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反复性 知识点题库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然而,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材料启示我们(  )

①人们对事物的已有认识总会被推翻 ②认识对象的变化决定认识具有无限性 ③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不确定的 ④实践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人的意识产生一直是个谜。现在,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模型等技术对大脑某一部分出现的故障,比如抑郁、精神分裂症等进行研究,发现了其对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但要真正了解意识的产生机制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这表明(  )

①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真理在认识发展中不断突破历史条件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在我国面临生育率过低、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青年占比下降等问题的情况下,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至此,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终结。只要是合法的夫妻就享有生育二孩的权利,不再受“单独二孩”政策或“双独二孩”政策的限制。生育是个复杂的过程,新的人口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这表明(  )

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政府决策应坚持自己的态度

③继续观察能促进谬误与真理的相互转化

④追求真理应坚持严谨踏实的态度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已有30年的历史。2013年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但该政策并未有效遏制青少年人口减少对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消费需求、经济发展、人口安全等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就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展开一系列课题研究,经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形成立即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建议。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谈谈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适时调整的认识。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借助红外探测太空望远镜,通过地面观测等方式,在距地球仅40光年外发现围绕单一恒星运行的7颗系外行星。专家认为:“这一酷似太阳系的行星系,堪称迄今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地点,寻找第二个地球不是能否的问题,而是何时的问题”。这说明(    )

①认识运动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②世界上只有不可认识之物,没有尚未认识之物

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④实践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传统上,人们认为黑洞只能吞噬物质。但是中国科学家刘继峰领导的团队在对千万光年外的涡旋星系进行光谱监测时发现,黑洞在吞噬物质的过程中有时也会产生向外的喷流,这个发现打破了天文界以往的认识。这表明(    )

A . 真理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 . 认识不一定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 .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漫画《鸭子?兔子?》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认识主体反映具有差异性        ④认识客体具有复杂多变性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观点表明(    )
A . 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B . 从实际出发出发才能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C . 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会有一个过程 D . 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个过程
材料一: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 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从全国范围来看,贫困区域密集、贫困人口众多、脱贫时间紧迫等问题依然存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与精神家园的塑造未能及时跟上, 贫困者自身文化贫乏、个性懒惰、缺乏进取心有很大关系。因此,扶贫除了物质上的支持,还要有精神文化上的帮扶,要以“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精神扶贫要注重扶“智”,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精神 扶贫还要注重扶“志”,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以“精神扶贫”来推进“精准扶贫”,这势必将会成为我们实现脱贫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让人们都认识到精神价值的重要性所在,从而向着最终的目标不断迈进。

材料二:国有企业改革多年来一直围绕放权和提高效率两大主题展开。1998年之前,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尝试了扩权让利、承包经营等措施。1998年之后,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特定问题专项改革两个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重点是两项任务: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的知识点,分析应该如何精准扶贫。
  2. (2) 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部署国有企业改革的。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认识具有无限性。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细胞自噬机制。“自噬”概念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当时研究人员就发现了细胞这种降解自身成分的现象,但有关机制一直不为人知。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通过利用常见的酵母进行一系列实验后,发现了对细胞自噬机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因。基于这一研究成果,他随后又阐明了自噬机制的原理,并证明人类细胞也拥有相同的自噬机制。这表明(    )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汉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传统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都是“先拼音,后识字”的编排,“部编本”语文教材却是“先识字,后拼音”。这样的编排并不是简单的顺序调整。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个汉字“代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从学习汉字入手,符合儿童认知的规律和对学习的心理预期。相对于承载中华文化的汉字,拼音带有明显的异域色彩。“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表示:“要的就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让他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说明“先识字,后拼音”的编排并不是简单的顺序调整。

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目前,科研人员发现,它们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备“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该发现改变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为设计和创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了(  )

①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在无限实践发展中被推翻

②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③人类可以在对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指导下创造出新的具体物质

④对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创造“生命细胞”奠定了物质基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欧府和官员没有先例可循,只能摸索前进,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建立的依据是( )

①认识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     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实践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④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让实验鼠在嗅到樱花气味后身体通电,使之对樱花气味产生恐惧,而老鼠后代即便未被电流击中,亦会对樱花气味产生恐惧。有科学家解释,恐惧记忆之所以被遗传,是因为后天因素改变了基因,使得存储在父代DNA中的遗传信息被遗传给子代。但也有生物学家认为,后天因素是无法改变DNA上的碱基配对和排列顺序,无法遗传给下一代。后天因素是否会改变生物遗传基因并遗传给下一代,在科学界尚存争议。材料佐证了( )

①由于认识主体的差异,对后天因素导致生物遗传基因改变的认识存在差异

②科学界的争议促使生物遗传基因信息发生重要改变

③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基础上能不断深化对生物遗传规律的认识

④科学界的争议是人们不断深化探索生物基因遗传活动的动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近年来,人们常抱怨“现在的番茄没有以前的味道”。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美联合科研团队历时四年多,对一百多种番茄进行了多次严格的品尝实验和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控制风味品质的部分基因位点丢失导致番茄口感下降。这一发现为番茄风味改良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这说明(   )

①科学实验是人们能够正确认识番茄口感下降问题的基础

②发现番茄风味品质的调控机制是该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③影响番茄风味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认识的反复性

④科学家们的主观能动性是能否成功改良番茄风味的前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新型冠状病毒被称为“狡猾的病毒”。它能深度潜伏,躲过一般的流行病学观察期,有着超长潜伏期和隐性传播的特点。它的基因传播,同时挑战了核酸检测技术、早期筛查和疑似患者识别,以及人们对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传统认知。2020年2月13日,中国疾控中心团队从确诊病例的标本中,成功分离到了两株新型冠状病毒。与此同时,在尚未有特效西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中医药战''疫''底气十足,凭借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以及对付瘟疫的丰富经验,实现了及早介入,取得良好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的知识,说明中医药战“疫”的底气在哪里?
  2. (2) 运用认识反复性的相关原理,分析人们暂时无法识破新型冠状病毒“狡猾”的原因。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仍处于发展阶段,人们对于这个病毒从哪里来?怎么传给人类?气溶胶怎么传播等问题尚不清楚。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疫情的不确定性,其是否比德尔塔变异株具备更强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风险,还需要进一步地观察。由此可见(   )

①自然界是发展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考古工作者在四川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刷新了学界对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的认知。与此同时,仍有一些谜团待解。材料表明(   )

①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②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其有主观能动性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考古可以推测过去

④实践手段的进步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近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发布消息称,全球首位移植基因编辑猪心脏的患者大卫·班尼特已于3月8日去世,距离其接受手术约两个月。有关专家表示,班尼特的去世表面上看是异种器官和基因编辑器移植的失败,但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或许人类离成功又近了一步。从哲学角度看,这一事件告诉我们(   )

①在实践中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认识需要经过多元标准的不断检验才能成为真理

③科学探索总是在失败中前行,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④受主体和客体因素的影响,人类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