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知识点题库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50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通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

A . 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B . 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 C . 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 D . 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
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

A . 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B . 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C . 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 . 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

A . 新政协的召开 B .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实行基层民主选举 D . 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七十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A . 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 . 都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 C . 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 D . 都表明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 . 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 . 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 . 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 . 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新中国建立后,标志着“依法治国”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政治目标的会议是(    )

A .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B .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C . 中共十五大 D .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政治文明在人类文明中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东西方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材料二: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未为创造平等而操心。他们也没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就坐享民族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7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和施政方法。所以,美国人从未为创造一个政府而担忧。……当一个美国人在考虑政府建设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材料三: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建国以来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的?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实现“民主增量”的主要表现。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

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 . 南方谈话与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 B .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 .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 重新启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指出票证制优缺点?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在这里开始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

“这里”是指 (  )

A . 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 . 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8条规定,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投资;1988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确认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1993年修正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取代“计划经济”和“国营企业”。材料反映(  )

A .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 . 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C . 改革成果得到法律确认 D . 政府不再参与企业经营.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深刻地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荡,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为此,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是在(    )
A . 中共笫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笫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中共笫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    )
A .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 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 C .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 . 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建国初期相比,突出的发展体现在(  )
A . 拓展政治协商制度 B . 恢复根本政治制度 C . 发展民族区域自治 D .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据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和城市已进行了6次以上的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B . 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 C . 体现了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 D . 创造性地发展了村民选举制度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
A . 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B . 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 . 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D . 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吉林省西部的新平村是一个普通的小村,随着春耕的到来,除到处忙着晒种子、收拾农具的农民外,村里早晚串门的多了,外出打工和走亲戚的也都回来了……原来,这个村正在迎接第一次“海选”村干部的到来。材料内容不能反映(    )
A . 基层民主得到进一步发展 B . 中国普通农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加强 C . 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成为广大农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D . 农民生活富裕,邻里关系融洽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深入不下去。”为此,国家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的新尝试是(    )
A . 恢复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B . 加强立法,完善国家立法体系 C . 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 . 平反冤假错案,重塑法律尊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措施有(    )
A . 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B . 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 . 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D . 相继出台了《选举法》等各种法律法规
以下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新中国成立后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B . 1954年宪法的颁布,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C . “文革”期间虽然全国处于大动乱,但法制建设还是取得很大成就 D . 我国现行的宪法是1999年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