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知识点题库

“蝴蝶拍一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这是由气象学家提出的混沌学理论。下表对应符合该观点的是(    )

蝴蝶拍翅膀

产生的风暴

A

新航路开辟

世界各地联系起来

B

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C

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D

新经济政策

巩固和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A . A B . B C . C D . D
彼得一世改革废除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判断对错)
社会变革常常是与其他社会接触后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过所有这些手段,彼得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实现了他所说的打开一扇“面向西方的窗户”的目标。

材耕二:旧制度所呈示的破声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他的《解放法令》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材料三: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1. (1) 材料一中“所有这些手段”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2. (2) 材料二指的是什么事件?你如何理解“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3. (3) 材料三“中国文化”是什么时期的文化?日本是如何“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扩展。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
A .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B . 美国南北战争 C . 俄国废除农奴制 D .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扩展和迅速成熟的关键时期,已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改革调整中求得新的发展,又有许多新国家加入资本主义的行列。下列事件中属于后者的一组是(   )
A . 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 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美国南北战争 C . 美国独立战争与俄国1861年改革 D .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改革与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同时也是推动历史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

材料一 

材料二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在脱贫攻坚战中,定西市安定区立足独特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抓住国家马铃薯主食化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将马铃薯产业作为扶贫主导产业,狠抓了种薯培育、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加工转化、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将马铃薯产业优势转化成脱贫攻坚战中的一股“生力军”。定西市民张寿一家祖孙三代见证了定西土豆的“变形记”,土豆也见证了张寿一家生活的巨变:救命薯——温饱薯——致富薯——小薯

材料三“请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的话,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吉利。”目前,吉利控股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汽车整车、动力总成和关键零部件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并涵盖出行服务、线上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教育、体育等在内的全球型集团,并收购沃尔沃,入驻戴姆勒的壮举,令人赞叹不已。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获得“改革先锋”的称号。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幅图片分别与本国哪一重大改革事件直接相关。分别概括这些事件对本国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 (2)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上述图片反映的改革事件能够取得成效的共同原因。
  3. (3) 材料二中祖孙三代的生活巨变体现我国坚持哪一发展理念?体现了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4. (4) 材料三中“改革先锋”李书福的行为弘扬了以什么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谈谈弘扬这种精神的必要性。
  5. (5) 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变化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归纳改革对青少年的要求。
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
A . 彼得一世 B . 亚历山大二世 C . 列宁 D . 斯大林
他的改革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这位改革的沙皇是(  )
A . 彼得一世 B . 亚历山大二世 C . 路易十六 D . 查理一世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当英、荷等国沿着资本主义道路迅猛前进的时候,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1697年,(沙皇)彼得一世派遣高级使团出访西欧,回国后立即进行改革。其中在用人制度上,颁布官职等级,规定所有贵族都从低级做起,按功晋升。非贵族出身者也可做官,升到8等以后列为贵族。它打破了按门第论资排辈的传统……俄国初步迈开了实现近代社会政权组织的职能分化和规范管理的步伐。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四  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40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0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材料三的这次改革对俄国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谁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4. (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的事件是什么?“新政”未给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推行了什么措施
下图摘录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    )

A . 建立起沙皇专制统治 B . 废除了腐朽的农奴制度 C .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 .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强化了农奴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许多杰出历史人物担当起了时代的重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他反抗殖民统治,领导北美人民实现独立;他采取严厉措施,平息国内叛乱,政变中上了断头台;他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他领导国家向西方学习;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以《时代担当者》为题,写出材料中四位历史人物的名字和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谈谈他们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史实准确,语言流畅,不少于150字。

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并进一步扩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英国一位首相在议会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也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后来这段话被人们简化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他以西方的方式改革了他的行政机关和军队,建立起供养其军队的工业,引入成千上万的各种类型的专家,派出一批批年轻的俄罗斯人到国外去学习……还打破所有先例,去西欧旅行,直接学习外国的种种制度和惯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他(林肯)拥护联合,拥护美国的长久和平。他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漫长的四年斗争中,他始终坚持一个不动摇的信念、一个坚定的意志。

——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五: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了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该法律文件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改革”的名称,概括这次改革的突出特点并分析改革对俄国的作用。
  3. (3) 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俄国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面临的问题。(不能照抄原文)写出“四年斗争”所指的历史事件。
  5. (5) 材料五反映了日本哪次改革的成果?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有何变化?
  6. (6) 结合上述国家的发展,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两次大的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的,这表明他们(    )
A . 已无力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 B . 已意识到使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 C . 已看到农奴制度是俄国落后的根源 D . 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
长期以来,俄国是一个“冰封”的内陆帝国,渴望拥有自己的“温水港”,不管通过哪一条路,它都要通向这个或那个海洋,但海洋全都在西方人特别是英国人的控制之下。据此推知(   )
A . 夺取出海口是俄国对外扩张重要步骤 B . 俄国是个封闭自守的国家 C . 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俄国的挑战 D . 农奴制阻碍俄国海洋战略
下图为彼得-世在荷兰学习造船。彼得一世此举是因为俄国(   )

A . 封建制度由盛转衰 B . 严重落后于中西欧 C . 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D . 准备解放庄园农奴
全面了解分析历史史实,认清历史现象与历史解释的区别与联系,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与前提。下面有关彼得一世改革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B .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军队 C .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D .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道路选择影响深远,战略决策根系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终于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兮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送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材料二:当英国军队从波士顿前往康科德搜夺那里的秘密军需库时,战斗开始了。1862年9月,林肯说:“但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

材料三: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他重视以军事技术为核心的西方技术文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注重教育,派遣贵族子弟到国外去学习,兴办学校等。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

  1. (1) 材料一中英国通过近半个世纪革命,最终选择了什么政治体制?促进英国“18世纪中期到1850年”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世纪一20世纪上半期,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危机?
  3. (3) 根据材料三,提出你对彼得一世改革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俄国1861年改革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4. (4) 如图是日本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脉络图,在A段,日本通过哪场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受B事件的沉重打击,日本又走上什么道路?
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描述中可得出中俄两国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

1697年彼得一世派遣贵族青年到欧洲学习海军军事知识。同时期俄国国内的新式世俗学校为算术、外语、航海、工程以及海军学校等,给俄国培养了大量人才。

1872年,在李鸿章等洋务派倡导下,第一批留学生被派往美国学习军政、船政知识。同时期国内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等开设了船舶制造、航海理论、几何、物理学课程。

A . 瓦解了封建制度 B .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制度创新 C . 实现了富国强兵 D . 注重自然科学课程,培养科技人才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学习卡片,他整理了一组关键词:创建新式常备军、举办手工工场,推行文化教育、创办科学院、开启俄国近代化。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 . 彼得一世改革 B . 废除农奴制改革 C . 十月革命 D . 新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