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 知识点题库

以下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

A . 玄奘西游 B . 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C . 鉴真东渡日本 D . 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交汇】

材料一:“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二:因国威之遐畅,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东北一隅,自高句丽、百济平后,新罗即大注意于增进中国文化。日本亦屡遣通唐使,并带了许多僧侣和留学生来。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举国的华化,实在此时。——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三:“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

材料四: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在奏章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日见增昂……中外均无裨益。”

【中国声音】

材料五: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六: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扬改革之帆】

材料七: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保证完成上缴的公粮,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辟开放之路】

材料八:

  1. (1) 丝绸之路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为开辟这一商路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冒险家是谁?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新疆将被打造成我国核心区。新疆早在西汉就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试举一例说明。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 (4) 材料一的奏章中反映了清朝实行的哪一政策?

  5. (5)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6. (6) 材料六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7. (7) 小岗村农民冒着风险创造了什么政策?

  8. (8) 1980年,我国设哪几个地方为经济特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

如果把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归纳为学习单元,恰当的主题是(    )      

A . 昌盛的科技文化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技术篇】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2. (2) 【民族篇】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中的松赞干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材料中的“公主”指的又是谁?“贞观”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的年号?

  3. (3) 【外交篇】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以下两道单选题。

    ①“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

    ②下图佛座侧面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三藏法师玄奘”的历史功绩有

    A.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B.西行取经,交流中印文化

    C.七下西洋,加强海外联系

    D.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明

  4. (4) 唐朝气象万千,博大开放,自信包容,形成这样的社会景象的原因有哪些?

  5. (5) 唐朝的强盛对我们今天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北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示意图

材料二: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材料三: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1. (1) 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 (2) 材料二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政府推行这一事件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说说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谈你对我国对外交往政策的认识?

630年至834年的200余年间,日本19次派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则二百人,多至五六百人。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 .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 . 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 . 求取佛教经义
唐朝时期中日交流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使节到中国,称为“”,宋朝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
小军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其中不属于中外文化交流主题的是(  )
A . 鉴真东渡 B . 玄樊西游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遣唐使
《日本书纪》:“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为了实现文中所说的“常须达”,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 . 派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地区 B . 派商人与唐朝通商 C . 派僧人到唐朝传播佛教 D . 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

  1. (1) 根据材料一,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个法度完善,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为此,日本人是怎样做的?
  2. (2) 材料二诗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中的“传道义”指的是什么?
  3. (3) 诗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4. (4) 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再写出一例与之相应的友好交往事例
  5. (5) 唐朝的繁荣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小丽整理学习笔记,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由此你认为她归纳的学习主题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我国的对外交往历经荣辱兴衰,见证了民族复兴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主编《中国:传统和变革》

材料三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这次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李光耀

材料四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基辛格《论中国》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朝时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这次远征”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的政策是什么?上述政策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5. (5) 以史为鉴,可以明智。综合以上材料思考,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唐朝时期,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    )
A . 留学生 B . 留学僧 C . 外交官 D . 遣唐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六典)记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唐王朝设有专门机构(鸿胪寺、礼宾院)负责接待外宾,设置翻译人员,提供各种便利。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波斯(伊朗)曾不断派使者前来长安,波斯商人遍布长安、洛阳、广州等地;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遺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奈良的责族……举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一一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中国史学家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

材料三:唐朝带着世界主义的色彩。当中国皇帝威望最高的时候,恒河边上的印度王子接受了他的宗主权;使节来自高丽和日本;中国的都城有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吐蕃人与安南人来定居。国子监亦即国立大学中,有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其中最具热忱的日本人回国之后,很多方面即仿照唐制,从今之后,日本文物深具大陆色彩。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及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提炼一个观点。并综上所述,谈谈我们可以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唐朝时,一艘艘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 . 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 .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 . 玄奘西行天竺求取真经 D . 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 . 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B .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 . 为了加强两国的友谊 D . 求取佛教教义
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    )

①日本遣唐使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新罗学习唐朝政治制度 ④玄奘西行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三: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 (1) 根据材料一,说说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尊称为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什么样的?日本人怎么做呢?
  3. (3) 列举两项鉴真所传的道艺?
  4. (4) 唐朝,中外交往盛况空前。请你写出远赴天竺,取回真经的唐朝僧人是谁?
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这些人来中国的目的是(    )
A . 传播日本文化 B . 求取印度佛经 C . 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D . 弘扬中国文化  
如表所示为某中学历史社团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该历史社团研究的主题是(    )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唐与新罗的关系

●玄奘西行

A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B .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C . 盛唐气象 D .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