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知识点题库

呼吸面具中的“氧气再生剂”,主要成分是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使用后变成白色固体.某兴趣小组对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碳酸钠         猜想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验证】


  1. (1) 小明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溶解,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得出这一结论,理由是 .

  2. (2) 小红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3) 小玉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到  , 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

    【拓展应用】“氧气再生剂”的保存方法是 .

某无色废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探究其组成,小亮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1. (1) 探究一:取少量废液放入试管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并有气泡产生.根据以上实验,小亮同学得出结论:无色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可能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

    小强同学认为小亮的结论不正确,无色废液中可能还含有(写化学式,下同),证据是

  2. (2) 探究二:小亮同学继续开展实验,验证出原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正确的操作及现象如下:

    ①另取少量无色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

    ②再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A生成;

    ③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B生成.

    请回答:Ⅰ、步骤②的目的是

    Ⅱ、请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

    Ⅲ、步骤③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以下图示进行模拟炼铜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无色气体A有哪些成分,红色固体B可能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1. (1) 甲认为无色气体A一定是CO2 , 因为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与讨论】

    丙认为甲的猜想不一定正确,无色气体A除含CO2外,可能含CO,理由是

  2. (2) 【探究与反思】

    为验证甲的猜想,大家按以下图示进行实验,过程现象如下(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由此,你认为甲的猜想(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请写出无色气体A中的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3. (3) 为验证乙的猜想,大家按以下图示进行实验探究,过程和现象如下:

    为探究红色粉末C的组成,丁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取洗净、烘干的7.2g红色粉末C,放在纯氧气流中加热,观察到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充分反应,冷却、称量,质量为8.0g.将该黑色粉末放于足量稀硫酸中,黑色粉末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大家分析、讨论、计算,最后得出红色粉末C的组成元素是,各元素的质量比为,红色粉末C的化学式为

小刚、小军、小红对一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并测定其成分的含量.

(一)成分的确定

三位同学都作出以下的猜想:

①可能是NaOH; ②可能是Na2CO3; 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1. (1) 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为了验证①②③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肯定猜想(填序号)是错误的.

    小军又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结合小刚的实验,认为猜想③是正确的.小红却认为小军的所得结论不确切,因为

  3. (3) 为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小红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方案: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

    ②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在操作2中,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③小刚认为小红的这个方案也有问题,理由是. 但只要稍加改进,就可以证明粉末中还含有NaOH,则小刚改进的方法是.小刚对小红的实验作了正确的改进后进行了实验,实验现象和小红的一致,由此确定猜想③是正确的.

  4. (4) (二)各成分含量的测定

    三位同学利用电子天平共同作了如图2所示测定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称   量   项   目

    称   量   时间

    质量(g)

    试样


    10.00

    装置+稀硫酸质量


    241.20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

    反应开始后15秒

    249.20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

    反应开始后35秒

    249.00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

    反应开始后55秒

    249.00

    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

  5. (5) 试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计算出混合物中试样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NaOH,Na2CO3
  6. (6) (三)实验反思:

    有同学提出按上述实验所测得试样中Na2CO3质量分数会偏小,该同学的理由是(实验操作均正确).

  7. (7)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中和反应时消耗硫酸的量(填“相等”、“大于”或“小于”)
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溶于水时,有许多气泡产生,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1. (1) 【查阅资料】(I)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

    (II)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碳酸、盐酸等酸性物质会变成红色.

    小明说:该气体中不可能含有N2 , 因为

    小芳说:该气体中不可能含有CO,因为

    该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2. (2)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检验CO2

    ②检验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3. (3) 【得出结论】

    ①由步骤①的现象得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小红认为由步骤②得出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的结论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

    探究二:维C泡腾片的水溶液是否显酸性?

