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2018) 知识点题库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以下选项不符合这段材料内容的是(      )

A . 它反映的是分封制 B . 它的目的是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C . 分封的主要是同姓诸侯 D . 通过分封,周朝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的国力日益强盛的商王是(  )

A . 商汤 B . 商纣 C . 盘庚 D . 武丁
传说牧野之战结束后,周武王登上一座山峰,鸟瞰天下山川形势,面对苍天,喟然长叹:“唉,殷纣不善乘天意,失去天命,我一刻也不能忘记这可怕的事情!”在 返回镐京的途中,周武王一路忧心忡忡,从此夜不成寐。

回答:

  1. (1) “夜不能寐”的周武王后来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国家的统治?
  2. (2) 这些措施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 (3) 假如你是周天子,你会怎样治理国家呢?

新生入学时,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丙却调皮地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这一下难倒了许多人。那么,你能告诉大家丙同学姓什么吗? (    )

A . B . C . D .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但是它的消亡则各地参差不一,我国的奴隶社会开始于(     )

A . 黄帝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期 B . 尧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期 C . 舜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期 D . 禹建立夏朝
下列各项制度不符合西周情况的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奴隶制 D . 分封制
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 . 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 D . 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告别了禅让制,开始了王位世袭制,第一位世袭王位的国王是(    )
A . B . 商汤 C . D . 夏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材料三: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最大不同是什么?你知道从谁开始出现了这种不同?
  2. (2) 你能说一下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的区别吗?
  3. (3) 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
  4. (4) 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下列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 . 长平之战 B . 马陵之战 C . 桂陵之战 D . 牧野之战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三: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材料四:秦朝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郡下设县,万户以上大县设“令”;不足万户小县设“长”。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的标志着是什么?
  3. (3) 材料三体现了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施行的目的是什么?
  4. (4) 据材料四,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哪一制度?
  5. (5) 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远古、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同时也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原始社会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列举出三位被推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2. (2) 禹的儿子启凭借家族的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建立夏朝,标志着什么制度的产生?
  3. (3) A、说出夏、商、西周的建立者,B、分别说出这三个时期的暴君。
右图为西周时期著名的青铜器——宜侯夨(cè)簋(guǐ),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是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赏赐给他土地、奴隶和弓矢等。为此,夨受赏后称颂周王的美德,特铸此器以资纪念。这件文物可以用来印证西周的(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宗法制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国王是(    )
A . B . C . D .
《礼记.礼运》中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材料中表述的现象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14

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地方管理制度以及受封对象。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周时期的政治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位“新皇帝”推行的地方制度,并分析这种地方管理制度较之以前有什么新变化。
王明同学在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段历史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下面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 . 商汤战胜夏朝的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C .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纣,修筑豪华宫殿,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最后被灭 D .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历史上叫做东周
约公元前2070年到约公元前1600年,在我国黄河流域出现了一个王朝。据时间推论,这个王朝应该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国家博物馆文物记载了周王册封诸侯,并赏赐他们土地、人口等。这有利于了解西周的(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刺史制
历史学家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地把兄弟、子侄、姻亲、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分封制(   )
A . 开创于西周武王时期 B . 血缘关系是唯一依据 C . 加快了周朝人口增长 D . 扩大了西周统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