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离子反应 知识点题库

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l , ④Br、⑤SO32、⑥SO42、⑦Fe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色

取②的上层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将③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 .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 C .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 .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 . 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2H2O H2↑+Cl2↑+2OH C .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 D .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3+OH═CaCO3↓+H2O
某小组研究溶液中Fe2+与NO2、NO3的反应。资料: [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

  1. (1) 研究现象a中的黄色溶液。

    ①用溶液检出溶液中含有Fe3+

    ②甲认为是O2氧化了溶液中的Fe2+。乙认为O2不是主要原因,理由是

    ③进行实验Ⅱ,装置如图。左侧烧杯中的溶液只变为黄色,不变为棕色,右侧电极上产生无色气泡,经检验该气体为NO。

    产生NO的电极反应式是

    实验Ⅱ的目的是

  2. (2) 研究现象a中的棕色溶液。

    ①综合实验Ⅰ和实验Ⅱ,提出假设:现象a中溶液变为棕色可能是NO与溶液中的Fe2+或Fe3+发生了反应。进行实验Ⅲ,证实溶液呈棕色只是因为Fe2+与NO发生了反应。实验Ⅲ的操作和现象是

    ②加热实验Ⅰ中的棕色溶液,有气体逸出,该气体在接近试管口处变为红棕色,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释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

  3. (3) 研究酸性条件下,溶液中Fe2+与NO2、NO3的反应。

    序号

    操作

    现象

    取1 mol·L1的NaNO2溶液,加醋酸至pH=3,加入1 mol·L1FeSO4溶液

    溶液立即变为棕色

    取1 mol·L1的NaNO3溶液,加醋酸至pH=3,加入1 mol·L1FeSO4溶液

    无明显变化

    分别取0.5 mL 1 mol·L1的NaNO3溶液与1 mol·L1的FeSO4溶液,混合,小心加入0.5 mL浓硫酸

    液体分为两层,稍后,在两层液体界面上出现棕色环

    ①ⅰ中溶液变为棕色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ⅲ中出现棕色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本实验条件下,溶液中NO2、NO3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等有关。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c(I-)=0.1mol·L-1的溶液中:Na+、Mg2+、ClO-、SO42- B .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K+、NH4+、HCO3-、Cl- C . 与Al反应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Fe2+、Na+、NO3-、Cl- D . 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1的溶液中:Ba2+、K+、NO3-、Br-
三氯化铬是化学合成中的常见物质,三氯化铬易升华,在高温下能被氧气氧化,碱性条件下能被H2O2氧化为Cr(Ⅵ)。制三氯化铬的流程如下:

  1. (1) 重铬酸铵分解产生的三氧化二铬(Cr2O3难溶于水)需用蒸馏水洗涤的原因,如何判断其已洗涤干净
  2. (2) 已知CCl4沸点为57.6℃,为保证稳定的CCl4气流,适宜的加热方式是
  3. (3) 用如图装置制备CrCl3时,主要步骤包括:①将产物收集到蒸发皿中;②加热反应管至400℃,开始向三颈烧瓶中通入氮气,使CCl4蒸气经氮气载入反应室进行反应,继续升温到650℃;③三颈烧瓶中装入150mLCCl4 , 并加热CCl4 , 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④反应管出口端出现了CrCl3升华物时,切断加热管式炉的电源;⑤停止加热CCl4 , 继续通入氮气;⑥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顺序为:⑥→③→

  4. (4) 已知反应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Cr2O3 + 3CCl4 → 2CrCl3 + 3COCl2 , 因光气剧毒,实验需在通风橱中进行,并用乙醇处理COCl2 , 生成一种含氧酸酯(C5H10O3),用乙醇处理尾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样品中三氯化铬质量分数的测定

    称取样品0.3300g,加水溶解并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于碘量瓶(一种带塞的锥形瓶)中,加热至沸后加入1gNa2O2 , 充分加热煮沸,适当稀释,然后加入过量的2mol/LH2SO4至溶液呈强酸性,此时铬以Cr2O 存在,再加入1.1gKI,密塞,摇匀,于暗处静置5分钟后,加入1mL指示剂,用0.025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24.00mL。已知:Cr2O +6I+14H+=2Cr3++3I2+7H2O,2Na2S2O3+I2=Na2S4O6+2NaI。

