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中国自唐代起就有茶道,下表是对唐代茶事过程的诠释。这反映了当时(    )

泡茶时

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幸握迟速压适中”

待客时

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浓茶意表浓情”

饮茶时

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

A . 道家养生理念的盛行 B . 市民阶层的饮茶文化 C . 儒家思想渗入社会生活 D . 饮茶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柳宗元说“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中的“六合”是什么意思?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其中的“二千年”指的是哪一段二千年?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柳宗元关于秦朝成败得失的基本观点。
  2. (2)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柳宗元和王夫之就郡县制的评说有什么共同点?
  3. (3)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秦朝建立郡县制的历史背景。
自南北朝至唐代后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几度灭佛,史称“三武一宗灭佛”,其主要原因是(   )
A . 佛教盛行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B . 儒家学说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C . 形亡而神不灭观点蛊惑人心 D . 三教并行脱离社会实际需求
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上继承了魏晋的特点,又出现了新的趋向。隋唐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
A . 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 B . 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 . 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 D . 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
下为“虎溪三笑”图,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相携访问在庐山修行的高僧慧远,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送客的慧远不觉间跨越其自我禁足的虎溪,三人因之相视大笑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史实是 (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儒道佛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B . 儒家信仰的理论得到重建 C . 诗歌创作呈现出繁荣局面 D . 绘画体现逼真摹写的风格
北魏时期洛阳城内佛寺众多,有一些对公众开放,百姓蜂拥而至,听说佛法并参加集会。一些寺庙的俗家弟子成立的一些小团体表明了新的自发结社形式的出现。据此可知(    )
A . 市民阶层热心宗教活动 B . 宗教场所为公共生活提供空间 C . 寺庙是我国最早的公共集会场所 D . 坊市隔离在北魏已经破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汉以来至今,儒家思想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汉朝以后,历朝历代四书五经被无数次修订,孔子原作已面目全非。儒学在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朝时发展为程朱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经明朝王阳明又发展为心学。后取得官方地位。现在所说的儒家思想,相当部分来自宋朝的文献。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的影响。

——摘编自盛文林《最经典的国学常识》

材料二

清代汉学发轫于明末清初,是继宋明理学之后产生的一个学术流派。之所以称之为汉学,是指其经学研究与宋学相对而言,主张回溯和尊崇汉代的经说。就其学风和研究方法而言,普遍强调读书,注重实际,倡导以朴实的经学取代空疏的理学,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实精神。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的锋芒指向被历代儒家不断发展了的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儒家学说。运动的倡导者从反对政治专制出发,对思想领域的文化专制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其焦点就是批判三纲五常,反对尊孔复古。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学知识,概括从汉到宋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并说明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汉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新文化运动对儒家学说的批判。
西汉建立后,从刘邦称帝始,到汉武帝即位之初,中经惠、文、景三帝,大约六七十年间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这一做法(   )
A .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 . 反思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C . 反映了抑制王侯势力的意图 D . 缓和了统治集团的矛盾
魏晋之际思想家傅玄提出:“臣闻先王分士农工商以经国制事,各-其业而殊其务。....以丰其食,工以足其用,商贾以通其货,故虽天下之大,兆庶之众,无有一人游手在其闲。分数之法,周备如此。”在此,傅玄强调(   )
A . 农工商并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 . 分民定业保证经济协调发展 C . 发挥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职能 D . 继承和发扬重农抑商的思想
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他强调(   )
A . “心外无理” B . “宇宙便是吾心” C .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 “天地之化日新”
“和谐”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悠久而珍贵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追求,包含了古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哲学思考。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共同追求。

