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免费试卷(云南省大姚新街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三鸟害人,鸦、鸮、鸨;一群卖国,鹿、獐、螬。”这副对联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五卅运动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64年董必武来到浙江某地,挥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该地是
A. 绍兴东湖
B. 杭州西湖
C. 嘉兴南湖
D. 宁波东钱湖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罗马法的司法实践中,针对“一辆在前行的车,几个车夫帮着推之,撞上尾随其后的另一辆车,后面的车后滑并碾过一名年轻人”这一案件应该由谁承担责任的问题,出现了下列司法解释。据此可知,罗马法

A. 程序繁琐,缺乏灵活变通
B. 偏重技术,忽视法律观念指导
C. 注重传统,保留落后野蛮习俗
D. 权责一致,司法规则较为完善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奥古斯都允许外出当兵的儿子,对他在服役期间取得的财物享有合法权利,如果该儿子在未立遗嘱的情况下死亡,其财产将转归其父。后来,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在其他各种公务部门服务时获取的财物。此外,对不是来源于父亲的财产,同样也允许儿子享有一定程度的利益。材料说明在罗马帝国时期( )
A. 积极鼓励儿子离家外出当兵 B. 父亲的利益是执法的唯一标准
C. 用法律来协调财产权的矛盾 D. 父子关系是法律关注的核心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隋朝科举制度规定,考生不分民族、出身和地位,一律平等,按考试成绩录用为朝廷官员。这反映了当时推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稳定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基础
C.扩大入仕途径,加强统治基础 D.打破特权垄断,提高专制政体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同学们对其先后颁布的两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做了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A. 甲同学:两个纲领都体现了农民的诉求
B. 乙同学:二者都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
C. 丙同学:纲领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 丁同学:两个纲领都不符合时代潮流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7年5月30日,共产国际执委会在关于中国革命的电报中指出:“对手工业者、商人和小地主的土地作出让步是必要的。只应没收大、中地主的土地,不要触及军官和士兵的土地。如果形势需要,暂时可以不没收中地主的土地。”共产国际发出这一指示的目的是希望中国共.产.党
A. 积聚城市暴动的武装力量
B. 纠正土地革命中的过激行为
C. 与蒋介石争夺革命领导权
D. 维持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合作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伦敦唐宁街10号,传统上是第一财政大臣的官邸,后成为今日普遍认为的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的这一历史地位起始于
A. 克伦威尔
B. 威廉三世
C. 沃波尔
D. 丘吉尔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规定:“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由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A. 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
B. 总统的权力大于参众两院
C. 总统有权制定或废除法律
D. 参众两院拥有同等的权力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蒋介石于1937年9月颁发给朱德的委任状。对这一史料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 它拉开了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
B. 它说明了国共走向了合作抗日之路
C. 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D. 它反映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成功开辟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其主要原因是
A. 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 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 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 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这里的“收效最好”主要体现在
A. 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合作传统
B. 以和平方式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C. 以和平手段巩固了国王的统治
D. 终结了土地贵族大权独揽局面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
A. 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 B. 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
C. 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 D. 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A. 三大战役胜利
B.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 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抗日战争与中日甲午战争比较,中国方面的最大变化是( )
A.抗日的领导者已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
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D.国家综合国力已经大大增加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反映的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C.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位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原是著名的皇家园林。观察下图,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能够得出

①是由英美联军一手造成的
②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
③激发了清政府英勇抗敌的斗志
④永远警醒中国人民勿忘国耻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钱穆先生认为古希腊在城邦制的发展中逐渐摆脱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以下选项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 梭伦改革中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B. 克里斯提尼改革组成“五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
C. 伯利克里时代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D. 陶片放逐法和津贴制度打击了贵族势力,保障了民主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口号。从下图到下图反映了

A. 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国共关系进一步恶化
D. 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22. 详细信息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1945年,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材料三:1946年,某农村百姓家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1)材料一的春联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2)材料二的对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国际意义。
(3)指出材料三春联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历史事实说明这幅春联的愿望是否实现?
2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摘自《旧唐书》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编者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编自《皇明祖训》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何在?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了唐末怎样的社会状况?后来宋太祖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所实施的举措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24. 详细信息
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捍卫了民族尊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列举两例1840年至1911年期间列强主要的侵华战争,并分别简述其对中国社会性质变化造成的主要影响。
(3)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国农民阶级发动了什么运动?运动前期提出了怎样的建国纲领?为何没能得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