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 . 20世纪70年代 B . 20世纪80年代 C . 20世纪90年代 D . 21世纪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10月31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老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1位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材料二:

材料三:据统计: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首批院士96人,留学专家46名,占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三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名受奖者中21名是归国学者。

——《百年接力留学潮》

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钱学森之问”反映了什么问题?应当如何解决教育领域的这些问题?
  2. (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提高公民素质的努力取得了哪些成就?(举三例)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的影响。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常说家“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材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材料三  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承。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1. (1) 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

  2. (2) 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

  3. (3) ①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

    ②教育内容既受限于历史时代,又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上述教育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下图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A . 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 . 《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C . 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D .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
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提高 B . 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C . 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成果 D . 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准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的官僚基本上来源于世袭、捐资及察举,这种人才选拔制度造成官僚结构的混乱和素质的低下。因此,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他不仅把太学看作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也把它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及官僚选拔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批准丞相公孙弘提出的创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的建议。为博士设置博士弟子员(即太学学生),是中央官学──太学正式成立的标志。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太学学生学习一年,精通一经就可以入仕的规定,使得政府直接控制了受教育者的政治前途,并就此确立了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两千年不变的性质──培养国家后备官僚。

──《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大学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兴起。它们多由当时已有的城市学校和主教学校发展而来。如1150年正式成立的被誉为“欧洲母大学”的巴黎大学,便由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演变而来。这一时期的著名大学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 1168年)、剑桥大学(1209年);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大学(1224年);法国的蒙特利尔大学( 1181年)等。当时大学一般开设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大学科,文学最初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后来才独立成科,“七艺”是其主要课程。“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一般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以及音乐,后来又增加了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

──摘编自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史•教育卷》

  1. (1) 根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太学与西欧大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2. (2) 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太学与西欧大学的不同之处,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观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席情况表

时间

大学

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

牛津大学

萨维里几何学教席

1621

牛津大学

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

1663

剑桥大学

卢卡西数学教席

1669

牛津大学

植物学教授席位

1702

剑桥大学

化学教授席位

1704

剑桥大学

天文学教授席位

由表中教席的增设可以得出(    )

A . 神学的统治地位被动摇 B . 人文学科渐趋受到重视 C . 大学课程受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较大 D . 高等教育受到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近代规模宏大的南开系列教育体系创办者张伯苓语录:

“我无天才,又无特长,我终身努力小小的成就,无非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

“精神是立志的表现,无论何事,无精神必归失败。诸君当知,中国近来之巨患不是来自有形之物质,而在缺少无形之精神。精神聚,虽亡非真亡,精神涣,不亡亦抵于亡。”

“我之教育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俾我中国民族能在世界上得到适当的地位,不至受淘汰。欲达此种目的,务须对症下药,即:注重体育,锻炼健强之国民;注重科学,培养丰富之现代知识;注意精神的修养……”“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吾人所谓土货的南开,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

——摘编自《近代教育家的光辉典范——张伯苓先生》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伯苓成功创办南开系列教育的原因。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85年5月颁发《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1986年3月,国务院发布《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决定扩大高等学校在招生、毕业分配、干部任免、外事、教职工聘任、教师任职资格评定、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的管理权限,高效党委集中力量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1988年4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高等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意见》,要求建立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至1989年初,全国已有100多所高等学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涌现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先进典型如武汉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华中工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上海交通大学的管理体制改革,深圳大学的办学体制改革等。

——摘编自杨东平《重温和借鉴:8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界8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意义。
1977年高考,570多万考生报考,录取率为5%,以后录取率总体增加,到2016年高考,940万考生报考,录取率超过82%。这反映出(  )
A . 教育领域拨乱反正不断取得新进展 B .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取得新成就 C .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了国民素养 D . 高考制度改革适应了国家战略需要
下表为我国1957—1962年分类别的高校数(单位:所)。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    )

年份

合计

综合大学

工业院校

农业院校

医药院校

师范院校

财经院校

政法院校

其他

1957

229

17

44

28

37

58

5

5

35

1958

791

27

251

96

134

171

12

5

95

1960

128

37

472

180

204

227

25

9

135

1962

610

31

206

69

118

110

17

3

47

A . 超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 B . 推动了教育区域均衡发展 C . 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D . 服从于国家建设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约有人口5.5亿,全国文盲占人口总数的80%。到1978年,青壮年文盲率已经下降到18.5%。1949年全国平均每万人中有大学生2.2人,1978年上升为8.9人。以上现象的变化得益于(    )
A . 义务教育的普及 B . 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C . 希望工程的推动 D .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1953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    )
A . 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B . 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 C . 奠定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 D . 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在谈到学校应如何发展时,邓.小平同志说:“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据此可知,邓.小平强调(    )
A . 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B . 提高国民素质是教育事业的目的 C . 学校教育在新时期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D . 国家应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光绪二十八年《钦定中学堂章程》中明确规定,各中学第1年讲外国上古史,第4年讲外国史法沿革,每周3课时。这是
A . 清政府洋务运动中的重要措施 B . 国家力量推动下教育体制变革 C . 为新思潮萌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D . 中国教育近代化迈出的第一步
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此次教育改革(   )
A . 实现了教育领域拨乱反正 B . 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 C . 践行了“211工程”计划 D . 形成了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
下表为2013—2016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单位:万人)统计表。据此可知,我国(   )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中等职业教育

675

620

601

593

普通高中

823

797

797

803

A . 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B . 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C . 对高校建设力度加大 D . 教育改革放缓和迟滞中等教育发展
进入2010年后,中国高校招聘老师,大都要求应聘者拥有博士学位,在此基础上,会有一些附加条件:是否是“海归”,本科是否是“985”院校。材料反映出我国(    )
A . 新时期学位科技含量下降 B . 新时期高等教育蓬勃发展 C . 高等教育的精英意识增强 D . 国民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了明朝,学校对学生的品性要求,有专门的稽考簿考核,内容有德行、经艺、治事三项,以德行最为重要。所谓德行,就是指孝亲敬长,不犯上作乱。朱元璋曾专门制定针对生员的八条禁例颁布全国执行。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颁布于全国学校的“卧碑”规定:“诸生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康熙时颁行十六条“圣谕”。作为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原则,其中有:“敦孝弟(悌)以重人伦”“笃家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尚节俭以惜财用”“黜异端以崇正学”“明礼让以厚风俗”等等。雍正时又将此再次申述颁行全国,规定每逢岁科考试,生员必须默写一遍。

——据余仕麟《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整理

材料二

民国初年,时人发出“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的呼喊,在各种教育理论、思潮影响之下,人们的德育观念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主要表现为:提倡“人权时代,人人以自由生活为第一义”,建设“平民的道德”,面向全体国民、追求“平民人格”的实现成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理念;从“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出发,主张德育应当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尊重和发挥儿童的道德自主性,“要知道处处有德育的机会,事事有德的意思,正不如到特定的地方去寻求”。这表明人们关于德育模式的主张,渐渐由伦理知识本位转向了社会生活本位。1919年4月,教育部教育调查会提出以“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作为中华民国教育的新宗旨。这些新型的德育观念,对当时的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此后中国的德育思想和实践。

——据郑航《“五四”时期的文化革新与近代德育观念的转变》整理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并说明其时代价值。
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该规定(    )
A .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B . 体现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 C . 使教育事业开始重新走上正轨 D . 便利了国家收回教育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