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 知识点题库

秦皇汉武是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君主,在对待诸子百家态度上截然不同,表现为“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相同之处是(  )
A . 为了实现思想“大一统” B . 为了解决王国的威胁 C . 为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D . 为了促进文化教育“大一统”
《史记·秦始皇本纪》言: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百姓)。”为此秦实行了哪一措施?(    )
A . 统一文字 B . 焚书坑儒 C . 大兴文字狱 D . 诛尽百家学者
在中国古代,统治者大都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达到思想和政治的大一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材料三: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材料四:明清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缔造了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

  1. (1) 秦始皇何时完成“扫六合”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在此之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推行了什么制度?
  2. (2) 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3. (3)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材料三中的“中书省”、“行中书省”指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其次,元朝还在西藏地区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
  4. (4) 清朝前期,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成功赶走沙俄侵略者,签订的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后来,乾隆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的措施,在新疆地区设置了哪一机构?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望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气”。此建议(    )

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

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④使土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学们现在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以后也要像汉武帝那样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汉武帝的有关知识。

材料一:“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二:下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从其形制来看,当时以中山靖王刘胜为代表的王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中央的统治。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为实现思想上统一,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此措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 (2) 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汉武帝是怎样解决王国问题的?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3. (3) 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和地方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 (4) 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采取了什么行动?
  5. (5) 请简要评价汉武帝。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但他们在处理某一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 . 国家统一 B . 外族入侵 C . 儒家思想 D . 中央集权
习.平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青少年成长的必要途径。

请回答:

  1. (1) 我国有文字可考从(朝代)开始,这种刻写在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秦朝规定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2. (2) 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提出的学说,他的言论记载在一书中,他的学说在(朝代)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3. (3)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墨子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传略战争 B . 孟子提出反对一切战争,还主张注意生态环境 C . 庄子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 . 孙膑写成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4. (4) 战国时期主张法治的人物是谁?他属于哪家学派?中国古代史上哪一改革也体现了这种思想?
  5. (5) 秦始皇和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下面属于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
A . 打平六国,一统天下 B . 废分封,立郡县 C .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以方士卢生、侯生妖言惑众、诽谤皇帝为由,牵连坑杀儒生四百六十多人。今人在事发地立有石碑“秦坑儒谷”,以示纪念。该石碑的位置可能在今(   )
A . 陕西临潼 B . 江苏南京 C . 河南洛阳 D . 四川成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惠州市实验学校李老师设计《走近中国文明》探究方案,请你也来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完成下面任务。

任务一:走进文化遗产

任务二:欣赏汉字之美

任务三:阐释政治文明

任务四:探究儒家命运

  1. (1) 依据右图,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最能说明北京人的生产状况的一个示例。
  2. (2) 依据右图,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能或作用。
  3. (3) 参考右图,请说出甲骨文发现的重要意义
  4. (4) 参考右图,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书法演变成一种艺术是在什么时期。
  5. (5) 右图为《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请依据右图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
  6. (6) 请依据右面两幅图说说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却推行“罢黜雨家,独尊儒术”。儒家学派地位的变化取决于(    )
A . 儒家思想的自我更新 B . 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C . 思想大一统的趋势 D . 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繁荣
文物和遗迹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证。下图所示遗迹与文物反映了秦汉时期采取的措施。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   )

秦坑儒谷      汉代讲经图

A . 排斥其他学派的思想 B . 都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C . 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 D . 都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

材料二: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到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体现了孔子什么主张?他是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
  2. (2) 材料二中的“致命打击” 的件事指的是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历史现象?

  3. (3) 材料三的主张是提出来的?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如下表所示)。这表明(   )

图片_x0020_233832334

A . 孔子是春秋时影响最大的思想家 B . 孔子对古代教育的发展贡献巨大 C .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 . 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被广泛接受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但他们在处理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 . 国家统一 B . 外族骚扰 C . 中央集权 D . 儒家思想
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此变化反映了()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 . 东汉时期政治开明 C . 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 D . 东汉实行重文轻武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星河中,有无数闪耀着民族智慧和创新精神的杰出人物,谱写下一曲曲壮丽辉煌的时代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 (1) 写出图中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汉武帝为加强思想大一统,接受董仲舒建议采取了哪一措施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
  2. (2) 请简要概括上图中两位民族英雄的主要历史功绩。
  3. (3) 图①作者是谁?对该著作的评价是什么?据图②列举一位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限于课本人物)
仔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2006年孔子诞辰2557年前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定稿。

  1. (1) 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被称为“圣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 (2) 他的思想在什么时候被确定为封建正统思想?
  3. (3)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4. (4) 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如何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后如何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巩固统治,是历代统治者关心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期天子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派遣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封地,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奴隶社会等级制度》

材料二:对于商鞅,历来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司马迁认为他是一个刻薄的人,言论华而不实,不懂感恩。毛.泽东认为商鞅是个伟大的人物,推动了秦帝国的建立。

——《秦统一中国》

材料三:秦朝疆域图

材料四:汉初全国共计54郡,中央直辖者不过15郡,诸侯王国就占近40郡;汉初全国人口约1300余万人,诸侯王国就占有人口850余万,威胁着西汉中央政权统治。

——《汉武帝传》

请回答:

  1. (1) 材料一表述的是西周时期在地方上实行什么行政制度?根据材料一写出实行这一制度的作用。
  2. (2) 材料二中哪一种观点是从有利于社会进步角度进行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3. (3) 写出秦朝的建立者。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什么行政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行政制度实行对后世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分析西汉政府面临着什么统治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汉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西周实行这项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周王大批封建土地的依据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罕见于其他古国的国家特征是什么?所建立的维持中国几千年来统一的“政治制度”又指什么?首创者是谁?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秦汉统治者选择的“统治思想”分属什么学派?汉朝统治者为“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而采取的具体统治措施是什么?
  4. (4) 综上所述,请用一句话概括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