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知识点题库

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
A . 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 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D . 经济繁荣与科技进步
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朝时期的历史教学的思维导图。

  1. (1) 根据图示指出图示中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地区的政权有哪些?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统一过黄河流域?
  2. (2) 请您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用史实概括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方面的主要特点并简单说明理由。
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我们用下面哪一个词来概括最为合适(    )
A . 开放发展 B . 分裂对峙 C . 民族交融 D . 交往统一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 繁荣开放的社会 D .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永嘉衣冠南渡诗》:“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诗中提到了西晋永嘉五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人南迁主要是因为(    )
A . 北方战乱频繁 B .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穿越时空,你对西晋后期大量人口南迁的原因做一次现场采访。在采访的四个人中,回答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赵某:北方社会动荡不安 B . 钱某:南方比较安定 C . 孙某:为了躲避战乱 D . 李某: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

①氐族

②羌族

③鲜卑族

④匈奴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统一过黄河流域。其中由氐族建立的政权是(    )
A . 北齐 B . 北魏 C . 北周 D . 前秦
以下示意图中①②的时代特征是  (   )

A . 社会动荡与变革 B . 大一统局面的开创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候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 . 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 . 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 . 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 . 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下图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

A . 江南开发 B . 政权并立 C . 民族交融 D . 经济重心南移
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古诗是(    )
A .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以下陶俑的变化反映出(    )

A . 古代服饰的演变 B . 北方民族的交融 C . 少数民族的汉化 D . 南北政权的对峙
对下面两幅魏晋壁画(如图)解读合理的是(   )

A . 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B . 农业生产飞速发展 C . 牛耕技术开始出现 D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 . 书法艺术成熟 B . 北方民族交融 C . 江南经济开发 D . 南北政权对峙
2021年4月,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出土的陶俑形象具有少数民族特征(见下图),出土的碓房、水井、陶仓等又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体现。这表明,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状态是(   )

A . 战争 B . 隔离 C . 分裂 D . 交融
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友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友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友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友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流,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出秦汉时期“阶段性的友好”“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各一例。
  2. (2) 材料二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并根据材料说出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说出魏晋以来的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如何?结合材料二及材料三,分析归纳出现这一发展趋势的原因有哪些?这一发展趋势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在哪个朝代?
  2. (2) 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请简要概述鲜卑族孝文帝改革为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3. (3) 唐朝时,哪位皇帝被称为“天可汗”?唐朝有两位女生谱写了民族团结的佳话,他们是和金城公主。
  4. (4)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
  5. (5) 西汉政府为加强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而设置的机构是什么?
  6. (6) 元朝为加强对台湾和西藏的管辖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7. (7) 填写图片说明。

    人物:

    事迹:抗击倭寇

    人物:郑成功

    事迹:

    人物:

    事迹: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一再表明,政治上处于分裂动荡的时期往往是中华民族交融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是这样,辽宋夏金对峙时期也是如此。该学者这一论断意在强调(   )
A . 碰撞交流促进民族交融 B . 中国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C . 国家统一是历史的潮流 D . 民族迁徙导致政治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