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知识点题库

在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了香港政府权力交接仪式。这说明

A . 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 . 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 . 英国王室可以替代内阁和首相 D . 英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右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 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重要文献是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体确立的标志。这部重要文献是(  )

A . 英国的《大宪章》 B . 英国的《权利法案》 C . 法国的《人权宣言》 D . 美国的1787年宪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其根本原因是(    )

A . 有着共同的政治目的   B . 有着相同的经济利益 C . 都具有保守性   D . 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均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

A . 实行民主选举 B . 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 . 君主无实权 D . 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权利法案》是英国宪政史上的重要文献。其内容不包括(  )。
A . 列举了詹姆士一世破坏宪政的行为 B . 禁止国王在和平时期招募常备军 C . 强调征税权属于议会 D . 规定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英国1701年通过的某法案中有这样一条规定:法官的任免应由议会决定,被议会定了罪的人国王不得任意赦免。这一条款宣示了(    )

A . 国王失去了所有权力 B . 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C .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D . 君权神授原则打破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贫富差距悬殊,贵族宫殿式的庄园与农人破败的茅屋、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与失业工人绝望的挣扎相互映照。保守党前首相狄斯雷利(1804-1881年)说,“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此后,英国走向了(    )

A . 资本主义制度完善 B . 社会阶层尖锐对立 C . 工人运动日益失控 D . 自由主义政策退潮
1784年,英国首相庇特试图通过改革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专权倾向抬头,而当时有不少议员被国王收买,庇特下令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议会,他的改革得到新议会的大力支持,庇特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这一现象表明(    )

A . 英国责任内阁体制的出现 B . 首相取代国王掌握行政权 C . 行政制衡立法的机制形成 D . 国王丧失对立法权的控制
英国的“光荣革命”致使议会迎立的国王是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之所以选择他们,是因为威廉和玛丽保护国民的权利。这说明(    )

A . 国王已经成为民主的维护者 B . 英国新宪法限制了国王权力 C . 英国国王失去了最高行政权 D . 英国两院可以完全掌控国王
【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根据习惯的做法,文官历来由有权势的家族或人物举荐和任命,直到1854年,文官制度仍然是带有封建性质的政治恩宠制下的副产品。1854年,在财政大巨格莱斯顿的要求下,财政部的两位官员诺思科特和屈维廉拟就了著名的《诺思科特一屈维廉报告》,提出了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

①文官的遴选实行公开考试制度;

②文官不能有政治偏向,不能有党派色彩;

③文官的晋升依据工作实绩,而非资历,高级文官从文官内部提拔产生,停止从外部任命的做法;

④文官的工作和服务实行统一的标准和做法;

⑤文官按工作性质分为智能类和体力类(即白领和蓝领)。

1855年,文官委员会成立,开始招募文官考试,这表明文官改革正式启动。1859年颁布的《退休金法案》时文官的资格作了具体的规定;只有持有文官委员会颁发的证书的文官,才有资格领取文官退休金。1870年,文官委员会指示在获得本部大臣同意的部(内政部和外交部除外)实施面向社会的文官招考。

——摘编自海兴明《英国文官制度及其改革》

  1. (1) 根据材料,概括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的特征。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改革的意义。

“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    )
A . 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发生了变化 B . 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权 C . 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互换位置且发生质变 D . 革命只改形式未变本质
英国有一句格言“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监督,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 .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 市民的整体素质 D . 革命的彻底性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    )
A . 君主立宪制 B .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 1832年议会改革 D . 责任内阁制
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18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二:《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第一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第四章 法国大革命

第五章 法兰西第一帝国维也纳会议

第二编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第三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 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 (1) 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2. (2) 据材料二,指出两本著作对英国革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认识。
  3. (3) 依据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
下表内容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史实的推论。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

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B

178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法国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C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

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原则

D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

德国继承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A . A         B . B         C . C         D . D
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水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
A .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 B . “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 C . 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 D . 新兴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
下列关于近代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②沃波尔实际上成为第一位首相

③内阁是王权专制的工具

④内阁其实是对议会负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7 世纪上半叶,英国商人曾抱怨说:“我们丧失了最漂亮的姑娘——对外贸易”,为了把失去的“漂亮姑娘”夺回来,克伦威尔采取的措施有(   )

①颁布《航海条例》    ②与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

③领导三次英荷战争    ④将印度完全变为英国殖民地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第一次议会改革前英国内阁集体辞职的典型先例发生在1782年,但它毕竟是一次例外。从1783年小皮特第一次组阁到1830年格雷上台之间,没有一届内阁是因在下院中就立法或征税等重大问题遭到挫折而集体辞职的。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前(   )
A . 工业资产阶级还未崛起 B . 责任制内阁仍不太成熟 C . 内阁专横现象比较突出 D . 政府工作得到社会承认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了上议院对下议院议员的提名权。《1911年国会法案》又剥夺上议院驳回下议院大多数法案的权力,只保留了拖延通过的权利。这说明英国(    )
A .   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B . 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C . 议会两院之间相互制衡 D . 贵族丧失了政治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