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登高》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登高》同步练习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zhǔ)           倒(liáo)       那(chà)       悲(chuàng) B . (bìn)           萧(shà)        狭(ài)        捕(dǎi) C . 州(kuí)           州(jīn)        然(wǎng)      告(bù) D . (xiào)          首(bì)         窗(xián)      横(gèng)
2. 单选题
选出对《登高》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诗人以“风急”二字带动全联,然后随着视线的移动依次引出“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联对仗工整,读来富有节奏感,共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体现了杜甫非凡的艺术功力。 B .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树叶和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也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沉郁悲凉的诗句显示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 C .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至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悲秋”二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悲壮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异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而生出无限的悲愁之绪。 D . 颈联中的“万里”“百年”和上联中的“无边”“不尽”遥相呼应,使读者想到诗人的愁苦孤独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诗至此已给客居思乡的一般含义添上了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融入离乡万里、人到暮年的感慨,诗意显得更加深沉。
3. 单选题
选出对《登高》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 全诗通过登写高所见景色,倾诉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B . 诗人在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的同时,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C . 诗中的“万里”“百年”与颔联中的“无边”“不尽”相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感就像落叶与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景交融。 D . 此诗首联着重刻画眼前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江气氛,颈联表达感情,从纵横两方面着笔,由多病缠身写到异乡飘泊,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多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4. 单选题
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 . 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 . 颈联诗人点名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长江,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 . 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5. 单选题
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


A . 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 . 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 . 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 . 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6. 单选题
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风急天猿啸哀高:高远 B . 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 C . 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象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 D . 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恨:痛苦遗憾
7. 单选题
下列加线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独夫之心益骄固 B . 而招 C . 蜂房水涡 D . 削月割
8. 单选题
下列对“重阳节”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千百年来,我国各地重阳节的节俗是完全一致的,人们都要登高避祸,饮菊花酒,佩戴茱萸。吃重阳糕,祭祀灶神。 B . 重阳节的习俗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内涵。 C . 重阳节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它寄托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期盼,为眷恋生活的人们开辟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D . 重阳节起源于古人祭祀大火的仪式,人们祭祀大火星,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避免在季节更替的时节感染时疚。
9. 多选题
下列名句名篇默写无误的两项是(    )

A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搏见也 B .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彼且乌乎待哉! C .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0.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