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材料二:  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三:  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四: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1. (1) 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2. (2) 丝绸之路是唐代著名对外交往通道,但到宋代远没有海上贸易兴盛,分析其原因。

  3. (3) 材料三中“惊人的海上远征”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 ?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出口的丝绸质量极高。唐朝海船坚固庞大,唐朝允许外商长期在中国居住,与中国人通婚。

材料三:“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

材料四:海禁之后,百货不通。

  1. (1) 材料一中所示地区当时被称为西域,汉朝时期谁曾被派往该地?后来逐渐形成了一条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通路,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2. (2) 材料一说明了唐朝采取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列举一个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
  3. (3)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遭受到外国的骚扰,请列举两个当时抵抗外来侵略的例子。
  5. (5) 材料四反映了哪一政策的危害?
  6. (6) 综上,对于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你有什么启示?
某班举办“中国古代和平交流使者”的图文展览。下列哪些历史人物可以入选?(    )

①鉴真    ②玄奘    ③郑和    ④戚继光    ⑤郑成功

A . ①②⑤ B . ③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说:“中国的海军在1100〜1450年之间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这里所说的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应指(    )
A . 宋朝的船队 B . 郑和的船队 C . 郑成功的船队 D . 鉴真东渡日本的船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扶桑,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

材料二:他前往天竺求法,路经许多国家和地区,回长安后,他口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由弟子辩机将其记录下来,这部书成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材料三:他率领船队远渡重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 (1) 材料一“东渡扶桑,终抵奈良”历史人物是谁?这位历史人物主要贡献是什么?
  2. (2) 材料二“前往天竺求法”历史人物是谁?研究古代中亚、南亚历史重要文献是什么?
  3. (3) 材料三“率领船队远渡重洋”历史人物是谁?他的远航们什么历史意义?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近代生物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评价郑和:“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而英国布利斯托尔大学考古学家马克•霍顿在评价哥伦布时曾说:“这是场灾难,但他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欧洲必然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材料二: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他们用炮舰和廉价的商品在亚非拉、大洋洲大肆侵略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

﹣﹣摘编自《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材料三:

英国当地时间2020年1月31日23时,英国正式脱离欧盟,结束了成为历史上首个退出欧盟的国家。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偏向贸易保护主义,2019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将进口中国2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提高到25%。

  1.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有什么本质区别。他们的航海活动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归纳“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的因素。
  3. (3) 你怎样看待材料三中英国和美国的做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该如何引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在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背后,体现出中国海上力量的强盛和欧洲海上力量的兴起。从下表中可以提取到的正确信息是(   )

①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都有政府的支持  ③都经过印度洋  ④都获取了巨大的贸易利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环小平说:“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运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高不开世界。”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是世界海文上空前的壮举。

  1. (1)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发生在哪一年?郑和的船队在哪两大洋中穿行?
  2. (2) 我们应该学习郑和的哪些可贵的品质?
  3. (3) 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欧洲特别是欧洲国家的发展。但中国在郑和下西洋后,海上贸易却停滞不前,国力日益衰退。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宋元时期是我国 海外贸易发展的鼎盛阶段,南宋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在北宋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正如学者葛金芳在《南宋手工业史》一书中所说:“在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之后,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发展 倾向表现得更为强烈。”

材料三“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柏杨先生

材料四 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 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1. (1) 根据材料一,请看图归纳关于唐朝对外交往的两点信息?列举两个唐朝对外交往的 具体事例。
  2. (2) 根据材料二说出“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科技原因?宋朝主要有哪些商港?
  3. (3) 材料三中所说他“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他最远到达的“天地” 是哪里?
  4. (4) 据材料四,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材料四认为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看图,回答问题。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以上人物都名垂青史。请将以上人物的事迹按对外交往的特点分为两类,并写出分类依据和事迹。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关系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岳飞抗金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自信,缘于实力,缘于创新;发展,缘于交流,缘于共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五年(631年),遣使献方物。……开元初,又遣使来朝,因请儒士授经。……贞元二十年(804年),遣使来朝,留学生橘逸势,学问僧空海。元和元年(806年),日本国使判官高阶真人上言:“前件学生,艺业稍成,愿归本国,便请与臣同归。”从之。

