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反复性 知识点题库

早期的电灯,在使用不久后灯泡内部会发黑。开始人们认为是其中的空气引起的,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定在尽可能地把灯泡内部抽成真空,可是发黑的问题依然存在。后来,米尔兰博士提出向灯泡内充入某种气体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实验,最后确定用氩气替代真空,终于解决了灯泡发黑的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②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③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螺旋式的上升 ④突破思维定式和自然规律的制约能够推动事物发展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我国首次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使我国航天向载人空间站时代迈进,开启航天新时代;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实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国目前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卫星通讯、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材料二 “蛟龙”号的诞生和启用实现了中国古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北京时间6月27日11时47分,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科研人员说:“我们要有冒险精神,但绝不当赌徒。”下潜至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谈谈你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认识。

  2. (2)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人“上天入海”从未停下脚步的认识论依据。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必须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表示,反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应该在文化建设和教育上加大力度。

材料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提炼,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

  1. (1) 从教育的作用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说明反腐败应该在文化建设和教育上加大力度的原因。

  2. (2)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谈谈你对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随着微生态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发现多种人体益生菌在体内外具有拮抗Hp的作用,联合应用益生菌制剂不仅可提高Hp的根除率,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因此,益生菌辅助治疗Hp感染成为当今Hp根除治疗方面研究的热点。目前,益生菌拮抗Hp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抗酸性较强的乳酸菌属的益生菌,临床常用的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等。但目前关于益生菌在临床应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以提供更加有说服力的证据。益生菌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上只能做辅助手段表明了(  )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认识的形成总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回到实践不断上升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④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春风又绿江南岸”,好一个“绿”字!好于此前的“到”、“过”、“入”、“满”等字眼,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做学问要反复推敲才能出精品,这说明(    )
A .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总是在不断推翻自己中前进 B .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是长期的曲折的,具有不确定性 C .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 . 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萌芽
2017年10月18日,习.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报告强调,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导作用。

  1. (1) 结合材料,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如何坚持依法执政?
  2. (2)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探索和形成过程。
习.平强调,要从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

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教育改革等热点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十六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措施被明确提出。2017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定工作再次展开。针对各方争论的焦点问题,方案经过反复讨论,多方征求意见,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深化高考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体现的哲理。

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细胞只占身体细胞总数的43%,其余都是外来的微观生物,而占人体绝大多数的微观生物和现代医学发现的绝大多数疾病都有关联。这一新发现将为这些疾病的诊疗带来颠覆性的治疗方法,这体现出(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实践提供了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水的结构是21世纪125个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其中,离子水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北京大学某科研团队继2014年获得世界首张亚分子级分辨的水分子图像后,在国际上首次得到水合钠离子的原子级分拚图像,并发现了一种水合离子输运的幻数效应。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

①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水的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人们对“水的结构”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当年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这一深刻转变体现了(    )

①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②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产生主体差异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礼记·表记》记载:“般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般人用甲骨进行占卜,祈问鬼种,事后将所问之事契刻于甲骨上。因此,记载渔捞、征伐、农业诺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的重要资料。但商亡之后,占卜在周代逐渐绝迹,其文字也逐渐不为人所知。目前已知的甲骨文单字有 4300 字左右。经过 120 年来几代研究学者的不断考证,相对能够确定含义的单字有 1500 个左右。目前,甲管文研究界仍在努力释读一些尚未确认含义的关键字,“这些关键字的解读,有助于我们了解我们祖先的社会和文化,有时一块甲骨上就一两个字是‘栏路虎’,一旦破译了这些关键字,我们就能够了解整片甲骨中的内容,进而了解我们此前不知道的历史”。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习.平强调,新形势下,要确保甲学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希望广大研究人员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杯和优良学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 (1)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的反复性的有关知识,分析甲骨文破译难度大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对甲骨文进行研究和应用的意义。
  3. (3)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请你为如何为现代生活增加甲骨文元素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建国70年以来,我们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之中,基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表2

1949~1952年

过渡时期的“政府与市场的并存”

1953~1978年

计划体制下的“政府对市场的侵蚀”

1978~1992年

探索时期的“计划为主与市场为辅”

1992年至今

新时期“市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由此可见(    )

①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②在认识过程中真理是能被不断推翻和超越的

③认识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实践决定和推动的

④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一个长期过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勇于进行法治理论发展和创新。下表是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法治思想的发展进程。

时间

表现

十六大

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十七大

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十八届四中全会

明确提出“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举措

十九大

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我国法治思想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

2018年10月11日,俄罗斯联盟MS-10载人飞船发射失败,为此俄罗斯暂停了所有的载人航天飞行,原定今年12月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载人飞船的计划也被无限期推迟。这说明(   )

①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对于剪纸艺术作品《马上封侯》,有人认为,它寓意功名指日可待,表达事业立即升腾的美好愿望,通过借物打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但也有人认为,此作晶存在封建官僚遗风,思想境界不高,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难登大雅之堂。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

A . 现实生活中存在落后文化 B . 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C . 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D .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这是继1975年、2005 年之后,中国第三次公布这一地球最高峰的海拔数据。珠峰测量不仅在于精确获得珠峰高度,更在于全面和深刻地认识珠峰、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求知和探索。这说明(    )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实践产生于认识的需要,并推动认识发展

③新联系的建立取决于联系多样性的认识
④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并进行峰顶测量。测量外业作业收官只意味着取得了一手测量数据,在数据分析、处理基础上,又经过理论研究和反复验证,最终才确定了珠峰的精准高程为8848.86米。这一过程进一步佐证了(   )
A . 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B . 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C . 已经确定的真理经过精准测量后会被推翻 D . 经过反复研究才能完成对事物的终极认识
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后,在其展开探测工作的一年里,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探测成果,这将有利于提升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材料表明(   )

①探测火星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科学实验是人们改造世界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认识工具的不断进步延展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三星堆遗址的深入勘探与发掘在2020年重启。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及出土的500余件文物,有助于解决长期悬而未决的古蜀国文明地位的学术问题。该考古发现说明(    )

①意识能够创造一个理想或幻想的世界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实践水平的提升必定会颠覆已有的认知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