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知识点题库

某品牌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日行灯的反光碗上面部分就开始发白,影响反光效果。

  1. (1) 初步探究

    【猜想】日行灯工作时的高温使反光碗表面物质熔化后变白。

    【查阅资料】反光碗材料为表面镀铬的团状模塑料,它的耐热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热变形温度为200~280℃,可长期在130℃下使用。铬的熔点为1800℃。

    【实验】该灯正常工作时,每20min测一次反光碗发白处附近的温度,发现温度逐渐升高,3h后保持在75℃左右。

    上述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

    【分析评价】上述获取的证据能否支持猜想并说明理由: 。

  2. (2) 进一步探究

    【观察】发现灯座的焊接点附近有松香残迹。

    【查阅资料】松香外观为淡黄色至淡棕色(粉末为白色),有松节油气味,密度1.06~1.09/cm3 , 软化点72~76℃,沸点约300℃,加热后能挥发,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提出假设】反光碗上面部分发白是由于 产生的。

    【制定方案】发白处用来清洗,使它溶解。

    【实验】按制定方案清洗,表面的白色同体溶解,反光碗重新变得光亮。

某温度时,下列各物质的饱和溶液中,降低温度可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

A . 氯化钾溶液 B . 硝酸钾溶液 C . 氢氧化钙溶液 D . 硫酸钠溶液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 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C .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

如图为物质W(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含物质w的两种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中溶质质量一定大于N中的溶质质量 B . 将N蒸发部分水可得到与M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溶液 C . 向N中加入(b—a)克w后降温至t2℃,得到饱和溶液 D . 将M降温至t1℃再升溢至t3℃,得到溶液N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 (1) 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Ⅰ.20℃时,NaCl的溶解度是 g.

    Ⅱ.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Ⅲ.KNO3中含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的一般方法是

    Ⅳ.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2. (2) 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Ⅰ.蒸发前原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Ⅱ.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1) 汽油能洗涤油污,这是利用汽油油污的性质;
  2. (2) 铝块可以加工成铝箔,主要利用铝的性;
  3. (3) 湿衣服在夏季比冬季干得快,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某温度下,将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的浓度增大一倍,下列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为(  )
A . 加入质量分数大于2a%的该物质的溶液 B . 减少溶剂水的质量 C . 加入质量分数小于2a%的该物质的溶液 D . 增加溶质的质量
如图是小丽对 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

  1. (1) 蒸发前原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 的数值是,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是
  2. (2) 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填字母)的。
    A .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 无法判断
  3. (3)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第 2 个烧杯第 3 个烧杯(填“>”、“=”或“<”)
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 , 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锌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Cu的活动性比Ag强,只用盐酸无法探究两者活动性强弱 B . 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C . 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 D . 从m1变化到m2时,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变大
某小组用20 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 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 B . 图Ⅰ: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 C . 图Ⅱ: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D . 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
用盐酸洗钢材会产生“酸洗废液”(主要成分为FeCl2).工业上用“酸洗废液”经高温氧化制取高纯氧化铁,同时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可回收使用,主要反应原理为:4FeCl2+O2+4H2O 2Fe2O3+8HCl↑。某化工厂有5吨“酸洗废液”,经测定其中FeCl2的质量分数为25.4%.计算:
  1. (1) 这些“酸洗废液”中含FeCl2的质量为吨.
  2. (2) 这些“酸洗废液”在高温氧化的反应中,最多可以得到多少吨氯化氢气体?(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如图所示的密封装置,先调节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出现的情况是(  )

A .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 .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C .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 .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3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8.2g,将剩余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是10%的氯化钾溶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计算:
  1. (1) 生成氧气的质量?
  2. (2) 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 (3) 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 (1) 请指出图中两个明显的错误处,并说明改正方法。

    错误①:

    错误②:

  2. (2) 若将(1)中的错误更正后,进行实验,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5g;如果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3. (3) 量取水时,应选用的量筒(从10mL,100mL中选择);量水读数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 (4) E操作的作用是
  5. (5) 若将(1)中的错误更正后重新配制溶液,测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填序号)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洗鼻器是一种清洗鼻腔的工具。它将溶质质量分数近似为 0.9%的盐水送入一侧鼻孔,盐水从另一侧鼻孔流出(图甲),从而达到清洗鼻腔的目的。盐水可以由清洗盐(图乙)溶于水配制而成。

  1. (1) 盐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的现象,这是因为
  2. (2) 配制盐水时,需把一包清洗盐全部倒入瓶身,再注满水。清洗盐有 2.7 克和 4.5 克两种规格。当洗鼻器瓶身的体积为 300 毫升时,应选择规格为克的洗鼻盐。
  3. (3) 洗鼻器底部有气阀,可以用于控制出水。当阀门打开时,气体进入瓶体,洗鼻器(选填"会"或"不会")出水。
如图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将一定质量0.1%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中产生气泡速度比A中快 B . 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增大 C . A中收集到的是氧气 D . 溶液减少的体积就是产生气体的体积
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2g硝酸钾加入6g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所示。

  1. (1) 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湿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
  2. (2) 对该试管进行加热(不考虑水的蒸发),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在某温度下,小明取 40 克硝酸钾晶体于烧杯中,并依次加入 100 克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其过程如图所示。

  1. (1) 判断小明所得③号烧杯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并说明依据
  2. (2) 已知硝酸钾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不考虑水分蒸发的情况下,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③号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 . 所用硝酸钾晶体中混有少量不溶于水的杂质 B . 加入水时有部分水溅出 C . 添加硝酸钾晶体时有少量残留在称量纸上 D . 配制过程中环境温度升高
  3. (3) 在进一步实验中,小明不慎将同桌小科配制的 100 克 10%的硝酸钾溶液当做水倒入③号烧杯溶液中,并得到④号烧杯溶液,计算④号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 0.1%)
某同学欲配制70g 5%的NaCl(氯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

 

  1. (1) 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g,若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略低的现象,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
  2. (2) 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而不选用200mL的量筒,其目的是
  3. (3) 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4. (4) 小明同学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如下操作,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__________。
    A . 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B . 氯化钠固体不纯; C . 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 D .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实验室里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样品,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 (1) 成分初判:取少量样品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滴加两滴无色酚酞,  有现象出现,证明药品部分变质。 
  2. (2) 抽样测定:称取 12.4 克样品放入质量为 100 克的锥形瓶中,置于电子秤上,再加入 200 克 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反应结束时电子秤示数如图。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
  3. (3) 计算该样品中 CaCO3的质量。   
  4. (4) 反应结束后溶液中 CaCl2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