na2CO3

    猜想Ⅱ:可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猜想Ⅲ:

    猜想IV:

  2. (2) 【査阅资料】①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

    ②Na2CO3与NaOH的热稳定性较好

    ③CaCl2和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

    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加热,若固体质量不变,猜想错误;若固体质量减少,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过量.

  3. (3) 【交流讨论】

    小方认为,要想知道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可将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后,直接用pH试纸测试即可作出判断,你认为是否可行?;理由是

  4. (4) 【继续探究】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目的/结论

    ①取白色固体适量配制成溶液.往所得溶液中滴加,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取滤液,往滤液中滴入几滴

    白色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

  5. (5) 【交流与反思】

    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一定要注意

根据本卷中所提供的碱、酸、盐的溶解性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 硫酸钙的溶解性是
  2. (2) 表中列出的可溶性硝酸盐共有种;
  3. (3) 写出一种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并生成蓝色沉淀的物质的化学式

    氢氧根或酸根

    溶解性

    氢离子或金属离子

     

     

     

     

     

     

     

     

     

     

     

     

     

     

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利用此表完成下列各小题:

离子

OH-

Cl-

SO42-

H+

溶、挥

Na+

Ca2+

Cu2+

  1. (1) 查:CaSO4的溶解性
  2. (2) 写出表中空格处物质的化学式
  3. (3) 运用此表,写出—个生成蓝色溶液日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欲探究一种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NO3、MgO、BaCl2、Na2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1. (1) 气体C的气味为,该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7(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2. (2) 滤液E中的溶质有种,沉淀F的化学式为
  3. (3) 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存在的是(写化学式)。
  4. (4) 溶液B中存在的酸根离子为(写离子符号)。
  5. (5) 写出过程①中生成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 (1) 实验一中,向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填“大于”或“小于”)CO2
  2. (2) 实验二的目的是验证物质燃烧需要
  3. (3) 实验三能观察到铜片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从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根据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反应原理,下列有关理解中,错误的是(    )
A . 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B . 因为小苏打不溶于水沉淀析出,化学反应才能发生 C . 某些物质的循环利用,既节约了资金,又保护了环境 D . 氨气的使用促进了二氧化碳的反应,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现有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五种溶液中的一种,已知溶液C与其它四种溶液均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1. (1) C是溶液;
  2. (2) 写出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已知甲、乙、丙、丁分别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种物质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A、B、C、D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略)。其中乙是应用最广的金属,丙是蓝色溶液,丁中含有钠离子,B是气体,D是不溶性碱。

  1. (1) 写出乙的化学式
  2. (2) 若C是一种盐,则其溶液的颜色为
  3. (3) 甲所属的物质类型为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4. (4) 若丙由三种元素组成,试写出丙与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