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知识点题库

以下能级符号错误的是(  )

A . 6s B . 2d C . 3 p D . 7 f
①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原子中有  个能级,   个价电子,   个未成对电子.

②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S2 , 它是  区元素,元素符号为 

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

(1)2s 3s (2)2s 3d    (3)3d 4s   (4)4f 6f   (5)3p3pz

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也可用于和葡萄糖反应制备纳米Cu2O.
  1. (1) 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 (2) 与OH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填化学式).
  3. (3) 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4. (4) 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与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Cu2O在稀硫酸中生成Cu和CuSO4 , 铜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

现有A、B、C、D四种元素,A是第五周期第ⅣA族元素,B是第三周期元素,B、C、D的价电子数分别为2、2、7。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是B、C、D、A。已知C和D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为18个。
  1. (1) 写出A、B、C、D的元素符号:A、B、C、D。 
  2. (2) C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区,C2+的电子排布式。 
  3. (3)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写化学式,下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4. (4)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 
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
  1. (1) 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 (2) 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C.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


    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3. (3) 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
  4. (4) 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在下约300km的古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
  5. (5) 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l NH4BF4含有mol配位键。
硼和氮的单质及一些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 (1) N原子核外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基态N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的形状为
  2. (2) 经测定发现,N2O5固体由NO2+和NO3-两种离子组成,该固体中N原子杂化类型为;与NO2+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有(写出一种)。
  3. (3) 铵盐大多不稳定。NH4F、NH4I中,较易分解的是,原因是
  4. (4) 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B元素和N元素间的元素为(填“元素符号”)。
  5. (5) 晶体硼有多种变体,但其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 见图I),每个顶点为一个硼原子,每个三角形均为等边三角形。则每一个此基本结构单元由个硼原子构成;若该结构单元中有2 个原子为10B(其余为11B),那么该结构单元有种不同类型。

  6. (6) 硼和氮构成的一种氮化硼晶体的结构与石墨晶体结构相类似,B、N原子相互交替排列(见图II),其晶胞结构如图III所示。设层内B-N核间距为apm,面间距为bpm,则该氮化硼晶体的密度为g/cm3(用含a、b、NA 的代数式表示)。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A元素的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B元素原子的价电子结构为nsnnpn;C元素基态原子s能级的电子总数比p能级的电子总数多1;D元素原子的M能层全满,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请回答:
  1. (1) A 元素的单质为A2 , 不能形成A3或A4 , 这体现了共价键的性;B元素单质的一种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熔点>3550℃,该单质的晶体类型属于;基态D原子共有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 (2) A与C形成的最简单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是,该分子与D2+、H2O以2:1:2的配比结合形成的配离子是(填化学式),此配离子中的两种配体的不同之处为(填标号)。

    ①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②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的对数

    ③中心原子的化学键类型    ④VSEPR模型

  3. (3) 1molBC-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写出与BC-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各一种
  4. (4) D2+的硫酸盐晶体的熔点比D2+的硝酸盐晶体的熔点高,其原 因是
  5. (5) D3C 具有良好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其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D+和C3-半径分别为apm、bpm,D+和C3-都是紧密接触的刚性小球,则C3-的配位数为,晶体的密度为g·cm-3

金属镓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镓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1. (1) 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 (2) 镓能与沸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氮化镓在电和光的转化方面性能突出,是迄今理论上光电转化效率最高的材料。

    资料:镓的熔点较低(29.8℃),沸点很高(2403℃)。

    ①传统的氮化镓(GaN)制备方法是采用GaCl3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当代工业上固态氮化镓(GaN)的制备方法是利用镓与NH3在1000℃高温下合成,同时生成氢气,每生成1mol H2时放出10.27 kJ热量。该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③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Ga与NH3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反应平衡体系中NH3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和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图中A点和C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是:KA KC (填“>”“=”或“<”),理由是

  4. (4) 电解法可以提纯粗镓,具体原理如图2所示:

    ①粗镓与电源极相连。(填“正”或“负”)

    ②镓在阳极溶解生成的Ga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GaO2 , GaO2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砷化镓是继硅之后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Ga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s基态原子核外有个未成对电子。
  2. (2) Ga、As、Se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Ga、As、Se 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 (3) 比较下列镓的卤化物的熔点和佛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

    镓的卤化物

    GaI3

    GaBr3

    GaCl3

    熔点/℃

    77.75

    122.3

    211.5

    沸点/℃

    201.2

    279

    346

    GaF3的熔点超过1000 ℃,可能的原因是

  4. (4) 二水合草酸镓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镓原子的配位数为,草酸根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5. (5) 砷化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晶胞参数为a=0.565nm,砷化镓晶体的密度为g/ 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出计算式即可)。
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文明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品。回答下列问题:
  1. (1) 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3d能级上的未成对的电子数为
  2. (2) 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

    ①[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

    ②在[Ni(NH3)6]2+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 ,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

    ③氨的沸点(“高于”或“低于”)膦(PH3),原因是;氨是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3. (3) 单质铜及镍都是由键形成的晶体: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Cu=1958kJ/mol,INi=1753kJ/mol,ICu>INi的原因是
  4. (4) 某镍白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数量比为

    ②若合金的密度为dg/cm3 , 晶胞参数a=nm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术语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 NH4Cl的电子式: B . S2–的结构示意图: C . CO2的结构式:O=C=O D .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其它分散系却没有 B .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同 C . 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可以表示为: 图片_x0020_100005 D . 借助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是常用的手段,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G七种元素。其中A的原子有5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B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D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B原子的相同;E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F和D位于同一主族,G的原子序数为29。
  1. (1) 基态G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 (2) 元素B、C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较高的是 (用化学式表示)。
  3. (3) A晶体熔点为2300℃,则其为晶体。
  4. (4) GD在加热条件下容易转化为G2D,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原因
  5. (5) G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盐,为将生成的两种气体(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50)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了1molO2和1L2.2mol/LNaOH溶液。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
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内有原子核的科学家是(   )
A . B . C . D .
下列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相关的叙述中(n为能层序数),错误的是(   )
A . 第三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磷 B . 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是 , 因此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超过8 C . 由3d能级有5个轨道可知,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比第三周期元素多10种 D . 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均位于第ⅡA族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同一原子的能层越高,s电子云半径越大 B . s区全部是金属元素 C . 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D . 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不同能级的电子能量不同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有误的是(   )
A . 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B . 可发生核聚变反应是化学变化 C . 在原子结构分层排布中,M层(第三层)容纳电子数最多为18 D .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原子外层电子可能发生变化
W、X、Y、Z 是同一周期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它们能够形成一种新型化合物 M,其结构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元素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写出元素Y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2. (2) X、Y、Z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3. (3) X—Z 共价键与 Y-Z 共价键的极性,前者 后者(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原因 。
  4. (4) 元素 M 是与 Y 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两者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关系为: >(填化学式),键角 H-M-H H-Y-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原因 
已知A、B、C是短周期元素,I为电离能。根据下图判断,错误的是(   )

A . 元素A基态原子 , 破坏了一个新的能层 B . 元素B基态原子中存在两个未成对的电子 C . 元素C基态原子的p轨道上有一个电子 D . 三种元素中,元素A的金属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