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知识点题库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当政时的政策相比(    )

A . 都引起了当时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B . 都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 C . 都否定了十月革命 D . 都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
戈尔巴乔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见图3)——封面

主题词是:“Starting Over”(重新开始)。此图透露的信息是(  )

A . 试图说明战后美苏争霸结束 B . 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质疑 C . 借用媒体宣传图谋思想渗透 D . 旨在消除意识形态的矛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欧洲福利国家建设开始起步,20世纪初美国也出现限制垄断自由发展的进步运动,但是,整个社会仍然以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为根本,社会平等被忽视,结果,不仅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面对如此深刻的危机,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罗斯福和凯恩斯等人,提出了拯救和改造资本主义的措施和思想,这就出现了20世纪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调整——罗斯福新政,“新政”颁布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罗斯福在演说中,把传统的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重要修正。……国家通过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限定被雇佣者的

最低工资,承认工人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社会立法。

                                                                                                                                                                          ——摘编自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

材料二  1987年6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全新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主要是:企业将从单纯的计划执行单位变成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企业拥有相应的权力,也承担相应的责任,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取消指令性计划制度,打破单一的计划调节格局,充分发挥商品货币关系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调节作用;企业摆脱对上级主管机关的行政依附,国家对企业的活动从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即从下达指令性计划任务的直接干预转为靠协调经济利益加以引导;国家应用各种经济杠杆管理各种利益和通过各种利益进行管理。…由于困难重重,经济改革难以奏效。

                                                                                                                                                                       ——摘编自许新等《超级大国的崩溃》

  1. (1) 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修正“盛行的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 (2) 材料二中,苏共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3. (3) 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

赫鲁晓夫逐步改革农民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并于1958年最终取消了这一制度,新方法规定由国家用统一的办法向集体农庄收购农副产品。这一做法(    )

A . 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 . 考虑了苏联经济发展实际 C . 为工业提供更多资金 D . 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了新的《苏共纲领》,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兴趣”。这些措施(   )

A .   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要内容      B . 埋下了苏联解体的隐患 C .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   D . 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
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 都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 . 都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D . 都是对苏联生产关系的调整
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

A . 斯大林 B . 赫鲁晓夫 C . 勃列日涅夫 D . 戈尔巴乔夫
1984~1986年苏联农产品年均增产速度为2.6%,1987~1989年下降为1.5%;1986~1989年,年均进口粮食3430万吨;另外,肉、糖、黄油、土豆和水果等的进口量也日益增加。据此可推知,苏联( )

A . 重工业的增长过快 B . 国产粮食用于工业 C . 经济结构持续恶化 D . 农民生产积极性低
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政治方面,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一方面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了严密的检察制度。1931年通过了《工农检查处问题的决议案》,规定工农检查处有权对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监督。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工农检察部组织条例》,规定从中央到省、县、区政府机关都要设工农检察部。1934年初,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率先在中央各机关发动群众检举活动。……通过检察制度的建设,保证了苏维埃政权的廉政自律,为土地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据陈志杰《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廉政制度建设》

材料三: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监督制度的不断缺失,苏联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赫鲁晓夫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不经过集体讨论,就擅自决定重大事项。此时地方官员掌控的物质资源日渐增多,以权谋私的空间也被扩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合作,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己的家产。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第一书记后,同样注重专权,他上台后曾自我得意地对身边人说过:“我就是沙皇。”同时,一部分干部公然地以权谋私,把自己领导的企业、农庄当作资本,从事半合法的和非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大量利润。

——摘编自李华《苏共党内监督机制缺失的严重后果及现实启迪》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检察制度采取的措施。分析指 出这些措施实行的积极意义。

  3. (3) 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的政治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最终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4. (4)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管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监察“独立”而又不“独裁”?

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1970年的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由1961—1965年间的6.1%增加到1966—1970年间的7.7%。这一现象的出现(    )

A . 使苏联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B . 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C . 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D . 有利于苏联改变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认为:“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2011年为42%,2013年为31%。这说明(    )

A . 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B . 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 C . 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 D . 认识角度会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这一措施(    )

A . 仍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B . 成为使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的重要因素 C . 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要内容 D . 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的“八五”计划顺利完成,但随后经济增长率停滞和下降,“九五”“十五”计划均未完成。导致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

A . 改革措施过于激进 B . 没有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 C . 世界经济危机影响 D . 个体生产束缚了农业发展
1958年至1959年间,苏联集体农庄购置的拖拉机及各种设备的总值达到了320亿卢布,约有100万技术人员转到了集体农庄,使得集体农庄摆脱了机器拖拉机站的控制,有了自主经营的权利,能够根据自身的力量来使用各种机器和技术力量。这项改革(    )
A . 打破了斯大林模式 B . 发挥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 .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D . 确立了与美争霸的优势地位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认为,苏联工业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基于工业部门内部的积累机制,而是运用行政力量以“剪刀差”等方式从农业中“抽取”剩余投入工业的结果。这一模式(    )
A . 客观上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 B . 吸取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经验 C . 推动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D . 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重点放在调整管理的组织形式上,把过去主要由部门管理工业变为主要由地区管理工业,把部门的“条条”管理变成了地区的“块块”管理。如此,改革带来的效果是(    )
A . 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B . 放松了对企业的行政控制 C . 增强了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D . 拉动了农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1973—1982年,苏联农业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中一直占27%左右,农业投资数额在世界大国中居首位。这说明当时苏联(    )
A . 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中心 B . 农业落后的情况得到改善 C . 冷战逐渐延伸至农业领域 D . 农业制约国家经济的发展
抚今思昔,研究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列宁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

——《列宁文稿》

材料二: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必须发展各类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三: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深刻的,绝不能像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那样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左右摇摆、朝三暮四。改革要有目标、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

——整编自《苏联兴亡史论》

  1. (1) 材料一中的公式蕴含什么深意?该深意在经济领域付诸实践的表现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有什么不同主张?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4. (4) 综合上述材料,苏联改革的成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下列情景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状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B .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C . 集中全部力量只发展重工业 D .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赫鲁晓夫在生前曾经多次说过:“我死后人们会把我干的事情放在天平上称,一头是好事,一头是坏事,但愿好事比坏事重些。”以赫鲁晓夫改革为例,“好事”是指(   )
A . 打开苏联改革的闸门 B . 实行政治民主化和公开化 C . 全面提高了粮食产量 D . 促进工业地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