——《旧唐书》

材料二:

发明

传播

造纸术

8世纪传入阿拉伯,12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非洲

活字印刷术

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由丝绸之路传入波斯,后经蒙古人西征等传入欧洲

火药

13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指南针

12世纪由阿拉伯商人经海路传入阿拉伯国家,后又传入欧洲

材料三:明朝期间,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了极盛,以15世纪初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显著却短暂的海上优势为顶峰。例如,1405到1433年间……这七次远洋航行,规模盛大,功绩卓著,是史无前例的。首次远航27000多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
  2. (2) 根据材料二,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谁率领船队进行了“七次远洋航行”。为什么说这“七次远洋航行”是“史无前例”的?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北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贸易构想,旨在促进各国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宋代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还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材料三: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蕃国……大小三十余,涉沧凕十万余里。

材料四:清朝乾隆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屑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 (1)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 (2) 材料二中宋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 (3) 材料三反映的什么事件?并说明这一事件的目的。
  4. (4) 材料四中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造成什么后果?
  5. (5) 综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传入中原。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唐代对外交流以官方为主。据统计,新罗使团赴唐104次,日本19次,波斯35次。长安、广州、扬州等地常年生活着许多外国人。大量外来之物通过交流传入中国,影响了唐朝的生产技术、音乐舞蹈、服饰饮食等。而中国的物产、技术和文化也传到世界各地,扩大了,唐朝的影响力,至今海外多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摘编自方亚光《唐代对外开放述论》等

材料三:

历史时期

对外交往状态

典型事例

影响

明朝前期

对外开放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

清朝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使中国逐渐落伍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材料四: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习.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朝时期的中外交往的史实。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①②两处分别应填入的内容是什么?
  4. (4) 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对外交往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城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编自《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

材料二:明朝前期,国力雄厚,财政收入是元朝的两倍。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苏州、杭州丝织业高度发达,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国内外。福建、广东的造船业发达,建造的海船适合远洋航行......14054~1433年,明朝舰队多次远航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材料三: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政府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后来又进一步规定:只允许外商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外商的活动,必须由政府指定的商人“管束稽查”。

  1. (1) 据材料一指出唐代中国对外交往的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期“把域外文化带人唐土”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把大唐文化传播到日本的著名代表人物是谁?
  2. (2) 据材料二,概括明朝舰队多次远航西洋的有利条件。
  3. (3) 材料三表明清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指出清政府实行该政策的原因。为加强对“外商活动”的“管束稽查”,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4. (4) 据上述材料,指出古代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明朝的对外关系史上,郑和与戚继光是最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被后世所称颂。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B . 最远到达欧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 C .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D . 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1405年“他”身负“示中国富强”的皇命出使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 线。百年后“他”奉国王寻找黄金的使命,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欧洲人。文中的两个“他”分别指的是谁 (   )
A . 郑和麦哲伦 B . 郑和哥伦布 C . 郑和迪亚士 D . 哥伦布和麦哲伦
“因为他七下西洋沟通了中国与西亚诸国之间多方面的联系,而当时随员留下的……海外见闻录也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保存了很有价值的历史材料。”与此评论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张骞通西域 B . 玄奘西游 C . 鉴真东渡 D . 郑和下西洋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州市舶司,旧制,帅臣、漕使领提举市舶事,祖宗(宋太祖、宋太宗)时谓之市舶使。福建路泉州,两浙路明州、杭州,皆傍海,亦有市舶司。

——(宋)朱彧《萍州可谈》

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三:从 1405 年到 1433 年的 28 年间,郑和连续 7 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 多名官兵,渡

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 16 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四: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美)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设立市舶司的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说一说郑和此行有何特点?结合所学,说明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4. (4) 材料四为清朝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结合所学分析该政策的影响。
某小组在历史课上做汇报展示,下面是他们展示的部分图片,据此判断汇报的(    )

A . 发达的中外交通 B . 郑和下西洋 C . 繁荣的海外贸易 D . 领先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