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识点题库

西晋和东晋比较表

朝代

建立年代

都城

创建者

西晋

东晋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东晋南朝时期,的经济迅速发展。东汉末年,北方人民为了,开始南迁。后期,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促进城市的繁荣。下列城市人口达到百万的是(   )
A . 建业 B . 长安 C . 洛阳 D . 建康
改错题
(1)福州是著名的侨乡,倡议和组织开发“新福州”的是闽清籍华侨王审知。
(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唐朝。
(3)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的文明都属于大河文明。
(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时期司马迁著的《资治通鉴》。
(5)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毁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前秦的建立者属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      )

A . 鲜卑 B . 羌族 C . 氐族 D . 匈奴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下列朝代中基本并存的一组是(    )

A . 西周与东周 B . 西晋与东晋 C . 南朝与北朝 D . 西汉与东汉
我国现在的南方经济发达程度要强于北方,而五代以前我国一直是北方经济发达程度强于南方。开始发生这种变化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开发。请你回答:

  1.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2.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何影响?

  3. (3) 现代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你能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中获得哪些关于经济 建设的启示?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 .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 . 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 . 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下列关于东晋南朝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稻田里开始使用粪肥  ②水稻是主要的作物,小麦的种植得到推广  ③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④发明了灌钢法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的“南朝”指()
A . 北魏 B . 北齐 C . 宋、齐、梁、陈 D . 西魏和东魏
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北方多战乱,人口大量南迁 B . 江南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有利于开发 C . 江南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D . 江南战乱少,社会秩序比北方安定
“江南之为国盛也…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   )
A . 得到大规模开发 B . 自然条件优越 C . 人口数量增加 D . 社会环境安定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材料二:“就在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摘自余秋雨《文化苦旅》

材料三:见下图《丝绸之路线路图》

材料四:“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材料五:今年(2019年)上半年,遂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7.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9%,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

——摘自《遂宁新闻网》

  1. (1) 依据材料一,你可以推论出春秋时期农业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2.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哪一大型工程?
  3. (3) 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把我们精美的瓷器与丝绸一起传播了出去,为其开通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有何作用?
  4. (4) 材料四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5) 综合上述几则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请你为遂宁经济的发展提至少2条合理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三:(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材料四:(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 (1) 面对材料一中的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 (2) 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 (3) 举三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 (4)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在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城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日:“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

请回答:

  1. (1) 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2) 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
  3. (3)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4. (4)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如图反映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 .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 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考古就是通过对地下的古代材料的发现,来直接了解历史。它可以让我们和古人面对面,超越时空和古人对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

图片_x0020_100008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09

材料三:“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材料四:《宋书》记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 (1) 写出材料一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图片均与古代哪个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图片看,中国古代该领域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3. (3) 材料三中,“南迁浪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材料三与材料四反映的内容之间有着什么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二  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

材料三

图片_x0020_100008

  1. (1) 材料一中的“天府”是指哪一区域?材料一反映的状况与哪一工程修建有关?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初统治者为了改变这种社会状况,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 (3) 材料三为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人口迁徙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08

材料三:建康(今南京)“富中之眈,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东吴之地“其田野啜无数,膏腴兼倍……国税再熱之稻”。

——《吴都赋》

  1. (1) 词作者曹操生活在哪个朝代?他生活的朝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2. (2) 据上图指出两场战役的共同点。右图战役给时局带来什么影响?
  3. (3) 材料三描绘了江南地区繁华景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江南之为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克仞八方;丝绵之饶,覆表天下。  

 ——《宋书》

  1. (1) 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
  2. (2) 材料一中图二与材料二《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
  3. (3) 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历史地图,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4. (4) 现代社会中也有许多移民国家(如美国)或移民城市(如深圳),请说说移民对这些国家或城市的积极作用。(答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