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1 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 知识点题库

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C+和D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与E属于同一主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 (2) 上述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填离子符号).
  3. (3) 由上述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甲可以发生如图1反应:

    ①若乙具有漂白性,则乙的电子式为

    ②若丙的水溶液是强碱性溶液,则甲为(填化学式).

    ③若乙为二元弱酸,丙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则乙的名称为;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丙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

    ④乙遇空气变为红棕色,有同学认为“浓硫酸可以干燥气体甲”,为验证其观点是否正确.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时,分液漏斗中应加入(填试剂名称).实验过程中,浓硫酸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溶液变为红棕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大量Mg2+、Fe3+、K+、SO42、H+、NO3、OH、MnO4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通过下列实验进行检验:

I.观察待测液的颜色,溶液呈无色;

Ⅱ,取少量待测液,滴加NaOH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Ⅲ.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此可以判断该待测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2. (2) 依次写出Ⅱ中加入NaOH溶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C、D、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略去)填写下列空白.

  1. (1) 若A为金属铝,B为氧化铁,写出反应A+B→C+D的一种用途:
  2. (2) 若A、B、C、D都是化合物,其中A为H2O,B、C、D均含有氮元素,则B为色气体;
  3. (3) 若A为金属单质,B、C、D都是化合物,A与B发生的反应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若A、B、C为化合物,D、X为单质,A、B、C中肯定含有X元素的是
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 (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 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B . 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C . 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D . 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
实验测得pH=1.0的某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Na+、Fe2+、Al3+、NH4+、SO42、Cl中的若干种离子,现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1.0mol/L 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和无色气体B,B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

步骤Ⅱ.向I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1.0mol/L 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C和无色刺激性气体D生成.用铂丝蘸取所得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步骤Ⅲ.向Ⅱ所得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沉淀E生成.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 步骤I中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BaSO4 B . 步骤Ⅱ中产生沉淀C的反应:Fe3++3OH=Fe(OH)3 C . 原溶液一定含有:Na+、Fe2+、Al3+、SO42 D . CO2先后分别与NaOH(aq)、NaAlO2( aq)反应
下列A~H八种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产物未标出).已知A是酸式盐,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G是红棕色气体,D和H是同一类物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H
  2. (2)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有关方程式

    ①A→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E→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常温下可以用铝制容器盛装浓D,是因为,将铁粉逐渐加入100ml浓H中直至过量,按先后顺序写出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 , 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Ⅱ、Ⅲ、Ⅳ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
  2. (2) 写出下列B,C,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固体B;沉淀C;溶液E

  3. (3) 写出①、②、③三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是离子反应的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②;③

一定条件下A,B,C的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H=△H1+△H2。则A,C可能是(   )

①Fe、FeCl3  ②C、CO2  ③AlCl3、NaAlO2  ④NaOH、NaHCO3  ⑤S、CuS  ⑥Na2CO3、CO2

A . ②③④⑥    B . ②③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⑥    D . ①②③④⑤⑥
已知四种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W 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 X、Y、Z 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来生产 Y 的单质,而 Z 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上述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 W﹤X﹤Y﹤Z B . W、X、Y、Z 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 20 C . W 与 Y 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 . 由 W 与 X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一定低于由 W 与 Y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工业上利用氨氧化获得的高浓度NOx气体(含NO、NO2)制备NaNO2、NaNO3 , 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2CO3+NO+NO2=2NaNO2+CO2

  1. (1) 中和液所含溶质除NaNO2及少量Na2CO3外,还有(填化学式)。
  2. (2) 中和液进行蒸发Ⅰ操作时,应控制水的蒸发量,避免浓度过大,目的是。蒸发Ⅰ产生的蒸气中含有少量的NaNO2等有毒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将其冷凝后用于流程中的(填操作名称)最合理。
  3. (3) 母液Ⅰ进行转化时加入稀HNO3的目的是。母液Ⅱ需回收利用,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a.转入中和液       b.转入结晶Ⅰ操作 

    c.转入转化液      d.转入结晶Ⅱ操作

  4. (4) 若将NaNO2、NaNO3两种产品的物质的量之比设为2:1,则生产1.38吨NaNO2时,Na2CO3的理论用量为吨(假定Na2CO3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振荡、静置后过滤 B . 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水浴加热 C . 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溶液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D . 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H2O+盐,下列有关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
A . X为酸、Y为碱 B . 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 C . X为盐、Y为碱 D . 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性氧化物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少量试液,置于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火焰呈紫色

溶液为钾盐

B

向Fe(NO3)2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然后再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Fe(NO3)2已变质

C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

D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试纸变蓝色

溶液中含有

A . A   B . B   C . C   D . D
称取 固体混合物 ,溶于水后加入 溶液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 ,为将滤液处理至中性后达标排放,需加入 稀硫酸.请计算:
  1. (1) 混合物中
  2. (2) 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在如图所示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中,A是一种固体单质,E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物质。据此填空。

  1. (1) 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B、C

    D.、E、F

  2. (2) B与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3) A与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固体化合物A含三种元素,为探究其组成实验如图:

  1. (1) A的化学式为
  2. (2) D溶液暴露在空气中颜色逐渐变黄,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3. (3)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溶液D中的金属阳离子
将某难溶于水的含铁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的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该化合物是(   )
A . Fe2O3 B . FeCl3 C . FeSO4 D . FeO
某兴趣小组用油性笔在一小块覆铜板上写上“化学”,然后浸入盛有溶液的小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覆铜板,用水洗净并晾干(如图)。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分析,溶液中之比为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的溶液中: B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 反应后的溶液中: D . 反应后的溶液再生为:加入足量铁粉,过滤,滤液中通入足量
以锌灰(含ZnO及少量PbO、CuO、Fe2O3、SiO2)和Fe2 (SO4)3为原料可以制备脱硫剂ZnFe2O4。该脱硫剂的制备硫化、再生过程可表示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浸取”时为加快浸取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任写一条)。
  2. (2) “除杂”包括加适量锌粉、过滤、加H2O2氧化等步骤。“加入H2O2氧化”的目的是,除Pb2+和Cu2+外,与锌粉反应的离子还有(填离子符号)。
  3. (3) “沉锌铁”时反应体系温度不能过高,可能的原因是
  4. (4) 400 ℃时,将一定比例H2、CO、CO2和H2S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脱硫剂ZnFe2O4的硫化反应器。

    ①硫化过程中,ZnFe2O4与H2、H2S反应生成ZnS和FeS,其化学方程式为

    ②硫化一段时间后,出口处检测到COS。研究表明ZnS参与了H2S与CO2生成COS的反应,但反应前后ZnS的质量不变, ZnS的作用是,生成COS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5. (5) 将硫化后的固体在V(N2) : V(O2) =95 : 5的混合气体中加热再生,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280~400 ℃范围内,固体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下图所示转化关系中,A、G均为常见气态非金属单质,B为强碱,C溶液具有漂白作用,D为无氧酸盐,常温下E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为淡黄色固体,反应①、②均可在常温下进行。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F中所含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价;上述物质中,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
  3. (3)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中,每生成3.36L(标准状况)气体G时,消耗F的质量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