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知识点题库

下列有关《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表述中,能说明“立宪”是虚、“君主”是实的是
①国家元首有权签署和公布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②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控制立法权
③国家元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④皇帝有权召集、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是( )

A . 内阁 B . 宰相 C . 皇帝 D . 议会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 . 《权利法案》 B . 《德意志帝国宪法》 C . 《1875年宪法》 D . 《1787年宪法》
以下文献,赋予该国国家元首最大权力的是

A . 英国《权利法案》 B . 《德意志帝国宪法》 C . 美国1787年宪法 D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今中外,各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关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分布图

材料二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四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1. (1) 指出材料一中各图所展现的政治体制。图3体现了美国政体具有怎样的特点?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3与图2相比在国家管理体制上的创新之处。简析图4与图3所示政体的本质区别。

  3. (3) 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材料三、四分别出自法国和德国的哪部政治文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部文献颁布的历史作用。

  4. (4) 通过对中外政治体制变化的研究,请你谈谈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

A .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 . 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 . 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 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

A . 德意志民族性格方面的残暴 B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 . 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D . 没有形成一部正式的宪法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

A .   皇帝成为国家象征 B . 皇帝实际掌握国家的主要权力 C .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 . 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1908年底,德意志部分议员提出议案,要求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规定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这些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    )

A . 剥夺皇帝的行政大权 B . 政治作用得到增强 C . 最终获取了立法大权 D . 决定宰相政治命运
郑寅达在《德国史》中指出:“在欧洲联合的大框架下,德国似乎找到了发展的正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完成统一,在统一中进一步发展,在联合起来的欧洲联盟中与其他大国一起充当着领头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英德矛盾缓解是欧洲联合的关键 B . 东西德国统一标志着二战后冷战结束 C . 欧盟已成为主导世界格局领头羊 D . 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统一相互促进

下图是一幅联邦德国的宣传海报。海报上画了一段弱不禁风的细长树干,在夹板的护持下已经茁壮成长,并开满了满树繁花。该海报意在说明(    )

A . 国际援助效果显著 B . 德国逐渐走向统一 C . 德国经济畸形发展 D . 冷战对抗有所缓和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    )
A . “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家,勇士的家乡” B . “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C . “统一、权利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D . “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下列有关于德法两国政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法国的内阁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 B . 德国的首相对国会负责 C . 法国政体的确立是在第二共和国时期 D . 德国的皇帝世袭,是国家权力中心
马克思曾说它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
A . 19世纪末的德国 B . 18世纪末的美国 C . 19世纪末的法国 D . 17世纪末的英国
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的内容应分别是(    )

A . 世袭、君主、总统 B . 世袭、首相、议会 C . 选举、君主、议会 D . 选举、首相、议会
近代世界某部宪法规定:“上院联邦议会代表各邦。议员为邦政府派遣的高级官员,按照邦政府指示统一投票,联邦议会主席由宰相兼任。”下列表述符合该宪法的是(   )
A .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 . 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C . 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D . 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下表为19世纪上半期德意志经济年表。

1818年5月

普鲁士废除一切内部关税。建立统一的关税体制。

1819年

南德商业同盟建立。

1828年

中德商业同盟建立。

1834年

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

1852年

除奥地利以外的各邦都参加了关税同盟。

据此可推知,德意志(    )

A .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 . 普鲁士发展成为民族统一的中坚力量 C . 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D . 民族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二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

(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恩格斯

材料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1. (1) 罗马法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该宪法规定美国的政体是什么?该宪法的实施对美国有何积极作用?
  3. (3) 近代英国、法国、德国分别通过什么法律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国家元首在有的国家仅起象征意义,并无实权,在有的国家则享有较大的权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某部宪法赋予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主宰议会等大权,(内阁首脑)只对国家元首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据此判断,该宪法规定的“国家元首”是(    )
A . 国王 B . 总统 C . 大公 D . 皇帝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既产生积极作用,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就德国而言,在工业化初期,为解决、缓解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政府和企业采取的各种措施如下:

社会问题

采取措施

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到限制

1807年的“十月敕令”为普鲁士农民获符了人身自由、市民和农民自由地从事职业、劳动力自由流动、农村人口自由进入城市提供了法律依据。1811年的《关于调整地主和农民间关系的敕令》解除了农民对地主的负担和劳役,有利于农民获得真正的自由。1849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人身自由和法律平等、经济生活自由、迁徙自由以及选择职业自由等基本原则。1867年的《职业自归法》和《迁徙自由法》进一步为从业人员自由选择职业扫清了障碍。

城市住房紧缺

在帝国和城市管理机构推动执行公共建房政策的基础上,各大企业和个人也都以不同方式参与城市住宅建设

环境卫生条件差

为解决疾病传播和人口死亡率高的问题,工厂主首先自己动手挖井,解决工人的饮水来源问题,后来铺设地下水管道和排放污水管道。加强卫生立法。

婴儿入托和学龄儿童入学困难、劳动技能断层、失业率上升

一方面,德国通过多种渠道发展义务教育,解决流动人口、新移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广泛开展职业教育、普及成人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

贫富分化严重、贫国增加

德国城市中较早地出现自发援助和照料穷人的活动。1855年,《穷人权利法规》生效。1873年,成立社会政策协会,使当时自愿教助活动发展成全社会的公共福利事业。1883年,国会通过《疾病保险法》。1889年,通过《老年和残疾保险法》,规定保险费由雇主、雇员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

材料提供了近代德国解决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或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