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知识点题库

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  )

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 . ①③     B . ②⑤   C . ③⑤   D . ②④
合金是建造航空母舰的主体材料.如:航母舰体可由合金钢制造;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航母螺旋桨主要用铜合金制造.

  1. (1) 下列事实可用作比较Al和Fe金属性强弱依据的是   .

    A.Al的导电性、导热性比Fe更好

    B.Al(OH)3可溶于NaOH溶液,Fe(OH)3不溶于NaOH溶液

    C.相同质量的Al片和Fe片,投入到等浓度的稀硫酸溶液中,Al片产生氢气更多

    D.在野外利用铝热剂焊接铁轨

  2. (2) 航母在海洋中行驶时,舰体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类型为 ,其中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3. (3) 取a g Cu﹣Al合金样品用稀硝酸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过量NaOH,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得a g固体,则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为 

  4. (4) Al﹣Mg合金焊接前用NaOH溶液处理铝表面Al2O3膜,其化学方程式为 

  5. (5) 取适量Al﹣Mg合金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20m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g作负极,Al作正极

    B.该反应速率比纯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速率快

    C.若把NaOH中的H换成D(D为重氢),生成的氢气中D与H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若加入的是20mL 1mol•L1的盐酸,则放出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少

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③④②① D . ③①②④
有M,N,P,Q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M,N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M极为负极

②P,Q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P→导线→Q

③M,P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 , P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N,Q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Q极发生氧化反应

由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 M>P>Q>N B . P>M>N>Q C . N>Q>P>M D . M>N>P>Q
X,Y,Z都是金属,在X与稀H2SO4反应中,加入少量Z的硫酸盐溶液时能使反应加快;X与Y组成原电池时,Y电极质量减少,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 X>Y>Z   B . X>Z>Y   C . Y>X>Z   D . Y>Z>X
把甲、乙、丙、丁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甲、乙相连,甲为负极;丙、丁相连,丁上有气泡逸出;甲、丙相连,甲上发生氧化反应;乙、丁相连,乙是电子流入的一极.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
A . 甲>乙>丙>丁 B . 甲>丙>乙>丁 C . 甲>丙>丁>乙 D . 乙>丁>丙>甲
在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烧杯中有铜无铁 B . 烧杯中有铁无铜 C . 烧杯中铁铜都有 D . 烧杯中铁铜都无
X、Y、M、N四种金属,能发生如下的反应,据此分析,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X+Y(NO32=X(NO32+Y           ②X+H2SO4(稀)

③M+H2SO4(稀)=MSO4+H2↑               ④N+MSO4=NSO4+M.

A . N>M>X>Y B . Y>X>M>N C . X>Y>M>N D . N>M>Y>X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 . 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 .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 .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金属的使用是人类拓展自身能力的标志之一.人类利用几种常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金、铜、铁、铝,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
A .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B . 金属的熔沸点高低 C . 金属的活泼性强弱 D . 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将下列四种金属分别投入水中,反应最剧烈的是(   )
A . Al B . Fe C . Li D . Na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A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 B .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C . 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 D .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 . 乙>铜>甲 B . 铜>甲>乙 C . 甲>铜>乙 D . 甲>乙>铜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氧气的用量决定的 B . 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滴落 C . 铜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D .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黑色的Fe2O3
有A,B,C,D四种金属,投入水中只有D反应放出氢气,将A投入C的盐溶液中可置换出金属C,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则四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 . A>B>C>D   B . D>A>B>C C . D>B>A>C   D . D> C>A>B
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Mg、Al分别与100mL2mol/L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2

A . x=2.24 B . 反应时,Na、Mg、Al均过量 C . 钠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D . 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像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错误的是(   )
A . 绘制《山水画》所用的纸和墨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B .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C . 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化学反应 D .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部分短周期元素制作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钟表”,下列有关该“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12:00时“时针”所指元素的金属性最强 B . 从中午12:00点到下午6:00点,“时针”所指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C . 8:55时“时针”和“分针”所指的两种元素(“针”所指以最近为准)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之比为1:1 D . 2:00时,“时针”和“分针”所指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只有两个电子,性质相似
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图片_x0020_100011

图片_x0020_100012

图片_x0020_100013

图片_x0020_100014

部分实验现象

a极质量减小

b极质量增加

b极有气体产生

c极无变化

d极溶解

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计指示在导线中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 d>a>c>b B . b>c>d>a C . d>a>b>c D . a>b>d>c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沉淀生成

酸性:H2SO3>HClO

B

少量Zn粉加1.0mol•L-1Fe2(SO4)3到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浅

金属Zn比Fe活泼

C

向含有少量CuCl2的MgCl2溶液中,滴加几滴氨水,产生蓝色沉淀

Ksp[Mg(OH)2]>Ksp[Cu(OH)2]

D

0.1mol•L-1H2C2O4溶液和0.1mol•L-1HNO3溶液的pH分别为1.3和1.0

N的非金属性强于C

A . A B . B C . C D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