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知识点题库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二十世纪末,我国第一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外电评沦:“这是中国第三代党中央核心人物关于未来治国方略和政治走向上的一个公开宣示。”将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的会议是( )

A . 一届全国人大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D . 中共十六大
最近一知名律师出席某电视访谈节目,讲到他在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后,接触的第一个案例是一名陕北的农村妇女将长期对其进行虐待的丈夫告上法庭,最后其夫被绳之以法。下列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

③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③④ D . ①③
“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法律文件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 . 《行政诉讼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粮票等票据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经过多年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已经走向民主模式。反映这一模式的制度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村民自治制度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 ①②④ B .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这一治国方略写进宪法是在(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全国人大五届五中全会 C . 中共十五大 D . 全国人大九届二中全会
香港回归近二十年,依然充满荣景、动感、祥和,依然是璀璨耀眼的东方明珠,依然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国际大都会。中央政府在香港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有(    )

①“一国两制”

②“港人治港”

③“民族自决”

④“高度自治”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香港大公报在2008年3月18日说:从1988年黄顺兴代表投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史以来第一张反对票,到如今一些决议表决中出现的500多张反对票和100多张弃权票,20年间,人大代表们用选票表达意愿的能力日趋提高,民众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表明中国政治建设(    )
A . 民主政治观念的萌发 B . 依法治国的实践效果明显 C . 民主权利的扩大 D . 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此种场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实施了(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
A . 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B . 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C . 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D . 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下列属于中国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是(    )
A . 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 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C .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经了四次修正。其中1999年宪法修正案新增了(    )
A . 人民民主 B . 多党合作 C . 民族区域自治 D . 依法治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观察中国》

  1.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民治”建立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2. (2) 材料二反映了哪个时期的情况?它对政治建设有何危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为了避免材料二的悲剧,是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直接体现在(    )
A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实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 . 提出实施“一国两制”方针 D .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制度建设有利于保障政权的稳定,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二: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还有的地方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在选举中获得法定的当选票数时,即为正式当选。

——人教版教材高中历史必修Ⅰ

  1. (1) 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2. (2) 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
  3.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保证民主防止袁世凯专权的?
  4. (4) 依据材料四,建国初期依据宪法确立的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新时期以来为进一步健全民主政治,有何重大的发展?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82年宪法的创制过程,实际上伴随着一次较为全面的宪政改革。1978年宪法虽然也体现了一些宪政的要求,但宪政要素严重残缺。以1954年宪法为主要参照,全面修改1978年宪法,一些十分重要的宪政原则或要素被较为系统地贯彻到了八二宪法的文本中,其中包括:宪法在中国整个行为规范体系中的至上性、违宪必究;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充实保障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官员的批评权等基本权利;取消公民必须拥护中共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等不合理义务;完善代议民主制即人大制度;重新确定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等属于司法独立范畴的要求;将军队领导体制纳入宪法;规定办理刑事案件有关国家机关间相互制约,部分打破了社会主义宪法不敢规定相互制约的禁忌。

——童之伟《八二宪法与宪政》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82宪法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2宪法创制的历史意义。
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    )
A . 体现对人文主义的一贯追求 B . 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C . 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 D . 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
据统计,改革开放之后,“政治发展、政治文化、民主政治、政治参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制度”等关键词获得中国政治学者较多的关注。近年来,“社会治理、执政能力、执政党建设、法治政府、政府治理、政府创新、政府能力、国家治理、协商政治、基层党建、基层民主、基层自治”等关键词被引用频次较高。这表明(   )
A .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臻于成熟 B .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成效显著 C . 政治研究密切关注重大现实问题 D .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部法律的颁布表明,我国(    )
A . 开始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C . 继续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