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 知识点题库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事例是(   )

A . 昭君出塞 B . 唐蕃和亲 C . 迁都洛阳 D . 澶渊之盟

如图所说,唐太宗实践自己言论的措施有(     )

A . 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 . 戒奢从简、轻徭薄赋 C . 仁义为本、慎用刑法 D .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

A . 李渊 B . 李世民 C . 李建成 D . 李元吉
“西藏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为佛教圣地。”这则材料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②唐蕃和亲
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④藏族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占重要地位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③④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贞观政要》卷一),上述材料主要描述了

A . 《唐律》颁布实施的效果 B . 贞观之治的升平景象 C .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推行的影响 D . 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统治基础
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包括   (    )

①重用人才②善于纳谏③完善科举制④轻徭薄赋 ⑤减轻刑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和“舟”是指(  )
A . 大运河和隋炀帝的龙舟 B . 人民群众和封建君主 C . 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 D . 封建暴政和农民起义
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主要活动有:(    )①对佛教等外来宗教“示存异方之教”②在东突厥故地设置羁縻府州,任用突厥首领 ③以宗室女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 ④特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贞观元年,李世民就指出:“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此后还多次指示臣下:“国家法令,惟须简约”,“不可轻出诏令”。“若不常定,则人心多惑,奸诈益生”。……李世民自己先后怒杀大理丞张蕴古和交州都督卢祖尚以后,又再三追悔,自责思虑“不审”,甚至斥责臣僚们不该不加谏阻,以致错杀了人,……因此当时虽然已有“三复奏”,即死刑执行前应向皇帝请示三次的规定,但他认为并没有解决问题,于是再又规定了“五复奏”、即决前一日、二日复奏,执行之日又三复奏的制度。并且规定:“自今门下复理,有据法合死而情可宥者,宜录状奏”。

材料二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论君道》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的法制思想有哪些突出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太宗法制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的影响。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封建盛世时的杰出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二年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八《务农》

材料二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卷192,唐记八,武德九年十二月

材料三  夫圣代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车不饬,衣服无文,士阶不崇,大义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此节俭之德也。

 ──[唐]李世民《帝范·崇俭篇》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唐太宗认为国家和农业的根本分别是什么?为不失国之本、农之本,他主要采取了什么政策?
  2. (2) 材料二中,“上”认为“止盗”的根本出路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唐太宗强调“节俭之德”的根本目的。
  3. (3)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唐太宗个人与“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内在关系。
唐太宗在《帝范》中写道:“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而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这表明晚年的唐太宗(  )

A . 基本上对自己的统治持否定态度 B . 注重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 C . 美化自己并掩饰统治期间的过错 D . 对最高统治地位已无兴趣
《步辇图》描绘了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朝请求通婚的情景,当时是哪个皇帝在位(     )


A . 唐太宗 B . 武则天 C . 唐高宗 D . 唐玄宗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有蛮夷曰道。

                                                                                                                                                                                            ——摘自《汉书》

材料二  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

  2. (2) 根据材料二,列举唐管辖民族地区的举措。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简要指出在处理边疆诸问题上唐与秦的不同之处。

唐太宗认为,隋炀帝“驱天下以从欲,磐万物以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一“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有鉴于此,唐太宗(    )

①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②选贤任能、虚心纳谏

③强立三长、打击豪强            ④用法竟筒、甜定唐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唐太宗在东突厥地区设置羁縻府州。这一制度的特点是(    )
A . 中央政府委派官吏对其进行直接管辖 B . 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可以世袭 C . 以和亲方式确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 . 以军事占领方式进行强制管理
唐太宗自评:“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唐太宗的这段话体现的统治思想是(    )
A . “存百姓” B . 知人善任 C . 济世安民 D . 轻徭薄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