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与都江堰 知识点题库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春父子主持修筑的。

《华阳国志》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文中“天府”指(    )

A . 成都平原 B . 长江中下游地区 C . 江南地区 D . 河套地区

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

A . 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 . 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 . 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 . 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工程造福人类。使“水旱从人”,让当地获得了“天府”美誉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    )

A . 四川 B . 湖北 C . 广西 D . 陕西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

A . 都江堰 B . 长城 C . 大运河 D . 赵州桥

下图所示的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该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大运河 D . 通惠河
下列对都江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B . 在岷江中游筑堰,以分流江水,化水害为水利 C . 主要灌溉华北平原 D . 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到 ,东到辽东。
两千多年前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一个水利工程,经受了“5·12”大地震的考验,至今仍造福人民,这一水利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大运河 C . 六辅渠 D . 灵渠
有人说,都江堰迄今为止已有225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态工程,这项工程修建于(    )
A . 春秋战国 B . 战国时期 C . 秦朝时期 D . 西汉时期
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yù),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
A . 治理黄河 B . 修筑都江堰 C . 奖励耕战 D . 发明水排
《史记》中记载:“蜀守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横线处应填的人物是(    )
A . 管仲 B . 孙叔敖 C . 西门豹 D . 李冰
清人吴文锡描述中国古代一项水利工程:“龙是何年伏,江流滚滚来。神功名永著,山势斧分开。作堰敢辞瘁[ cuì ],慰农愧少才。眷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此诗的名字应为(   )
A . 《永济渠》 B . 《灵渠》 C . 《都江堰》 D . 《大运河》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变法?是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
  2. (2) 图二是我国古代哪一重要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
使“水旱从人”,让当地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   )
A . 四川 B . 湖北 C . 广西 D . 陕西
战国后期,秦国在岷江上修建的都江堰,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誉。主持修建这一水利工程的是(    )
A . 大禹 B . 蒙恬 C . 商鞅 D . 李冰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A . 灵渠 B . 都江堰 C . 郑国渠 D . 秦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该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它是世界水利史上的杰作,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材料二:为防御这个游牧民族的南进,秦朝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域。秦长璇东西万佘里,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盘亘静卧于崇山峻岭之间。

  1. (1) 材料一中的“工程"指的是什么?它修建于哪一时期?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2. (2) 材料二中的“这个游牧民族"指的是什么?请写出秦长城的起止点。
  3. (3) 结合两则材料,你有何感受?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早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表明都江堰(    )
A . 主要功能是防洪 B . 工程浩大,设计科学 C .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都江堰水利工程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与矛盾,充分发挥水体自调、避高就下、弯道环流特性,变水害为水利。这反映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
A . 具有防洪灌溉的作用 B .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C . 沟通南北并巩固统一 D . 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