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安徽高一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期中考试

1. 详细信息

 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

A. 注意节约用水    B. 减少食品加工过程    C. 发展氢能和太阳能    D.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2. 详细信息

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现象是(   )

A.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B. 石膏点豆腐

C. 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出现堵塞

D. 江河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3. 详细信息

 下图所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4. 详细信息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B.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 SO2 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 是电解质    D. Na2O是非电解质

5. 详细信息

 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   )

A. NaOH    B. Na2CO3    C. Na2CO3·10H2O    D. Na2O2

6.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2Ca(ClO)2

C. 实验室制备Cl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 新制氯水只含有氯气和次氯酸分子

7. 详细信息

如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 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 浓H2SO4    B. 饱和NaCl溶液

C. 浓NaOH溶液    D. 饱和纯碱 溶液

8. 详细信息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依据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B. 依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C. 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D. 依据组成的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9.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 L 水中溶解了58.5 g 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B. 从1 L 2 mol/L的H2SO4 溶液中取出0.5 L,取出溶液的浓度为1 mol/L

C. 配制500 mL 0.2 mol/L的CuSO4溶液,需25.0 g CuSO4·5H2O

D. 中和100 mL 1 mol/L的H2SO4溶液,需NaOH 4.0 g

10. 详细信息

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Ⅰ表示)近似的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是(     )

11. 详细信息

 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a+、H+、SO42-、HCO3-    B. Cu2+、K+、SO42-、NO3-

C. Na+、K+、Cl-、NO3-    D. Ba2+、K+、SO42-、Cl-

12. 详细信息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稀盐酸滴在铁片上:2Fe+6H+=2Fe3++3H2

B.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04

C. 足量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CO2↑+H2O

D. 物质的量相等的MgCl2、Ba(OH)、 HC1三种溶液混合:Mg2++2OH-═Mg(OH)2

13. 详细信息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标况下,22.4 L氧气的分子数为NA

B. 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所含氧原子数为4NA

C. 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 18 g NH4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14. 详细信息

 标准状况下有①6.72 L CH4 ②3.01×1023HCl ③13.6 g H2S ④0.2 mol NH3,下列对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体积④<①<③<②    B. 密度①<④<③<②

C. 质量④<①<③<②    D. 氢原子数④<②<③<①

15. 详细信息

 下列反应中,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  )

A. Cl2+H2O=HCl+HClO    B. 2H2O2H2↑+O2

C. 2Na+2H2O=2NaOH+H2    D. 2F2+2H2O=4HF+O2

16. 详细信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

B. 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C.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7. 详细信息

 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 4Ag +2H2S+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AgS

B. 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失去电子

C. 反应中Ag和H2S均是还原剂

D. 每生成1mol X,反应转移2mol e-

18. 详细信息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Cl2+2KI═I2+2KCl     

②2FeCl3+2HI═I2+2FeCl2+2HCl

③2FeCl2+Cl2═2FeCl3    

④I2+SO2+2H2O═2HI+H2SO4

A. Cl2>I2>Fe3+>SO2    B. Fe3+>Cl2>I2>SO2

C. Cl2>Fe3+>I2>SO2    D. Cl2>Fe3+>SO2>I2

19. 详细信息

200 mL 含有BaCl2KCl的混合溶液分成2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Na2SO4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AgNO3溶液, 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 0.1(b-2a) mol ·L-1    B. 10(2a-b) mol ·L-1

C. 10(b-a) mol ·L-1    D. 10(b-2a) mol ·L-1

20. 详细信息

 R2O8n- 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 离子氧化为MnO4-,若R2O8n- 离子变为RO42- 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的值为(   )

A. 4    B. 3    C. 2    D. 1

21. 详细信息

(1)写出硫酸氢钾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详细信息

下列物质中 :

  ①盐酸 ②NH3 ③Cu ④乙醇 ⑤NaOH 固体 ⑥石墨 ⑦熔融NaCl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3)能导电的是______

23. 详细信息

 已知反应: MnO2 +4HCl(浓)  MnCl2 + Cl2↑+ 2H2O。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溶解在过量的浓盐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标准状况下氯气4.48 L (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单线桥法标明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MnO2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2)计算反应消耗的MnO2的质量______  ;   

(3)计算被氧化的HCl物质的量______  。

24. 详细信息

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移液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回答3个)

 (3) 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g NaOH。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填序号)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25. 详细信息

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 ______ 沉淀A: ______  沉淀B: ______

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______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 ______ 杂质(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