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知识点题库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图一局面的建立者是谁?为巩固辽阔疆域,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
  2. (2) 读图二,西汉政府在E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3. (3) 结合图二和所学回答,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西汉采取了哪些措施?
  4. (4) 读图三,D处的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说出该战争名称。
  5. (5) 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概括说出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胡人汉服”、“汉人胡食”,这说明了(  )
A . 民族交融已经成为趋势 B . 各民族放弃了原有习俗 C . 民族界限是固定不变的 D . 民族之间影响呈单向性
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

A . 江南开发 B . 民族交融 C . 政权并立 D . 经济重心南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是(    )
A . 史前时代 B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如果把“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边疆民族內迁”“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下面最恰当的主题应该是(    )
A . 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
下图是在今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时期的菜砖画,画面呈现的是两名汉族士大夫正在烧烤食物的场景。此文物场景可印证(    )

A . 魏晋时期战乱频繁 B . 少数民族移风易俗 C . 烧烤食物是当时宴请客人的风尚 D . 汉族受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材料反映的是(    )
A . 百家争鸣 B . 民族融合 C . 社会动乱 D . 改革弊政
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这一历史时期最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是(    )

①国家产生

②民族融合

③国家统一

④政权分立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如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

A . 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 C . 繁荣开放 D . 国家统一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迁。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
A . “城头山鸡呜角角,洛阳家家胡乐” B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雨中” C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对于北魏时期出现的“胡人汉服”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②说明当时已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北方少数民族有穿汉族服装的喜好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②③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交融,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

——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

材料二见下图:两幅魏晋墓葬壁画

图片_x0020_100014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交融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交融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四:见下图《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交往对双方生活的影响》

图片_x0020_100015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交融对中国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
  4. (4) 有人说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交往仅仅是汉族先进文化影响少数民族,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材料四图片中的史实举例说明。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 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描绘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胡床、椅子、方凳等,这些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今天在全国各地都很常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
A . 中外交往 B . 民族交融 C . 国家统一 D . 经济发展
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吸组成部分。垂脚高坐被视为傲慢行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为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    )
A . 民族交融的加强 B . 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C . 政权分立的加剧 D . 少数民族汉化的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五胡”,历史学家吕思勉在著作中提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他旨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 民族政权并立 B . 民族交融加深 C . 中外交流频繁 D . 民族矛盾消除
图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所表达的历史信息与下列事件最为关联的是(    )

A . 秦朝商鞅变法 B . 汉代丝绸之路 C .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 宋辽澶渊之盟
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元朝时期,各族之间的通婚很普遍。这些现象反映了(    )
A . 文化昌盛 B . 中央集权加强 C . 江南地区开发 D . 民族交融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这表明(    )
A . 孝文帝改革使民族隔阂消解 B . 当时出现了民族交融的高潮 C . 各民族之间的偏见完全消除 D . “胡”“汉”观念已经彻底淡薄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首领刘渊自称为“汉氏之甥”,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也称自己为“大禹之后”,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这表明(   )
A . 北方民族有共同的民族起源 B . 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 C . 游牧民族转向了农耕生活 D . 各民族隔阂已经完全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