材料一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万物而物归之。若以同

裨同,尽乃弃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摘引自《国语》、《论语》

材料二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1.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和”“同”的基本内涵。从“和而不同”的角度,阐述孔子对完美事物的思考。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结合所学,从“存百姓”的角度,概述唐太宗为医治战争创伤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3.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秦朝郡县制“行其大公”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简述“循天下之公”思想主旨下,王夫之对历代帝王“私天下之心”的揭露。②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分析总结从荀子到董仲舒,再到王夫之的思考与探索。
唐代除开国之君李渊外有19位皇帝,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2人,由大臣拥立的5人,由宦官拥立的9人,特殊事变继位的3人。这种情况说明唐代(   )
A . 统治阶级贪婪腐朽 B . 君相政争异常激烈 C . 阶级矛盾错综复杂 D . 宗法制度受到冲击
有学者分析秦汉时期的社会思潮指出:“外在的宇宙仍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式的概念所表述······并渗透到各个领域,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一解释系统,于是就用它作为理解和处理天地人神一切问题的内在理路,由此衍生出种种知识与技术。”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
A . 汉代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点 B . 天人感应起源于当时社会思潮 C . 儒学独尊地位形成的历史必然 D . 文化专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有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子张受此义,故因三世而推问十世,欲知太平世之后如何也。孔子之道有三统三世,此盖藉三统以明三世,因推三世而及百世也。……人道进化皆有定位,自族制而为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漸立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主而渐为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此为孔子微言,可与《春秋》三世、《礼运》大同之微旨合观,而见神圣及运世之远。

——康有为《论语注》

材料二: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惟自汉武以来,学尚一尊,百家废黜,吾族聪明,因之锢蔽,流毒至今,未之能解;又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斯二者。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不于报章上词而辟之,则人智不张,国力浸削,吾恐其敝将只有孔子而无中国也。即以国粹论,旧说九流并美,倘尚一尊,不独神州学术,不放光辉,即孔学亦以独尊之故,而日形衰落也。

——陈独秀《通信》(《新青年》第2卷6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思想与儒学的关系,该思想有何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对儒学的态度,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儒学持不同态度的原因。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这些学派分别是(   )
A . 道、法、儒、墨 B . 道、儒、法、墨 C . 法、墨、道、儒 D . 道、法、墨、儒
东汉末年,名教虚伪,玄学兴起。玄学家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在理学兴起前,许多士大夫醉心于此。魏晋玄学出现的背景是(  )
A . 儒家学说一度失去正统地位 B . 九品中正制重视德行才能 C . 老庄学说的思辨性受到重视 D . 门阀政治受到了冲击挑战
《唐六典》规定:“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个;九十,给二人;百岁,给三人。”政府还规定,除“十恶”之外,家有80岁以上亲人及笃疾,据《令》应侍养者,申报刑部,听候处分,可以暂缓流刑,以充侍养,待亲人终周年后,方押送流放之地。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    )
A .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B . 法律政策执行灵活 C . 社会经济发展繁荣 D . 崇儒尊孔治国理念
南北朝时期多种画风在莫高窟的壁画和造像之中并行,佛陀形象在承续西域,印度之风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原之风。隋文帝提出“雕刻灵相,图写真容”的著名观点,唐代原本高高在上,庄严的印度佛尊也演变为善于雄辩的士族文人菩萨。这主要反映出(   )
A . 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在民众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B . 佛陀形象从南北朝至隋唐的演变,呈现出世俗化特征 C . 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华文化产生了两面性的影响 D . 佛教逐步本土化,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发展和升华
沙门拜君,是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何题。

沙门是出家人的通称,自东晋起,在沙门是否拜君问题上。几方势力反复拉扯。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四月十五日,唐高宗下达敕旨“君亲之义,在三之训为重;爱敬之道,凡百之行收先……今欲令道士女官僧尼,于君、皇后及皇太子、其父母所致拜”五月十五日,朝廷集议沙门礼拜君亲问题。六月五日大臣上报议状统计结果:主张沙门等出家人致拜君亲354人,主张沙门等不拜君亲的有539人;六月八日皇帝下达诏书“初令道士、女冠、僧、尼等,并尽礼致拜其父母。”

——摘引自孟宪实(皇帝制度的另一面——以高宗龙朔二年的两道制敕为中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沙门拜君”反映出当时社会怎样的状况。

东晋道士葛洪认为,求仙须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只修习方术,则不得长生;没有积满善事,即便口服仙药也无益处。这一观点(   )
A . 推动道教融入世俗生活 B . 体现儒道兼容的特点 C . 改变了道教的根本教义 D . 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