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点题库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一位英国记者先后游历了美国、苏联、德国和日本,发回了四则新闻报道。不符合历史事实报道是(   )

A . 美国正在推行《工业复兴法》 B . 苏联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C . 德国政府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D . 日本政府开始明治维新
下列事关日本历史的选项中,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B .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 . 偷袭珍珠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D . 重视科教促使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
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 . 废除了农奴制 C .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在区域文明发展进程中,各国实力此消彼长,先进国家影响巨大,其引发的区域变化值得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十年前,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与中国截然相反不同的是,19世纪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美)史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   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核心内容如图.

材料三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日清战争重组了东亚国际关系,欧美列强在东亚的强权秩序被削弱,东亚国际关系体系不情愿地接受了新生强国日本.清国失去了对朝鲜的独占权和国土台湾.国内内乱蜂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相同困境.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年代日本“迅速改革”的重要历史事件.

  2. (2) 根据题图,指出《大日本帝国宪法》对日本“西方化时代到来”有何重要意义?

  3. (3) 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日清战争”又称什么战争?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战争使日本国民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时,给东亚国际关系带来了什么变化?

  4. (4) 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这里的“政府”可能是指(    )

A . 日本德川幕府 B . 日本明治政府 C . 中国清政府 D . 沙皇政府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是(    )

A . 废藩置县 B . 殖产兴业 C . 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D . 建立常备军
古今中外的改革,都是从解决社会矛盾出发,理顺社会关系,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改革领军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摘编自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建议书》

材料三:苏联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的改革,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把一万多家中央直属企业交给地方管理;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四: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1. (1) 问题一:①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②从土地政策方面分析,导致“民以殷盛”的改革措施是什么?③“孝公用商鞅之法”表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 (2) 问题二:①材料二中,大久保利通认为决定“国之强弱“的根本是什么?②明治维新实现了日本社会性质的哪一重大转变?

  3. (3) 问题三:①材料三中,赫鲁晓夫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做法是什么?其改革针对的是哪一模式的弊端?②这一时期,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 (4) 问题四:①根据材料四,我国城市改革侧重的是什么?②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比较两国的改革在具体措施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与发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1778年5月30日,伏尔泰与世长辞。朋友们把他的遗体秘密地运到香槟省塞里埃隐修院,将伏尔泰的心脏保存在一只镀金的银盒子里,安放在一座大理石墓里并且在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他的心存放在此,他的思想遍布世界。”以下史实能够体现这句话的有(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法国大革命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美国南北战争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纵观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    )

A . 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 B . 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 C . 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 都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扩张道路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日本之所以发生了这样的转变是因为(   )
A . 废除了君主制 B . 废除了农奴制 C . 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 . 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之所以说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根据是(   )
A .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 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C . 推行义务教育,符合近代化趋势 D . 加强幕府的专制权力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历史上各国经历了不同的工业化道路,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是以轻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部门的机器应用和工厂制的产生为起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是显示工业革命中各个行业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又一范例。……工业革命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渐渐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1870年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11月成立的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叮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其目的是让它们起示范作用,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材料三:见下图

——图片来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2007年版教材

材料四:见下表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载重汽车

11

6

4

2

1

——摘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上辑)》

  1. (1) 阅读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是哪个行业?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发明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造成了什么不良后果?
  2. (2) 材料二体现了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哪些措施?从材料可以看出,日本工业化有何特点?
  3. (3) 阅读材料三,图A和图B的发明者分别是谁?他们从一个面反映了哪个国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后来居上?
  4. (4) 阅读材料四,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苏联的工业化有何弊端?
  5. (5)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推动新型工业化”,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建议。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或革命。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废除农奴制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中国洋务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曰本明治维新

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

美国南北战争

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A . A B . B C . C D . D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明治维新(    )
A . 使日本实现富国强兵 B . 改变日本民众的生活 C . 使日本开始对外侵略 D . 使日本放弃传统游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 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分裂之家必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说

材料三:在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吸取灵感以解决统治危机。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保守的统治者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改革者实施了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新全球史》

  1. (1) 依据材料一,归纳华盛顿在1787年宪法诞生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部宪法为把权力关进笼子而进行了怎样的制度设计?
  2. (2) 材料二中“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通过哪一战争得到解决?“奴役”的解除与哪部法律有关?
  3. (3) 材料三中日本为摆脱危机启动了哪一改革?根据材料三谈一谈中日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1853 — 1854 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闯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倒闭。日本黄金大 量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世界历史》

材料二 日本因为自身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资源相对匮乏,唯有不断强大自身 才能解决问题。于是日本以向强大先进国家学习一途,以强者为师。这种学习不是 简单的"拿来主义"和"金盘式"吸收,而是根据自身特点,结合需求,有选择性地学 习、吸收,最终演化为具有日本特色的内容。日本民族性格中,有一点很值得提倡, 那便是坚韧不拔、求精求细。日本人极度务实的性格,使他们很少去关注、研究宏 大的思想和理论,而往往是从精细处着眼,就现实性问题寻求答案,并持之以恒地 去实现。 明治维新不是单纯的器物革新,而是政体、经济、法律、军事、教育等等全方面的 改革。对于这些改革,使得日本由一个落后的等级封建社会,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 社会。

——  《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能够成功?》

  1. (1) 材料一表明明治维新前日本面临哪些危机?
  2. (2) 根据材料二,探究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图片见证历史,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岩仓使团赴欧美

唐招提寺

维新后的日本街头

A . 日本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 . 日本学习借鉴外来文明 C . 日本向欧美国家学习 D . 日本在外来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消失殆尽
19世纪 60年代,俄、美、日本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变革,其共同原因是(    )
A . 南北矛盾影响国家统一   B .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C . 专制统治遇到危机   D . 国家独立遭到威胁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相关资料(下图),据此判断其研究主题是(    )

A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 资本主义的制度的巩固与扩展 C . 冷战与美苏对峙的世界 D .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