    小林为检验维C泡腾片溶液是否呈酸性,可选用的试剂是

实验研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以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以下实验研究。

  1. (1) 实验一:木炭还原氧化铜。

    ①观察到B中溶液变浑浊,试管A中的现象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还原剂是

    ②反应完全后,若先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

  2. (2) 实验二:为了探究某混合气体是由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3种气体组成, 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欲探究混合气体中含有CO2和H2O蒸气,在图中的A、B装置内依次盛放的化学试剂为;检验出水蒸气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E、F的作用分别是,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没有装置E(填“能”或“否”)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请简述理由

    ④实验结束后先熄灭装置D处的酒精灯,E中石灰水不会倒流的原因是

    ⑤该实验中体现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3. (3) 实验三:有些化妆品中添加的高纯度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如下图。(假设石灰石中除碳酸钙外。所含杂质仅为SiO2 , 其不溶于水,高温不会分解,也不与盐酸反应)

    Ⅰ. 写出步骤①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 气体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Ⅲ. 操作⑤的目的是,用到的仪器主要有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

    Ⅳ. 为验证实验结束后得到的固体B中碳酸钙是否已经完全分解,请设计两种方案完成下表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一

    方案二

松花蛋又名皮蛋,是老百姓喜爱的食品.某化学实验小组将制作皮蛋的原料: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放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和滤渣:

  1. (1) 原料中的纯碱(Na2CO3)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 (2) 原料放入足量水后,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我的推测是: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4. (4)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所有可能的组成,化学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足量的稀盐酸和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①若关闭水夹b,打开止水夹a,观察到乙装置出现浑浊现象,则原来滤液中还含有的溶质是

    ②若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观察到丙中的液体进入丁,丁内液面升高,有大量气泡冒出的现象,则原来滤液中还含有的溶质是

    ③若溶液中只含有我推测的溶质,则同时打开a和b时,看到的现象是

某实验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1. (1) (查阅资料)

    Ⅰ.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Ⅱ.氯气(Cl2)的性质:

    ①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②溶于水;③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

  2. (2)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成立

    小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松碘化钾试纸

     猜想三成立

  3. (3) (反思与评价)

    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错误,原因是

  4. (4) (拓展应用)

    实验室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 , 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MnCl2 + +Cl2

           
  1.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镁条与稀盐酸”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镁条放入稀盐酸中,除了有气泡产生外,同时出现灰白色浑浊的异常现象.写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提出问题)什么原因导致有灰白色浑浊物出现呢?

    (设计实验1)(使用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试管

    A

    B

    C

    D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沉淀量

    无沉淀生成

    少量沉淀

    沉淀较多

    沉淀很多

    根据上述实验得知,产生灰白色浑浊与镁条长度的关系是

  3. (3)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

    (猜想假设)甲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甲的猜想,理由是

    乙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丙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4. (4) (实验设计2)

    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氯化镁固体(选填“溶解”或“不溶解”),故乙同学猜想错误;在反应后灰白色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故甲同学的猜想(“合理”或“不合理‘).

    丁同学测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pH的变化情况如表: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放置过夜

    溶液pH

    2.0

    5.8

    7.4

    8.0

    8.6

    9.0

    9.3

    9.6

    9.8

    10.0

    10.0

    10.2

    实验现象

    -

    无沉淀生成

    镁条慢慢溶解,气泡量减少,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灰白色沉淀逐渐增加

    根据此表,写出你得出的两个结论分别是:

    ;②

    结果探究得知:生成的灰白色固体为不同化学组成的碱式氯化镁的混合物.

下表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某盐湖附近的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这里的“碱”指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盐指氯化钠。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

氯化钠

35.7

35.8

35.9

36.1

37.1

碳酸钠

7.0

12.5

21.5

39.7

49.0

  1. (1) 请据图表简要解释“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的道理
  2. (2) 小勤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Na2CO3:猜想二:只有NaCl;猜想三:Na2CO3和NaCl。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过滤,得沉淀和滤液,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部分白色沉淀消失

    猜想三成立

  3. (3)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勤同学再取该湖盐样品10.00g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或吸收)。

    ①反应结束之后通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

    ②装置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E增重0.44g,请根据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该湖盐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 (1) 按图甲装好药品,连接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

    图片_x0020_1859260702

  2. (2) 加热一段时间后,灰色铁粉逐渐变黑,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

    (查阅资料)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FeO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倒出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平铺于白纸上

    黑色固体不变色

    黑色固体中一定没

    (填物质名称)

    取上述黑色固体少许,装入试管,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

    ,有红色固体出现

    黑色固体中一定

    含有

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加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发热。在分组实验中,部分小组的同学发现:试管中出现白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一]为什么有的小组会出现白色不溶物?

