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知识点题库

下图是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图。试分析在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 (   )

A . EF段   B . DE段 C . BE段   D . CB段
下列关于种群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不断增多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D . 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
下列有关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J”型增长的种群都有K值 B . “J”型增长的种群生存条件是有限的 C .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 D . “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一定不断增加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据图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J”型增长 B . FNE最可能在c点对应的时间进入水库 C . 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K2 D . 出现水华现象时,毒藻产生的藻毒素会在FNE体内富集

浙江某地乌鸫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第1年乌鸫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 B . 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鸫种群数量相同 C . 第9年的乌鸫种群数量最大 D . 乌鸫种群数量受领域行为等外源性因素调节
以下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群落有一定的空间配置格局,种群内个体的分布则都是随机的 B . 群落的结构总是处于永恒延续的演替中,群落演替的速度与当地的气候及土壤条件有关 C . 种群的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 D . 种群的年龄结构一定包括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三个年龄组,群落的时间结构是由空间异质性决定的
如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 B . 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C . 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 D . 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自然界中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 . 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C . “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D . 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S”型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均为“S”型增长 B . 若某条件引起种群乙变为曲线丙所示情况,则导致这一变化的 原因最可能的是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 . 一般情况,气候是影响曲线中ab段波动的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D . 曲线甲可用于表示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图甲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图乙是对某经济鱼类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1. (1) 图甲中,猫头鹰和蛇的种间关系是 . 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 来自于鼠, 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增加30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g.若蛇全部死亡,猫头鹰数量可能会
  2. (2) 图乙中,t1时期该经济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 在t1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类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30条全部标志后释放,一天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50条、标志的10条,估算该鱼类种群K值是条.若另外某一海域该经济鱼类种群现存量约3000吨,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为充足利用该鱼类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该鱼类的量为

    A.3000吨            B.1650吨             C.1500吨          D.不超过300吨

  3. (3) 如表是某湖区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A,B,C为不同的营养级,D为分解者.

    同化总量(106J)

    储存能量(106J)

    呼吸消耗能量(106J)

    A

    950

    250

    700

    B

    100

    35

    65

    C

    15

    5

    10

    D

    180

    80

    100

    分析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地球表面的70%左右都是海洋,海洋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观注,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相对稳定的主要任务,同时也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有关人员调查海洋某些方面得到数据图:

  1. (1) 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 用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其结果调查的种群密度数据偏高于实际密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2. (2) 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一艘废弃的轮船停泊于海边,不久船体外面就有绿藻、细菌、藤壶、牡蛎等生物附着形成一个群落,这个变化过程被称为
  3. (3) 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的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A和B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4. (4) 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图乙中是食物链或食物网 , 其中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5. (5) 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为海洋的高,恢复力稳定性就低.
如图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中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场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则(    )

A .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不放牧时该草场的净生产量 B . 该草场放牧量超过c时,会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沙漠化 C . 该草场控制的最大放牧量不应该超过a点对应的放牧量 D . 不放牧是对草场的最好保护,使牧草能更好的生长繁殖
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 . 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 . 该种群K值为K1 D . 第4阶段后,种群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
下图为某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湖中挺立着荷花湖面漂浮着浮萍水中金鱼藻起舞,这种现象体现了群落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意义在于
  2. (2) 图中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可以表示为(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图中缺少的一个箭头在之间。碳元素在AB之间以形式传递,E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3. (3) 人们每年都要从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捕捞一定数量的鲤鱼,使鲤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这样做的原因是
下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509211977

A . 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 . 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 . 若图示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 . 种群增长过程中bc段的种内斗争最为剧烈
某地大力发展池塘养殖业,其中浮游植物、白鲢鱼、黑鱼构成了一定的营养结构。下图表示该池塘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a、b、c、d表示鱼类同化的能量值。请分析回答:

  1. (1) 若人工定量定时投放饲料,该池塘中黑鱼种群的数量变化应呈现型增长,为验证这一推测,研究者可采用法调查不同时间的黑鱼种群数量,并构建种群增长的模型。
  2. (2) 池塘中生长的浮游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结构,这种结构为鱼类的生长提供了
  3. (3)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根据图示,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0%(用字母表示)。
野兔繁育力强,啃食牧草,还会打洞破坏水源,对草场的破坏性很大。为了控制野兔数量,科学家对某草场的野兔数量做了调查,其某年度的年龄组成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个体数

191

180

91

68

56

60

65

50

151

(上表中nn+<n+1。通常野兔2+达到性成熟,7+时丧失繁殖能力)

  1. (1) 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原因是。该方法导致调查结果的误差偏大的可能因素有(不考虑种群数量变化)。 
  2. (2) 该野兔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型,判断依据是。 
  3. (3)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野兔的死亡率出生率,要降低野兔种群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 
  4. (4) 野兔在食物链中处于第营养级。植物的“气味”为其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信息。 
周氏啮小蜂繁殖力强,它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等害虫蛹内,卵在幼内发育成长,吸尽蛹内的全部营养,能有效防治美国白蛾等鳞翅目有害生物。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美国白蛾进入我国后,开始一段时间数量呈型增长,除没有敌害,食物和空间充裕等因素外,还可能因为。调查果园中美国白蛾蛹的种群密度常采用
  2. (2) 由材料可知,周氏啮小蜂与美国白蛾的种间关系属于。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等有害生物的技术叫做
  3. (3) 早期用化学农药防治美国白蛾曾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后来其数里又迅速增加,是因为美国白蛾细胞内存在着,在的选择下其频率增大,导致美国白蛾的数量反弹。
  4. (4)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其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进行的。
草鱼可以捕食多种藻类植物,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同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草鱼,M中放入20条草鱼。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草鱼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草鱼数量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草鱼最喜食的藻类植物是甲藻 B . 三种藻的竞争力是乙藻>丙藻>甲藻 C . 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 D . 图示M中0~10天内甲藻的数量呈“J”型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