    ①该实验可选用的指示剂名称为

    ②移入碘量瓶的CrCl3溶液需加热煮沸,加入Na2O2后也要加热煮沸,其主要原因是

    ③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

0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1. (1) 第三周期中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 (2) ②③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化学式)。
  3. (3) 用电子式表示⑨的氢化物的形成过程:
  4. (4) 下列可以判断⑤和⑥金属性强弱的是(填序号)。

    a.单质的熔点⑤比⑥低       

    b.化合价⑤比⑥低

    c.单质与水反应⑤比⑥剧烈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⑤比⑥强

  5. (5) 为验证Ⅶ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仪器A的名称是,A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棉花中浸有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为验证溴与碘非金属性强弱:通入少量⑨的单质,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该实验必须控制加入的⑨单质的量,否则得不出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理由是

    ④ⅦA族元素,非金属性随元素核电荷数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填“增大”或“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能符合题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 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OH-+H+=H2O B . 澄清石灰水与醋酸溶液反应:Ca(OH)2+2CH3COOH=Ca2++2CH3COO-+2H2O C .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 .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盐酸:2H++CO32-=H2O+CO2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某溶液中同时加入几滴KSCN溶液和少量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

向某溶液加NaOH并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 加入Al粉后产生 的溶液中: B . 滴加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中: 、 Fe2+ C . 酸性溶液中:  Fe3+ D . 澄清溶液中:
在无色透明的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K、Na、Cl、CO32- B . K、Cu2、NO3-、SO42- C . Mg2、NH4+、NO3-、Cl D . K、Na、MnO4、SO4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 CH3COOH   B . CO2   C . NH4HCO3   D . Cl2
                 
  1. (1) 1mol H2SO4中含有个硫原子,mol O。
  2. (2)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HCl:NaHSO4

  3. (3)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印刷电路板处理时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4) 配平下列方程式:

    I+IO3+ H+I2+H2O

    NH4ClO4——N2↑+O2↑+HCl+H2O

  5. (5) 用单线桥法或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转移电子的方向和数目并填空:

    Cu+4 HNO3(浓)= Cu(NO3)2+ 2 NO2↑+ 2H2O

    HNO3的作用是,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盐类的水解且正确的是(   )
A . HS+H2O H3O+S2 B . HS+H=H2S C . CO32-+2H2O H2CO3+2OH D . Fe3+3H2O Fe(OH)3+3H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钠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的阴离子一定是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的阴离子一定是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的阴离子一定是
下列物质中:①铜丝  ②CH3COOH溶液  ③干冰 ④熔融Na2SO4 ⑤乙醇  ⑥NaOH  ⑦稀硫酸:
  1. (1) (填序号)属电解质的是;属非电解质的是;能导电的是
  2. (2) 写出⑦中溶质的电离方程式:
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如下:

a.四氯化硅遇水极易反应;

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物质

SiCl4

BCl3

AlCl3

FeCl3

PCl5

沸点/℃

57.7

12.8

315

熔点/℃

−70.0

−107.2

升华温度/℃

180

300

16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装置A上导管g的作用是
  3. (3) 装置F中的试剂是,作用是
  4. (4) 装置E中的h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含有大量 的溶液中:   B .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C . 含有大量 的溶液中: D . 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
A . 无水乙醇 B . 氯化氢气体 C . 氢氧化钠固体 D . 熔融氯化钠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能使试纸变红的溶液中: B . 的溶液中: C . 的溶液中: D . 由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中:
纳米磁珠(纳米)颗粒中含有人体代谢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铁,不含其他有毒的金属元素,可以用于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免疫检测、组织修复、药物运输和细胞分离等方面。

【查阅资料】为黑色固体,硬度较大,有磁性,不溶于、碱和 , 纳米在潮湿的中容易被氧化,高温下被氧化成 , 溶于溶液中,生的。向含有一定配比的的混合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碱液,如 , 使其达到某个pH范围,在适当的温度和高速搅拌下发生反应合成纳米颗粒。

  1. (1) 若将直径为80 nm的纳米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属于(填“溶液”“胶体”或“浊液”),该混合物与⑦溶于水得到的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可利用丁达尔效应进行区分,具体操作及现象为
  2. (2) 由⑦转化为⑧的反应属于(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3. (3) ⑥在水中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⑨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
  4. (4) ⑧和⑨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四大基本反应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