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知识点题库

据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记载:“泰西近欧论,皆言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表明康有为

A . 拥护清政府的统治 B .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C . 改革军机处 D . 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三权分立
下列有关戊戌变法文化教育方面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废除科举制 B . 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生 C . 京师设立大学堂 D . 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
与同时期的中国相比,日本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

A . 天皇拥有实权 B . 资本主义发展充分 C . 武装倒幕成功 D . 民族危机没有中国严重
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①中体西用②维新变法③救亡图存④民主与科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其进步性在于(  )

①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②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使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传播               ④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A . 烈士精神 B . 种族成见 C . 浪漫性格 D . 厌世心态
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看其形式,则殊多缺点……看其精神,则纯以国民公利、公益为主,务在养一国之才,更一国之政,采一国之意,办一国之事,盖立国之大原,于是乎在。精神既立,则形成随之而进,虽有不备,不忧其后之不改良也,此戊戌维新之真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的缺点是仅学西方一国 B . 梁启超放弃君主立宪主张,主张民主共和制 C . 梁启超准备掀起新文化运动,推动国民觉悟 D . 梁启超肯定了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二,趋向乃定”。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 (1)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

  2. (2)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三次改革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3. (3) 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材料 中英重大改革

晚清政治改革

英国议会改革

1、1898年戊戌变法: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2、1898年戊戌政变后,政改措施均被废弃;

3、1901年1月29日,正式颁布新政上谕。

4、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5、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姓立宪”。

6、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

7、1911年,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制,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

1、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对法案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分给了52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

2、1872年,通过投票法案;

3、1883年,公布《取缔选举舞弊法》;

4、1884年,颁布《人民代表法》,将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选民总数增加了一倍,达到450万人;

5、1918年,法案授予年满30岁的妇女选举权;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击败中国引起了年轻的光绪皇帝的注意,他意识到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统称为“百日维新”的改革法令.它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了以欧洲的学风为基础的新学校,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新的由应征者组成的军队.这些措施始终停在纸上,因为军队支持始终维护旧秩序的皇太后.这时,他废除了年轻的皇帝,宣布由她自己摄政;废除了所有的改革法令,杀害了六位维新派领导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概括出“百日维新”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强学会成立后不久,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相继加入,这说明(    )

A . 强学会为研究儒学的团体 B . 张之洞等人与顽固派决裂 C . 各省督抚赞成维新变法 D . 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扩大
转折点成为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代名词。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被称为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改革人物

改革任务

历史地位

证据理由

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明治天皇


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光绪帝


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法明义第一章也


“儒教之所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持有此主张的是 (  )

A . 李贽 B . 林则徐 C . 张之洞 D . 梁启超
留学生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留学生享受唐政府的优待。为了照顾外国和其他民族的学生,特设宾贡科,考中者称宾贡进士。宾贡进士以新罗、大食、渤海等国的留学生为多。宾贡进士在唐朝可入仕做官,如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十八岁考中进士,后在唐淮南节度使军中任职。各国入唐学生对国际交往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在长安招聘人才,交结其他国家使节,搜集或出资购买书籍,特别是他们将学习、了解的唐文化与典章制度传播于各国,从而更增加了盛唐气象的国际色彩。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二  玻利瓦尔在书信中写道:“我被送到欧洲学习。……我研究过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人。”玻利瓦尔研究者比拉认为:“近代法国作家和哲学家的作品给了他以最坚实的文化知识。孟德斯鸠的作品主要给玻利瓦尔以思想上的启迪,而卢梭的著作则引起他感情上的共鸣。”玻利瓦尔访问意大利期间,到蒙特萨克罗远足,想到罗马的光辉和贫困,激动得脸色骤变,宣誓要为美洲的独立献身。可以说,这就是解放者诞生的时刻。

——摘编自[委内瑞拉]奥古斯托·米哈雷斯《解放者》

材料三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东渡日本,重新探索救国真理。1901年,邹容离开重庆前往日本。到日本后,邹容一面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如《民约论》、《法国革命史》等书;一面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在日本期间,他还写成《革命军》一书初稿,回国后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出版。章太炎为之作序,称许《革命军》为“义师先声”。

                                   ——摘编自周勇主编《重庆通史》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入唐留学生增加唐朝国际色彩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罗在教育和科技方面受到唐朝哪些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玻利瓦尔的思想来源和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玻利瓦尔作为“解放者”的巨大贡献。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邹容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邹容等留学生所传播的革命思想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4. (4) 简要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应如何发挥留学生归国人才的积极作用。

1876年,李鸿章与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辩论,他认为日本人以西装换掉古老民族服装是不敬祖先。森有礼却说:“如果我们的祖先还活着,他们无疑会做我们全部做过的事……大约一千年前,他们改穿中国服,因为他们发现中国服比自己原来的穿着要好。”这次辩论(  )

A .   展现了日本对中国传统服装的认可 B . 说明两国对传统服装认识没有差异 C . 反映了李鸿章支持变革的积极心态 D . 反映了两国改革者不同的变革取向
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和全国规模的影响。对材料中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

A . 人民开始反思民族文化缺陷 B . 改变了人民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C . 实现了救亡图存的政治目标 D . 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1903年10月,梁启超自新大陆回国后绝口不再倡言革命,因为“共和国民应有之资格,我同胞虽一不具”;如欲强制推行共和政体,其结果将不堪设想乃将不得幸福而得乱亡,不得自由而得专制”。同时,在政治上则不遗余力的提倡缓进。这主要反映了梁启超(    )

A . 认识到欲“兴民权”必须先培养“新民” B . 政治目标模糊学说反复善变 C . 认为维新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D . 从主张排满革命转向保守妥协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 (2)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政治的变革,政治的变革也同样会促动经济的变迁。中国民族工业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夹缝中,饱受压抑之苦的资产阶级渴望政治革命带来“产业革命”。辛亥革命的胜利不仅使“当时人们特别感到解放的欢欣”,以为发展实业的最佳“运会”到来了,而且确曾为资产阶级发展实业提供了封建专制政体下所不可能有的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试以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 (2)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