  1. (1) [实验探究一]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形状大小相同、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实验记录如表:

    镁条的长度/cm

    1

    2

    3

    4

    不溶物

    少量

    较多

    很多

    [实验结论]通过上表可知,出现白色不溶物与有关,由此你对化学反应有什么新的认识

  2. (2) [提出问题]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AgNO3与可溶性氯化物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硝酸反应的白色沉淀。②Mg(OH)2和Mg(OH)Cl均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但能与稀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生成盐和水。

    [提出猜想]

    猜想l:是没有参加反应的镁条;

    猜想2:是生成的MgCl2过多而析出晶体

    猜想3:是生成的Mg(OH)2白色沉淀;

    猜想4:是生成的Mg(OH)Cl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将上述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并将得到的白色不溶物分成三份,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滴加适量稀盐酸。

    猜想1不成立

    实验2

    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

    白色不溶物没有减少

    猜想2不成立

    实验3

    ①滴入足量的稀硝酸

    ②再向①中继续滴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白色不溶物一定含有氯元素,说明猜想3不成立,猜想4成立

  3. (3) [实验反思]

    ①甲同学对上述实验3的结论提出质疑,他认为实验3设计不严密,要验证猜想4是否成立,在进行实验3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最终确定白色不溶物是Mg(OH)Cl,请写出Mg(OH)Cl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在实验室,小亮先取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1. (1)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Na2SO4

    猜想二: Na2SO4和NaOH

    猜想三:

  2. (2) 猜想四: Na2SO4、CuSO4和NaOH

    分析:小明认为猜想不合理,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实验与验证)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現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仔细观察现象

    溶液为无色

    猜想不成立

    实验二

    向实验一所取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三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

    pH=7

    猜想成立

  4. (4) (拓展延伸)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及前面的金属(填“能”或“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某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燃烧进行了实验,并发现了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发现问题)A同学将一只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独芯处产生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同学们想:这续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

A同学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

B同学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C同学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收集证据)

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探究)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B同学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性,这为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据,同时排除了同学的猜测,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

小红在探充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请你也参与小红的探究活动,你认为小红的以下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阅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踩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1. (1) 请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  b→c→a→b→d

    B  a→c→b→a→d

    C  a→b→c→b→d

    D  b→a→c→a→d

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和蒸馏水中的一种。
  1. (1)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
  2. (2) 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粉末。

    没有气泡产生。

    该液体不是过氧化氢溶液。

    步骤二: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金属Zn。

    该液体是稀硫酸。

  3. (3) 反思交流

    ①大家认为标签受损的原因可能是

    ②如果该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则步骤一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③步骤二除加金属外,还可以加入也会产生该现象(填一种具体物质的名称)。

          
  1. (1)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2. (2)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可能是

  3. (3)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

    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猜想②不正确,

    猜想③正确

    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反思与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5. (5)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填序号)。

    A pH试纸 B 铜 C 紫色石蕊溶液

制作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有: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将他们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得到皮蛋料泥。料泥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 (1) 步骤②的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 (2) 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
  3. (3) 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4. (4) 写出步骤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糖果常会用到一种银白色被称为“锡纸”的材料进行包装,制作“锡纸”时,用到了一种常见金属。“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据此,小明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1. (1) 【进行实验】小明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ⅰ.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锡纸”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小明认为“锡纸”中的金属可能是锡(Sn),请写出锡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最终确定猜想(填“Ⅰ”或“Ⅱ”)成立。

  2. (2) 【交流讨论】

    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填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3. (3) 【拓展应用】

    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若A/B为金属,则C为(填名称)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试管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 Cu>Ag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红同学探究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时,发现将钠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为了进一步探究,小红同学将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

(查阅资料)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②MgCl2溶液呈酸性

(分析与思考)

小红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对产生的气体和固体A进行判断;

  1. (1) 产生的气体是(填序号);①CO2 ②H2 ③Cl2
  2. (2) 取A加入过量稀盐酸,A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A的化学式是

    (提出问题)滤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MgCl2

    猜想三:NaCl、NaOH;

    猜想四:NaCl、MgCl2、NaOH

    小乐同学认为猜想不成立,理由是

  3. (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 B 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 

    猜想三不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滤液 B 于试管中,滴加适量NaOH 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  成立

  4. (4) (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钠不能将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该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试写出将钠放入MgCl2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总方程式)。
  5. (5) (交流与反思)

    ①将钠与MgCl2固体隔绝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钠可以从MgCl2中置换出镁,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②小红同学想选择一种金属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铜,请你帮助她判断下列哪种金属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得到金属铜(填选项字母)

    A 钾

    B 锡

    C 钙

    D 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