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点题库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 . 宣政院 B . 中书省 C . 尚书省 D . 行中书省
贾谊《过秦论》,总结秦亡的教训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认识与西汉的哪一项政策相呼应(     )

A . 世卿世禄 B . 独尊儒术 C . 反击匈奴 D . 与民休息
判断下面关于汉初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汉初继承了秦代郡县制

②统治者从“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出发,实行分封

③封国与中央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④郡国并行极大地提高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贾谊·治安策》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而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

A . 削夺王国的封地 B . 夺去王侯的爵位 C . 推恩令 D . 继承西周分封制
“玄武门之变”的实质是(     )

A . 民主与专制势力的较量 B .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反映 C . 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的反映 D . 革新与守旧势力之间的斗争
唐朝的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柳宗元写作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于

A . 指责唐玄宗实行暴政 B . 认为郡县制比“封建”制进步 C . 揭露藩镇割据威胁国家统一 D . 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1. (1) 提取图一、图二中的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提取信息进行简要说明。

  2. (2) 试从实质、目的、作用方面说明图一、图二不同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金国的威胁之下,此时的南宋,内部问题多多,士风日下,吏治腐败。官俸和军费占了国家大量的财政收入。高宗朝政府加重赋税,又使农民造反。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奋,是为宋孝宗。孝宗即位后,颇欲有番作为,他给岳飞平反,又将秦桧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重用主战派,积极备战。重新拜张浚为相,整顿吏治。

北伐失败后,也就是孝宗在位的后期,他在内外政策上都转向平稳,南宋朝廷又陶醉在了“中外无事”、偏安一隅的升平景象之中,这期间经济繁荣,在南宋中期出现了太平盛世。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政治繁荣的局面。南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史称“乾淳之治”。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乾淳之治的背景和内容。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乾淳之治。

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该学者理解的“回潮”对应的历史时期大约是(     )

A . 秦汉 B . 隋唐 C . 魏晋南北朝 D . 明清
国家结构与民族问题是政治中的重大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并推向前进。……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

——张传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联邦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三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

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日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孙中山《<国民党恳亲大会纪念册>序》(1921年)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汉时期如何推进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发展。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制有何积极影响?
  3. (3) 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民族国家观念的变化,并说明辛亥革命对现代国家转型的贡献。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

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A . 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 . 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 . 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 . 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吴晗在《历史的镜子》一文中指出:“过去的两千年的政体,以君主为领袖,用现代话说是君主政体,固然不错,说全是君主专制却不尽然。”下列说法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秦朝三公九卿制度 B . 汉代察举制度 C . 唐门下省封驳制度 D . 明代内阁制度
贞观四年,唐太宗问政于张玄素。玄素曰:“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於此……如其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谁敢犯之。”材料表明,张玄素(    )

A . 揭示隋王朝亡于暴政 B . 反对君主独断专行 C . 主张加强控制地方 D . 建议扩大选官范围
汉代的冀州是燕赵故地,并州为三晋故地,益州为巴蜀故地,荆州为荆楚故地,豫州为中州故地。这种地方区划有利于(    )

A . 延续汉初地方行政制度 B . 加强中央政府权威 C . 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D . 增强区域文化认同
秦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九卿具体执行,九卿如奉常《管宗庙礼仪》、郎中令(管宫警卫)、廷尉(管司法审判)、宗正(管宗室事务)、治粟内史(管财政税收)等;而唐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六部具体执行,分为吏、兵、刑、户、礼、工六部。下列关于唐代制度与秦代制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秦代把行政工作分为九类,比唐代的六类更加严密 B . 唐代基本革除了秦代残留的贵族政治残余 C . 唐代的六部制相比秦代的九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D . 从九卿到六部,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加深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草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元帝即位后大量征用儒生,决意进行改革。当时全国的宗庙数量庞大,人力物力耗费十分巨大。贡禹向汉元帝提出“罢郡国庙,定汉宗庙迭毁之礼”的建议后,汉元帝下诏“议罢郡国庙”。后月余,元帝又下诏议宗庙迭毁礼,群臣经过讨论后,元帝斟酌再三,最后决定高帝、文帝之庙世世不毁,其余诸庙未尽则毁,宗庙改革为朝廷节省了一笔财政开支,符合“俭”的原则。形式上则废除了汉家制度,代之以先王制度,有一定象征意义。但它避重就轻,虚张声势,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不利于改革向纵深发展。

——摘编自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

  1. (1) 根据材料,指出汉元帝宗庙改革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元帝宗庙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据学者统计,“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即多出其中”。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 . 儒佛思想融合趋势显著 B . 寺院开放顺俗倾向明显 C .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 山林寺院体现文人追求
唐高宗后,“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指没有取得功名的读书人)……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精通经学),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

A . 对官员的文化素质要求很高 B . 参加科举考试的生员非常多 C . 进士及第是极难企及的目标 D . 科举考试已取得实质性进步
科举时代流传着“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到明代更是出现了考取功名者“强半寒素之家”的现象。由此可见科举制(     )
A . 禁锢了人们思想 B . 强化了君主专制 C .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 . 重视由下而上推荐人才
讼师,指古代中国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的人。《唐律·斗讼》规定:“诸为人作辞蝶,加增其状,不如所告者,笞五十。”宋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衙门每结案之前,几乎必先办讼师。由此可见,讼师(    )
A . 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民间侠士 B . 是处于边缘地位的司法从业者 C . 是政府部门专职司法的官吏 D . 是崇尚外儒内法的科举落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