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知识点题库

导致图6(出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1980年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是

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了农村的改革
②中国实行“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③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加速发展战略”陷于困境
④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图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造成20世纪50年代末两国粮食产量状况的相同因素是 (   )

A . 政策指导的失误 B . 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C . 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 D . 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5年起,苏联的农业形势有所好转,粮食供应不足情况得到改善,其原因包括
①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扩大②农业税削减,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
③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       ④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集体农庄进行改革;“文革”结束后,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两种措施都(  )
A . 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B .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 . 一定程度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D . 具有领先世界的特殊地位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
A . 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 . 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 .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D .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  )
A . 突破了旧体制的弊端 B .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C . 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 D . 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
1935年,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苏联。在日记中,罗曼·罗兰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出于对苏联的热爱罗曼·罗兰决定将这本日记在50年后再发表,他不想因为这本书造成对苏联的哪怕一点点伤害,他认为五十年后,苏联一定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你认为五十年后的苏联是否解决了像罗曼.罗兰所希望的那样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    )

A .  没有解决。“斯大林模式”一直被坚持 B . 已经解决。通过改革“斯大林模式”被改变 C . 没有解决。改革始终没有跳出“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 . 已经解决。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
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

A .  是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再现 B . 反映出苏联效仿西方实行市场经济 C . 说明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D . 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阅读并分析下表,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1951—1960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苏联官方统计

10.1

6.5

7.8

5.7

4.4

3.5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

5.6

1.9

5.1

3.0

2.3

0.6

麦迪森的估计

5.2

4.8

4.8

2.9

1.8

1.7

苏联学者的估计

7.2

4.4

4.1

3.2

1.0

0.6

A . 苏联的官方统计数据无参考价值 B . 六十年代的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 . 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D . 七八十年代苏联经济进入衰退期
一五期间,苏联利用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之机,从西方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二五期间,政府则注意大力发展本国机器制造业,到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苏联需求量的0.9%。这一变化表明苏联(    )

A . 自主工业生产能力的迅速增强 B . 调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 承受了西方更大经济封锁压力 D . 逐渐陷入计划经济体制的困境
俄国历史专家曾言:“在一些年份里,用于军事准备的开支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25%~30%,没有任何人能像军国主义化那样吞没一切,给经济造成了如此严重的破坏,这是在人民面前犯下的罪行。”作者旨在批判(    )

A . 美苏争霸导致苏联的经济衰退 B .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经济政策 C . 苏联对外扩张的大国沙文主义 D . 军费开支巨大造成民生的凋敝
1962年11月,苏共中央决定改组党的领导机构,在地方取消统一的党委会,分别设立领导工业生产的党委会和领导农业生产的党委会,两个党委会互相独立,互不隶属。该措施(    )

A . 冲击了高度集中经济体制 B . 削弱了苏共对经济的领导 C . 造成了工农业生产的混乱 D . 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说:“改革就意味着坚决果断地破除已形成的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西,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这主要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 . 将以政治改革为突破口 B . 将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 C . 试图利用市场调节经济 D . 宏观决策出现重大失误

下面二幅漫画反映了俄国历史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列宁清理地球的垃圾

图2戈尔巴乔夫的困惑

  1. (1) 图1反映了什么事件?指出其意义。

  2. (2) 图2反映了什么事件?指出导致该事件发生的政治原因。

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其赫鲁晓夫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 . 促进农业的发展 B . 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 . 援助集体农庄 D . 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苏联长期是谷物净出口国,但自1972年起,除灾年从西方进口大量谷物外,正常年景也需进口相当数量的谷物,为此每年都要支付大量外汇和黄金。与此同时,苏联继续向东欧和古巴、蒙古提供大量粮食援助。据此可知(    )
A . 西方的滞胀危机迅速波及世界 B . 苏联的发展模式亟需转型 C . 苏联已无力维系社会主义阵营 D . 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到打击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   )
A .  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B .  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 C .  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D .  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   )
A . 经济体制改革 B . 政治体制改革 C . 文化制度改革 D . 福利制度改革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采取了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这些政策(   )
A .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框架 B . 动摇农村公有制经济基础 C .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D . 说明当时改革重点在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