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识点题库

古代史上发生过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为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发生在383年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战役是 。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______ 《史记》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材料二: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______《宋书》
材料三: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史记》里描述的汉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重大的影响?
(3)与此同时,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材料三中,为顺应这种趋势进行改革的皇帝是谁?这段材料反映了他改革的哪项措施?

“北方种麦,南方种稻;北方人吃面食,南方人吃米饭”一直以来是我国古代人民生产生活的传统面貌,可是在东晋南朝时期,这种局面发生了改变,主要是因为(     )

A .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 .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C . 诸葛亮的治蜀 D . 孙吴政权的屯田
淝水之战留给我们的成语有(    )

A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 . 草木皆兵 C . 三顾茅庐 D . 草船借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其中人口达百万,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都市的是。(    )

A . 洛阳 B . 官渡 C . 成都 D . 建康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①大量田地被开垦       ②织锦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迅速发展       ③使用筒车灌溉农田       ④出现了城市的繁荣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段。图中“?”处的政权应是( )

A . 北魏                    B . 西晋 C .  东汉     D . 三国
2015年2月,合肥、铜陵、芜湖当选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安徽上榜数并列全国第一。

  1. (1) 北宋庐州(今合肥市)人 ,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人称“包公”。

  2. (2) 梅根冶依靠(今铜陵)供应铜矿,是三国时期最大的冶铸中心之一。

  3. (3) 芜湖创立者汤鹏,其作品既神似国画又富有立体感。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地区陷入长期战乱,中原汉族被迫南迁,如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原汉族南迁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 . 国 家统一完成 B . 北方民族融合 C . 专制统治加强 D . 江南经济发展
小明在假期中进行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专题旅游。在旅游中小明对一些资料作了详细的记录,没想到笔记本不小心掉进了水中,一些重要的记录模糊了!你能否帮他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行!

  1. (1) 小明来到当年官渡之战所在地,记下了曹操能统一北方的原因之一“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的有利地位”。

  2. (2) 在洛阳,小明感受到孝文帝把都城从迁到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

  3. (3) 在山西大同,小明参观完著名的石窟后,深深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而震撼!

  4. (4) 在南京,这个有六朝古都美誉的地方,小明知道除了南朝四个朝代外,还有

读图说史:读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 北方自然环境恶劣 B . 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 C . 江南地区相对发达 D . 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
原因: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从而使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另外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表现: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农业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推广和改进;实行精耕细作;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普遍实行了,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制瓷、、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商业:南朝时的,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描述了人口的南迁。历史上,人口迁移的一个阶段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内迁,列举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及其影响。
  2. (2) 人口迁移的另一个阶段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在什么时期?北人南迁有何影响?
  3. (3) 列举南方经济发展的三例表现。
  4. (4) 江南的开发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汉书》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 (1) 材料一所示的北方少数民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迁往中原的?图中所示的中原汉族为什么迁往江南?
  2. (2) 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
  3. (3) 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一,三,说说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描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什么情形?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 (2) 促成材料二中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从江南变化的原因中,谈谈你在如何发展当地经济方面得到的启示?
“南朝时期,各地农业普遍都有所发展,典型的如扬州三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据此可知,在南朝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材料二:东晋成功地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史书记录当时的南方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请回答:

  1. (1) 分析材料一中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汉化”?结合所学,列举他推行的一项“汉化”措施。
  2. (2) 材料二中东晋“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取得了哪一场重大战役的胜利?根据材料,概括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3. (3) 综合上述两则材料,从中总结出社会发展需要的条件。
《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 . 江南气候条件优越 B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 . 江南生产技术先进 D . 江南劳动力资源丰富
如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知识结构图。图中①处应是(    )

A . 西晋短暂的统一 B .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 . 科举制度的创建 D . 江南地区的开发
以下是北宋时期部分州县商税收入表。该表反映出北宋(    )

州县

苏州

杭州

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

数额(单位∶贯)

51000

82000

22000

A . 民族政权并立 B . 经济重心南移 C . 自然经济解体 D . 海外贸易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