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知识点题库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步骤一:了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和战各举一例)
(2)北魏时哪一历史事件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3)列举唐太宗时期为汉藏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位人物。
(4)北宋与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发生战和之事?北宋与一少数民族签订什么和约?此后很长时间保持和平局面。
步骤二: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6世纪),我国历史虽然处于政权分立、南北对峙、人口南迁的大分裂时期,但是我国历史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止。请回答:
  1. (1) 这一时期我国南方发展呈现出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 (2) 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历史发展呈现出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哪一次改革更加促进了这个特点的形成?
  3. (3) 这一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先世界,艺术成就精彩纷呈,请在科技和艺术领域方面各举两个例子。
下列正确描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点的是(  )
A . 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 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交融 D . 繁荣与开放并存的时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改编自教科书

材料三:西晋末,北方流民南迁人数激增,他们不但为常武地区增加了大批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北方的小麦南朝时在江南大量种植,一年稻麦两熟,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常武地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常州历史》

  1. (1) 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它反映了当时汉朝江南怎样的经济状况?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晋对内迁的少数民族采取了什么政策?带来了什么后果?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晋末年常武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 繁荣开放的社会 D .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
下图为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可以用于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

A . 秦汉时期北方的城市生活 B .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交融 C . 宋元时期南方农业的发展 D . 明清时期北方的服饰演变
张老师围绕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 (1) 任务一(制作简图——梳理历史时序)

    填写下图中空缺处的朝代名称,并据此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图片_x0020_100010

  2. (2) 任务二(列表对比——分析历史原因)

    将下表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从结果看,影响战役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作用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曹操以多败少
    383年 前秦和东晋 东晋以少胜多 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3. (3) 任务三(研读材料——进行历史解释)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整体汉化的?

    图片_x0020_100012

  4. (4) 任务四(史论结合——阐释历史观点)

    关于孝文帝改革和民族交融的关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你赞成哪一看法?请选择其一写一篇80字左右的小短文。

    图片_x0020_100013

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民族交融的趋势,我国古代“民族交融”一词的内涵是(   )
A . 迁移、杂居、互通婚姻 B . 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C . 各民族互相学习,扬长补短 D . 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反压迫斗争
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能力,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民族交融 B . 政权分立 C .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 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    )
A . 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过程 B . 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 C .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D . 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现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秦汉统一之后的一次大分裂,而分裂中又有统一。

材料一: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材料二: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之一,阅读后回答问题。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步六孤

材料三:下图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

  1. (1) 请按顺序写出图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两个政权名称?
  2. (2) 请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短暂统一全国的朝代?
  3. (3) 东晋后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请回答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4. (4) 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5. (5) 按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6. (6) 根据图画说一说,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 早期国家的产生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统一国家的现固 D . 统一国家的建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与各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 民族之间隔阂与偏见消失 B . 民族矛盾得到彻底化解 C . 民族性格和意识趋于一致 D . 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
下列关于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错误的是(    )
A . 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B . 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C . 民族间存在严重的隔阂和偏见 D .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中原汉族的饮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胡食文化的影响,胡饼开始向全社会普及。这反映了(    )
A . 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B .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繁荣 C . 中原文化走向衰落 D . 中外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史学家陈寅恪在《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南北朝民族交融为唐繁荣奠定基础 B . 唐朝废除了秦汉以来的各项制度 C . 唐朝开创后世各项政治制度的先河 D . 南北朝时期中原文化焕发新机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 . 书法艺术成熟 B . 南北政权对峙 C . 江南经济开发 D . 北方民族融合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戚厚杰著《台湾光复》目录节选(见下图)

材料三: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习.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10月9日)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义正驱红夷,统一铭青史”“驱逐倭奴,恢复中华”分别叙述的历史事件。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台湾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祖国统一问题的看法。
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    )
A . 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B . 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 .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D . 海外贸易高度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