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2)辛亥革命是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在政治和思想上获得了一些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内纷纷成立了很多实业集团,使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了。
(4)辛亥革命虽然成功的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可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失败了。但辛亥革命同时也证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走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题库

每一代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长征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以后两千多年发生的多次“革命”(从陈胜、项羽、刘邦到朱元璋、李自成),导致改朝换代、政策调整,却未能改变宗法社会、专制帝制的基本面。……辛亥革命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为社会进步严重障碍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

——冯天瑜《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渊源》

材料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标志

终止时间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德国突袭波兰

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德国入侵苏联

1945年5月8日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

珍珠港事件

1945年9月2日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45年9月2日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8日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

1945年9月2日

材料三: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诚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习.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秦以后两千多年发生的多次‘革命’”的局限,简要概括辛亥革命“垂之青史”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中国人民承担的历史使命。
  3. (3)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建国以来,中国人民“长征”的目标有何发展?综上所述,指出近代以来“长征路”的本质含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山海经》记载,炎帝为南方之神,蚩尤为九黎的部落酋长,盘古、伏羲的故事为汉族、羌族和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共有的神话。黄帝被认为是其他四帝的祖先,《五帝本纪》中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战国时期,七国的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拓跋珪在其昭文中说:“夫刘(邦)承尧统,旷世积德……《春秋》之义,大一统之美,吴、楚僭号,久加诛绝,君子贱其伪名,比之尘垢”。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曾下令改变鲜卑族的风俗习惯、服装和语言,奖鲜卑贵族与汉族的士族通婚,改汉姓,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等。

——据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自发联合,一方面是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分裂阴谋、保卫祖国的统一与边疆完整,同时也逐步深入,从不同层次上寻求将古代中国转化为现代中国的强国之道。辛亥革命以后,贯彻“五族共和”原则,但还未能真正反映中国近代民族问题的根本实质。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了“民族主义”:一则是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一则是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还提出了“少数民族”的概念。1937年,共.产.党倡议和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阐明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必须广泛团结各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1938年以后,又逐渐明确,在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解放的过程中与获得独立解放以后,建立和完善在统一中国实行各少数民族的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道路。

——据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内涵,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郑孝胥日记》记载:清帝颁布退位诏之夕“闻爆竹声甚繁,于是乎大清二百六十八年至此夕而毕,此日堪称中国历史上至关紧要的一天。”该事件的意义是(    )
A . 促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B . 标志着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C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 . 推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B .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 . 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 . 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辛亥革命后,由知识分子和商业贤达掌控下的中国报刊大量介绍各国变政史、革命史以启发民智,呼吁改革;用英雄人物事迹鼓舞民众,以报刊策动舆论。影响社会。实现近代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抱负。这说明当时的报刊(   )
A . 体现出经世致用思想 B . 以宣传革命思想和共和理念为宗旨 C . 致力于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D . 把批评和监督政府作为职责所在
从1912年1月至1915年12月,全国各省区新成立的各种民间经济实业团体共有107个。这些实业团体以“振兴实业”、“富强国家”为宗旨。这反映了此时期(   )
A . 轻工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B . 民国政府对经济立法的重视 C . 形成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环境 D . 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
钱穆在讨论中国政治变迁得失时说:“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他意在强调(   )
A . 必须辩证看待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 . 变法和革命缺乏必要性 C . 引入根植于文化传统的制度才有效 D . 中国政治变迁失大于得‘
学者费正清说: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
A . 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 .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C . 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 . 共和制缺深厚的民主基础
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益于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选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及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此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2. (2) 根据材料三概括雅典政治制度演变的历程及雅典“政治自由化”原因。
  3. (3)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的理解。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新旧两个时期,体现了中国人前赴后继地救亡图存。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 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 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 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 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 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 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 抢手。   

——摘编自徐 兆玮《棣秋馆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 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材三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九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 的两件大事。……民贫国弱的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铁肩担道义,继承中山先生革命 遗愿,且升华之,殚精竭虑,万死不辞,致力于中华之独立,民族之复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奋进前行。

  1. (1) 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2. (2) 归纳材料二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 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确定、革命道路的探寻角度, 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
三民主义实践的表现有(   )

①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③
下图漫画发表于1912年上海《民权画报》。该漫画可用于说明(   )

A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统治 C .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 D .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侪今日,处共和政体之下,追忆十年以前,……虽国势之颠危、民情之锢敝,犹不免为五十步百步之观,未能逾十年小变之常例。而五千年来专制帝王之局,于此十年中为一大结束;今后亿万斯年之中华民国,乃于此时开幕。则非十年以来之小变,实五千年以。来之大变,而不可以常例论矣。

