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知识点题库

 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 蔗糖 B . 食盐 C . 酒精 D . 面粉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酚酞试液遇到盐酸变红 B . 石灰水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 . 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浓硫酸遇水放热 D . 铁丝与稀盐酸反应,冒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
A . 溶液的质量增大 B . 晶体的质量不变 C . 晶体的质量增大 D . 晶体溶解一部分
在20℃时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后充分搅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搅拌可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 B . 溶液质量不变 C . 溶质的质量增大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 蔗糖 B . 硝酸铵 C . 氯化钠 D . 氢氧化钠
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1. (1) 在0~20℃时,KCl的溶解度(填“>”或“<”)NaCl的溶解度;
  2. (2) 2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 (3) 20℃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A~E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②下列操作能使E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的是(填字母序号).

    a.加入2g KCl   b.加入100g 100℃的水    c.降温至40℃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在量取所需的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 . 大于6% B . 小于6% C . 等于6% D . 无法判断
小明要用 100g 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如图是他配置氢氧化钠溶液的试验操作示意图。

  1. (1) 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氢氧化钠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 . 增加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B . 减少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C . 调节游码 D . 添加砝码
  2. (2) 若用③观察方式量取水的体积,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10%(选填“<”、“=”“>”)。
  3. (3) 要将此溶液稀释成 4%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实验小组将 15g 大理石放在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装置总质量随加入盐酸的变化关系如图。已知大理石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和盐酸反应。

  1. (1) 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 (2) m 的数值为
  3. (3) B 点的溶质为
  4. (4) 计算 A 点溶质的质量分数。
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的是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

  1. (1) 图中“?”是指
  2. (2) 现将5g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g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食盐固体“完全溶解”的?
  3. (3) 若需要配制9%的氯化钠溶液100g,在(2)的基础上还需要再称氯化钠g,量水mL。
  4. (4) 小陈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会引起所配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

    ①A步骤: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未用到了游码。

    ②B步骤: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③C步骤:将氯化钠倒入烧杯时不慎洒出少许氯化钠。

    ④D步骤: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⑤将配成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下表是氯化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克

27.6

34.0

40.0

55

  1. (1) 40℃时,将50克氯化钾固体放入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最多可形成的溶液质量为克,往溶液中放入一木块,木块漂浮。
  2. (2) 接着将烧杯中的溶液升温至60℃,则升温后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木块受到的浮力。(两空都选填“不变、变大、变小”)。
小科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 (1) 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咸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2. (2) 烹煮后的油锅很难用水洗干净,加点洗洁精就能轻而易举地洗掉,这是因为
下表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t1<t2<t3)的溶解度,请回答:

温度(℃)

t1

t2

t3

物质A(克)

36.0

36.2

37.3

物质B(克)

31.6

36.2

110.0

物质C(克)

0.165

0.135

0.076

  1. (1)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 (2) t1℃时,分别取等量的B、C饱和溶液于试管甲、乙中(如图)。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不考虑试管中水的变化),有固体析出的试管为(选填“甲”或“乙”)。

  3. (3) t2℃时,将10克A固体放入4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质量相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与b%(a≠b)两杯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混合前后质量没有改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 混合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C . 混合后的溶液是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 D . 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b%)/2
①某一食盐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2克,把它蒸干后,得食盐3.2克。该实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保留一位小数);②将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有等(任选两种)
如图所示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2℃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 分别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 C . 要将t2℃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 D .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B物质相似
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 (1) 一杯刚配制好的 80℃饱和硝酸钾的溶液,请写出能使该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加的方法 。
  2. (2) 20℃时,100 克水中加入 40 克硝酸钾固体,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弱的是(   )
A . 开启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B .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溢出 C . 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D . 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
氯化钾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氯化钾

30

33

35

38

41

硝酸钾

21

31

45

64

85

A . 硝酸钾比氯化钾的溶解度大 B .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 . 升高温度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D . 在50℃时,将各5g的两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
烧杯①中盛放的是物质M的溶液,恒温蒸发溶剂,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 ②→③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 . ②一定是饱和溶液 D . ③→④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