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条件性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已有30年的历史。2013年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但该政策并未有效遏制青少年人口减少对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消费需求、经济发展、人口安全等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就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展开一系列课题研究,经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形成立即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建议。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谈谈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适时调整的认识。

截止到2017年8月4日,中国网民规模己达到7.51亿,面对数量庞大的网民,有人担心地提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的热议中走失”。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认识到( )
A . 真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B . 真理是有条件的 C .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D . 真理都是具体的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将“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此,有人认为,不再强调“985工程”“211工程”对部分学校是打击,会伤了元气。确实,多年来,通过实施这些重点建设,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重点建设确实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习.平指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有人说,不再强调“985工程”“211工程”对部分学校是打击,会伤了元气。请运用“追求与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针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勇攀高峰的昂扬斗志、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顾全大局的协作精神,胜利实现了“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为自主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了基础。从哲学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了(    )

①人的主观精神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②人类只有从谬误中才能发现真理

③人类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胖乎乎、红扑扑的面庞,略带微笑,身穿红色的花棉袄,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个名叫“梦娃”的小女孩的身影。作品形象来自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林钢多年前他在河北的一次采风,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传统文化,贴近百姓生活,传达出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现在,“梦娃”动画视频、3D版的“梦娃”等通过手机、电脑、电视、广播等多终端载体广泛传播,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认为泥人张的彩塑形象系列公益广告有根基、有血脉,泥人张等艺术家们都是在用心做作品,作品是不可复制的,这就是原创的魅力。

材料二:延迟退休是指国家综合考虑人口结构变化、就业等情况,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延迟退休政策将在“十三五”期间出台3因为关系社会各群体的利益,延迟退休政策仍在反复研讨和斟酌。很少有一项公共政策的酝酿和讨论,能够像延迟退休政策这样,在公众中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

材料三:有位哲人曾经说过,爱子女是自然现象,爱老人是文明现象。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银发浪潮”扑面而来,中国式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有关人士指出,传统观念仍然期待家庭养老,需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模式,子女要积极承担养老责任。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文化知识,说明多终端载体对文艺创作的作用。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延迟退休政策需要反复研讨和斟酌。
  3. (3) 结合材料三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就搞好家庭养老拟定一条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洁凝练,并解释其理由。
实施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分析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政策内容

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

定国策,“只生一胎”

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

2002年

提出“双独二孩” 政策

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扩大内需

2013年

启动“单独二孩” 政策

我国人口结构呈现老年化趋势,人口红利加速消失

2016年1月1日

实施“全面二孩” 政策

我国生育率进入超低水平,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和少子化严重

结合材料,从“求索真理的历程”的角度,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是怎样变化发展的。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    )

①表明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

③说明运动是绝对的,把握相对静止没有意义

④指导我们在复杂事物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材料一: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回应时代呼声而形成的新思想,必然会成为反映该时代本质特征的理论飞跃;从一个时代向新时代跃升之际而形成的新思想,则会成为划时代的理论飞跃。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中国迈进了新时代,产生了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材料二:2017年10月31日,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内涵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红船精神源于历史,它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吮吸着中华文化的丰富营养而成长壮大;它跨越时空,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进入新时代,它被注入新的内涵、得到新的阐释,它永远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说明党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2. (2) 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红船精神”为什么能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3. (3) 运用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就如何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这是因为(    )
A . 真理是客观的 B . 真理是标志客观同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C .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 . 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因为真理是相对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因为真理是客观的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因为认识受主观因素影响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是错误的,因为认识是具体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人们经常引用老话儿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有些老话儿之间似乎也有冲突,如“好马不吃回头草”与“浪子回头金不换”,“退一步海阔天空”与“狭路想逢勇者胜”,等等。这些看似相互冲突的老话儿(    )

①各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其正确性无法被检验

③不应被机械地照搬套用

④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下表反映了党的历次重要会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历程,该表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

八大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八届十中全会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受“左”倾思想影响)

十一届六中全会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①真理是具体的,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和完善

②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二者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界限

③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④获取真理往往要经历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从八项规定到中央首轮巡视,到深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再到习.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一个个从严治党的措施不断出台。这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有(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④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们曾以为:恐龙是变温动物;人类基因里大多数的DNA都是没用的;糖精可致癌而高纤饮食可以预防癌症;恒星的质量不可能超过150个太阳……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上面这些所谓的“真理”都被推翻了。研究者甚至提出,现在我们在大学校园里学的东西,有一半会是错的。

如果校园里所学的这些知识将来有很大的可能会被推翻,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说明你对此的思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8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应如何看待四十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变革。

1975年测得的珠峰是8848.13米,2005年珠峰高度已更新为8844.43米。2020年我国测量登山队员再次登顶,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等现代测绘技术,进一步提高珠峰高度的精度。由此可知(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④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科技实力持续增强。但我国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与一些先进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科学精神还未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文化,科学精神的缺乏严重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科学精神中很重要的是批判和质疑。爱因斯坦推翻了牛顿的绝对时空理论,随后量子力学又进一步颠覆了原来爱因斯坦深信的决定论观点。从这个角度来讲,科学是演进的,没有永远不变的权威,所以科学非常需要质疑,需要审慎的批判精神。

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说,当前中国科学界一方面缺乏批判质疑国内外同行的能力和勇气,另一方面又缺乏接受他人批判质疑的气度和胸怀。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说,功利的文化氛围无法滋养需要沉浸在科学探索中的知识分子,在科学实践中要摒弃中庸之道,不要一团和气,要敢说真话、实事求是。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对待批判和质疑应有的态度。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适时觉察到照搬苏联工业化模式带来的严重问题,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他认为,中国走工业化的道路“要学苏联”,但“不管我国情况,适用的和不适用的,一起搬来,这种态度不好。”这告诉我们(   )

①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的统一

④否定是事物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共同运动的结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回望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有50多名党员,身份涵盖教师、学生、记者、律师、职员、工人等,大多数人家境并不算差。是什么驱使他们集合到救国救民的红色旗帜下?信仰在召唤,青春有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赋予生命以使命。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革命年代,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支部建在连上”等理论,使“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设岁月,我们党开创性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迅速而稳固地在中国建立起来;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出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伟大奇迹。

今天,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品味“信仰的味道”,传承好“真理的火炬”,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1. (1)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的意义。
  2. (2) 我们要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结合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此加以分析。
  3. (3)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请就青年学生怎样学好党的百年光辉历史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疫苗研发是个严谨的科学探索过程,成本高,周期长、成功率低,构成了疫苗研发的一般规律。

    由于我们对新冠病毒的感染过程、致病性等问题知之甚少,再加上新冠病毒极易变异,疫苗的研发需要反复的临床试验和坚持不懈的创新。中国研究团队先后攻克了一系列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和质控的关键技术,开展并完成了动物实验和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等工作,截至目前17款疫苗在开展临床试验,7款疫苗进入Ⅲ期临床,4款疫苗附条件上市,正在对全国重点人群进行接种。疫苗上市只是人类与病毒斗争的阶段性胜利,“胜利不是终点,失败也非终结,唯有勇气长存”,疫苗研发永无止境。

    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原理,说明为什么疫苗研发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