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知识点题库

在苏共的某次全会上,对当时的领导人作出这样的评价:“个人集体,随心所欲,自我吹嘘,任人唯亲,管理混乱,对外不慎。”该领导人是(  )

A . 斯大林 B . 赫鲁晓夫 C . 勃列日涅夫 D . 戈尔巴乔夫
有位著名学者在研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经济政策时,指出它先后经历了“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指的是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 斯大林模式
就苏联二战后的改革,有人评述说:“一个人把苏联改乱了,另一个人把苏联改死了,最后一个人把苏联改垮了”。其中改革“把苏联改垮了”的是指(     )

A . 斯大林 B . 赫鲁晓夫 C . 戈尔巴乔夫 D . 勃列日涅夫
20世纪50~8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 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材料二 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

                                                                                                                                                                                              ——苏联《文学报》评论

材料三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 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历史风云网

  1. (1) 从材料一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经济状况如何?

  2. (2) 结合史实说明,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评价?


  3. (3) 材料三1986年苏联“无法继续前进”的根本原因何在?戈尔巴乔夫是如何解决“铁轨”问题的?结果如何?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集体农庄进行改革;“文革”结束后,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两种措施都(  )
A . 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B .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 . 一定程度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D . 具有领先世界的特殊地位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 .   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 . 苏联政局的动荡 C .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
以下是四幅前苏联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工业化之路②新经济政策③“玉米热”④改革与新思维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③②①④
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1970年的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由1961—1965年间的6.1%增加到1966—1970年间的7.7%。这一现象的出现(    )

A . 使苏联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B . 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C . 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D . 有利于苏联改变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他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他虽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可是他崇拜由这位创始者所创造的世界。”这里的“他”(    )

A . 加强工业方面的部门管理体制 B . 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C . 开始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 . 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认为:“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2011年为42%,2013年为31%。这说明(    )

A . 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B . 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 C . 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 D . 认识角度会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在1978年4月建立起共产主义政权之后,推行了一套仿效苏联的改革政策,违背了阿富汗社会文化传统,激起国内的普遍反抗。阿富汗政府紧急请求苏联派兵帮助镇压,经反复考虑,苏联的基本态度是不直接出兵阿富汗。但1979年阿富汗发生的反共产主义起义迫使苏联政府正式讨论出兵阿富汗的问题,克里姆林宫在犹豫中否定了出兵的设想,但阿明上台后的一系列离心倾向引起了苏联的忧虑,而阿明杀死塔拉基使形势恶化了,在克格勃和国防部的推动以及冷战思维的指导下,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担心失去阿富汗,又要维护苏联的大国地位,最终走上了出兵道路。苏军侵阿8年多,伤亡3.5万人,耗资多达400亿美元,背上了沉重包袱而狼狈不堪。同时国际舆论强烈谴责苏联侵略行为。1980年l月,联合国全体紧急特别会议通过要求苏军从阿撤军的协议。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苏联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后,终于作出撤军的决定。

——摘编自李琼《从犹豫到出兵:1978~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决策探析》等

  1. (1) 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出兵阿富汗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最终撤军的原因。
1961年12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共纲领和赫鲁晓夫的报告,强调要加强物质刺激形式,对经济工作进行“卢布监督”,要求提高企业的“赢利率”,给予企业更多支配利润的权利等。这说明赫鲁晓夫(    )
A . 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执政 B . 试图通过物质奖励激发社会活力 C . 推行的经济政策较为激进 D . 改革思路从根本上突破了旧模式
2015年是苏联解体24周年,苏联唯一在世的总统戈尔巴乔夫恰好满84岁。关于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苏联进行改革的表述。下列正确的是(    )
A . 其改革走的是自下而上的中国模式 B . 其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尝试 C . 改革的前期就阻力重重 D . 其改革有宏观的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一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

②“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③“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④“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

A . ②④③① B . ④①③② C . ④②③① D . ④③②①
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犯过类似的历史错误。如苏联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这些错误共同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
A . 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 B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 . 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 . 社会主义建设要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欧和苏联普遍进行了改革,但最终却出现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结局。从根本上说,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   )
A . 没有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B . 没有解决劳动者积极性问题 C . 没有调节好阵营内部矛盾 D . 没有解决政府与群众的矛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加以阻挠。”

材料二: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材料三:(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已经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企业的计划不切合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材料四: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9月全会上,他提出要种植玉米。

  1. (1) 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农业政策。
  2. (2) 材料二中苏联采用的“非常手段”是什么?“用行政办法”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型现代化途径”的“新”还表现在何处?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改革失败的原因何在?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
A . 把重点放在农业上 B . 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C . 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 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编著的《未曾发生的历史》一书的开篇,他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假如英国没有出现查理一世与议会的冲突,将会怎样?假如美国没有爆发独立战争,将会怎样?假如爱尔兰从未被分离出去,将会怎样?假如英国未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会怎样?假如希特勒入侵英国,将会怎样?假如他打败苏联,将会怎样?假如苏联赢得冷战,将会怎样?假如肯尼迪还活着,将会怎样?假如没有戈尔巴乔夫,将会怎样?”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他也清楚“时光不可能倒流,过去的行为无法改变”。但他强调的是:“这类对非事实的想象却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对未来的决断通常建立在对别的可能行为的潜在结果的估量上,因此把我们得到的实际结果与我们或许能得到的结果加以比较,并非没有意义。”他主张,对历史的分析讨论,可以建立在对实际结果的掌握上,也可以建立在具体的人和事当时面临的各种选择和背景上。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历史研究与假设”,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此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下表是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1.45亿

1.15亿

3.9亿

3.35亿

2500万

1230万

蔬菜与瓜类

4700万

1300万

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 . 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 . 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 . 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 . 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