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将盛有12 mL NO2和O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 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可能是( ) A . 2.2 mL B . 2.4 mL C . 3.6 mL D . 4 mL 答案:D20.阅读下面两段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DA.①其皆出于此乎②其可怪也欤B.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C.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句读之不知D.①则耻师焉,惑矣②或师焉,或不焉(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金就砺则利砺:磨砺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天赋,资质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难道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可:大约(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B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而耻学于师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于其身也而耻学于师(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A.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 师不必贤于弟子D. 学于余(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不含意动用法的一项是DA.吾从而师之。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7)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蔑。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作用上来说,前者比后者小。C.《劝学》选段中用比喻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