——杜亚泉《十年以来中国政治通览》

材料二:由一群北大教授领导的新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它是一场自觉的、提倡用民众使用的活的语言创作的新文学取代用旧语言创作的古文学的运动。其次,它是一场自觉地反对传统文化中诸多观念、制度的运动。它是一场理性对传统,自由对权威,张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压制生命和人的价值的运动。最后,这场运动是由力图用现代新的、历史的批判与探索的现代历史方法论去研究他们的文化遗产的人领导的。

——摘编自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1. (1) 根据材料一,从政治体制转型的角度概括“五千年以来之大变”的含义。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没能根本改变“国势之颠危、民情之锢敝”的具体表现。
  2. (2) 有人将“中国的文艺复兴”视为对辛亥革命的“思想补课”。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名称。结合所学,从思想解放角度分析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的积极影响。
如表是对辛亥革命的不同评述,据此可知(    )

袁世凯身边的唐在礼说:“我们同僚中很多人知'共和',但是这个共和怎样共法,怎样建立新局面,新局面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

吴长翼编《八十三天皇帝梦》

(南京的下层人士)“通常谈到孙文博士是新皇帝,他们不了解总统这个门名词,认为它不过是更高头衔的一个委婉的说法。”

胡滨译《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

“在这样的国家里,是否能够突然用一个同东方概念和传统格格不入的共和国政府形式,来代替君主政体?”

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社论

A . 辛亥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B . 袁世凯准备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C . 英国人的评述最为可信 D . 广大人民群众不支持中华民国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孙中山作为革命运动的带头人,注重引导人民与中世纪的野蛮诀别,自觉努力学习西方。但他对传统文化的离异,丝毫也不意味着对于祖国的背弃。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孙中山宣布:“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旧有文化而融贯之。”经历“二次革命”、护法失败等挫折后,孙中山深切地感受到传统的巨大惰力,认为应该加以改良,以求为今天所用。也认识到对中国固有文明要加以具体分析,不可笼统判定优劣。不仅如此,孙中山在晚年还认为列宁主义“即孔子之所谓大同也”,提出“受屈人民当联合受屈人民以排横暴”,将传统文化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容,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彩。

——摘编自章开沅《从离异到回归——孙中山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 (1) 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历程。
从武昌起义爆发到1913年底,全国各地新成立的民间社团近700个,有政治类312个、联谊类79个,实业类72个,公益类53个,学术类52个,教育类28个,慈善类20个等。当时社团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B . 民众民主意识的觉醒 C . 《中华民国约法》颁布 D .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1920年9月16 日,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中国“要经俄国现在所用的方法,无产阶级专政乃是唯一无二的方法,舍此无方法”。1921年1月21 日,毛.泽东回信说“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这表明在他们看来中国(   )
A . 要走俄国式城市中心暴动的道路 B .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 C . 应当开辟有本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 . 无产阶级是取得胜利的核心力量
下表是民国时期的小学教材“修身课”的目录(部分),这反映了当时的教育(    )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自重

改过

去伪

立志

御辱

恒心

坚忍

名誉

知耻

谦虚

A . 重视开阔国际视野 B . 重点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C . 忽视社会公德教育 D . 重视继承优秀精神遗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初,清王朝推行新政,实行教育改革;与此同时,留学教育逐渐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形成,促使教育救国思潮得以发展。这一时期,《杭州白话报》、《教育世界》、《科学世界》等各种报刊上宣传教育救国的文章连篇累牍,使之成为又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工商界不乏强调教育之重要性,并宣传教育救国理念的有识之士,为此,不少地区的商会都曾创办新式商业补习学校,还设立了初等小学堂。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二:梁启超是现代爱国主义最具代表性人物,是近代系统阐发爱国论第一人。梁启超最终形成并明确地提出爱国主义的思想主张是在1899年2月发表的长文《爱国论》。“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1902年,梁启超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一文中指出,“近数百年来,欧洲民族主义发生,民族主义者,实制造近世国家之原动力。”同年,在《新民说》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当务之急,就是“民族建国问题而已”,即建立一个民族民主的现代国家。一战后游欧归来的梁启超,为了避免西方业已出现的弊端,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既要求对中国传统的旧思想求解放,又强调必须打破对西方现代思想的迷信,号召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受五四运动和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影响,梁启超指出“质而言之,从国民全体下工夫,才是真爱国,才是救国的不二法门。”

——摘编自郑师渠《梁启超的爱国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中国教育救国思潮发展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据统计,自武昌起义成功至1913年年底,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公益团体。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国家的行政建设,几乎都或多或少地有这些团体的踪迹。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
A . 传统伦理观念崩溃 B .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 . 政策环境相对宽松 D .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