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题库

实验室中,通常以草酸钠(Na2C2O4)为标准液,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来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其反应的化程程为:C2O42-+MnO4-+H+—Mn2++CO2↑+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草酸钠滴定高锰酸钾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配制草酸钠标准液时,直接将Na2C2O4固体溶于容量瓶的水中即可 B . 滴定过程中,高锰酸钾被氧化,草酸钠被还原 C . 该反应中,消耗的草酸钠与高锰酸钾物质的量之比为5:2 D . 为便于滴定终点的判断,滴定时必须往体系中加入指示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普通锌锰干电池中的MnO2在工作时起催化作用 B . 1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产生O2 , 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2×6.02×1023 C . 室温下,体积、pH均相同的HA和HB两种一元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HA放出氢气多,说明酸性:HB>HA D . 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N2(g)+3H2(g)⇌2NH3(g)△H=﹣a kJ•mol1达到平衡时,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NH3,重新达平衡时a值减小
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A . 1:1:1 B . 4:3:2 C . 2:3:1 D . 2:2:1
有下列三个反应:

a.2FeCl3+2KI=2FeCl2+2KCl+I2

b.2FeCl2+Cl2=2FeCl3

c.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①上述三个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强弱关系为

②在反应c中,若被氧化的HCl为1.5mol,则转移的电子数是

NH2OH(羟胺)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羟胺及其盐类常用作有机合成的还原剂。回答下列问题:
  1. (1) NH2OH的电子式为
  2. (2) 拉西法制备羟胺的总反应为2NO2-+4SO2+6H2O+6NH3=4SO42-+6NH4++2NH2OH。该反应中NH3(填“作氧化剂”“作还原剂”或“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3. (3) 室温时,NH2OH会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生的无色气体遇浓盐酸产生白烟,与空气接触变为红棕色;且其分解产物会使无水CuSO4变蓝色,则NH2OH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催化还原NO是制备盐酸羟胺的一种方法,其反应原理如下:2NO+3H2+2HCl 2NH2OH·HCl,某校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制备盐酸羟胺:

    ①该实验适宜的加热方式为

    ②装置中导管X的作用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 . NH3是电解质 C . 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摩尔 D . 坩埚、试管、蒸发皿、烧瓶都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 Ba(OH)2 8H2O与NH4Cl反应    B . 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C . 铝与稀盐酸    D .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超细铜粉有重要用途,工业上可以通过铝黄铜合金(含Cu、Al、Zn)制超细铜粉。某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制备超细铜粉的方法如下:

步骤Ⅰ:取铝黄铜合金加入热浓硫酸溶解,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只生成Cu(OH)2沉淀,过滤,洗涤。

步骤Ⅱ:向Cu(OH)2沉淀中加硫酸溶解,再加氨水,形成 [Cu(NH3)4]SO4溶液。

步骤Ⅲ:向[Cu(NH3)4]S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至溶液呈微酸性,生成NH4CuSO3。再与足量的1.000mol·L-1的稀硫酸混合并微热,得到超细铜粉。

  1. (1) 步骤Ⅰ中完全溶解铝黄铜合金可以加入稀硫酸和____。
    A . FeCl3       B . 盐酸        C . 热空气 
  2. (2) 配制500 mL 1.000 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mL-1mL。
  3. (3) 在步骤Ⅲ中生成NH4CuS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4) 准确称取1.000 g铝黄铜合金与足量的1.000 mol·L-1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134.4 mL。将相同质量的合金完全溶于热的足量的浓硫酸,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380.8mL。计算此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对此段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①绿矾又称胆矾,化学式为CuSO4·5H2O  ②绿矾的分解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③“色赤”物质可能是铜单质  ④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Cl2在70℃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为NaClO、NaClO3、NaCl。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 物质的量之比为5∶1,则溶液中NaCl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9∶4    B . 6∶1    C . 10∶1    D . 11∶1
已知A~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C、E为气体,且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D为液体,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能使铁钝化;F的浓溶液与X共热通常用于实验室制备单质C;X是一种黑色粉末,B分子中有18个电子。(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图片_x0020_245594790

  1. (1)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2. (2) 写出反应①、⑤的离子方程式:①;⑤.
  3. (3) 根据图中信息,B、C、D、X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CN-能抑制人体组织细胞内酶的活性,不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工业上通过电激发产生HO*和OH- , 可处理废水中的CN- , 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电极应该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B . 反应I为2CN-+2OH-+10HO*=N2↑+2 +6H2O C . 处理1 mol CN- , 反应II理论上生成5 mol O2 D . OH-、HO*和H2O2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
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的说明不合理的是(   )
A .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指的是黑火药爆炸,其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3CO2 B . 《梦溪笔谈》“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 .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丝织品)谓之为纸”,文中“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 . “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杓指南”,司南中“杓”的主要成分为Fe3O4
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该过程能说明钠的熔点比着火点低 B . 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C . 上述反应中无水CuSO4表现了还原性 D . 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    ②    ③ ,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还原性: B . X元素在反应③中被还原 C . 反应可以进行 D . 氧化性:
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Na B . Ca(OH)2 C . Fe(OH)2 D . 氯水
为探究KSCN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

①向1mL0.15mol·L-1的KSCN溶液中加入1mL0.15mol·L-1FeSO4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向①中所得溶液再滴加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③向1mL 0.15mol·L-1的KSCN溶液中加入1mL 0.05mol·L-1Fe2(SO4)3溶液,溶液变红。

④向③中所得溶液再滴加0.5mL 0.5mol·L-1FeSO4溶液,溶液颜色明显变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①和③可得出溶液颜色变红的原因为Fe3+与SCN-生成红色物质 B . 由②和③的现象可说明还原性:Fe2+>SCN- C . ④中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可能是Fe2+也可以与SCN-络合 D . 将③中所得溶液分为两等份,分别加入0.5mLH2O、0.5mL 0.5mol·L-1FeSO4溶液,对比二者颜色变化即可确定④中颜色变浅的原因
高压氢还原法可直接从溶液中提取金属粉。以硫化铜精矿(含Zn、Fe元素的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Cu粉的工艺流程如下,可能用到的数据见下表。

 

开始沉淀pH

1.9

4.2

6.2

沉淀完全pH

3.2

6.7

8.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固体X主要成分是和S;金属M为Zn B . 浸取时,增大压强可促进金属离子浸出 C . 中和调pH的范围为3.2~4.2 D . 还原时,增大溶液酸度有利于Cu的生成
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固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循环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 C . 该循环减少了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D . 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之一为CaCO3↓+CO2↑+H2O
分别用下列方法制氯气:

若制得的氯气的质量相同,则反应①②③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

A . 1:5:3 B . 3:5:1 C . 1:1:1 D .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