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知识点题库

《华盛顿邮报》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 .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 .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 .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 . 普京执政时期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材料中“某种暂时复辟”是指(  )

A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 斯大林模式全面推行 C . 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D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B . 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 C . 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D .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氏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

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

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A . 适应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 . 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 . 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 . 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这一措施(  )
A . 使苏联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 . 使苏联成为能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C . 使现代企业制度在苏联得以建立 D . 揭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序幕
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改革之初提出:国家将加大对机器制造业投资,达到“成倍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五年内赶上美国”。他的改革(  )

A . 针对苏联经济停滞对症下药 B . 开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 C . 未认清苏联经济问题的实质 D . 借鉴中国的“大跃进”运动
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了新的《苏共纲领》,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兴趣”。这些措施(   )

A .   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要内容      B . 埋下了苏联解体的隐患 C .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   D . 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是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对上述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指赫鲁晓夫改革(   )

A . 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 . 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 . 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D . 开始突破了斯大林的经济模式
图示柱状图显示了苏联经济增长率与世界的比较,其中两次出现负增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破坏 B . 经济体制改革的负效应 C . 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 D . 苏联经济模式固化影响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这一改革导致苏联(    )

A . 国民经济迅速好转 B .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C . 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 . 国内局势失控并最终解体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评价的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斯大林模式 D . 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    )
A . 赫鲁晓夫 B . 勃列日涅夫 C . 戈尔巴乔夫 D . 叶利钦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
A .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 .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 .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 . 普京执政时期
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重点放在调整管理的组织形式上,把过去主要由部门管理工业变为主要由地区管理工业,把部门的“条条”管理变成了地区的“块块”管理。如此,改革带来的效果是(    )
A . 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B . 放松了对企业的行政控制 C . 增强了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D . 拉动了农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杜兰特夫妇在其著作《历史的教训》中认为:“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与材料中俄国“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相关的是(    )
A . 扩大了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B . 可以租借、租让工业企业 C . 加强了工业部门管理体制 D . 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
从1955年起苏联政府对农业主要实行指令性计划(包括面积、产量、增产措施和农事进度等),改为只下达收购计划。农庄的生产计划上报区执委会备案,如有出入,进行协商仍不通,最后决定权属于农庄。该措施的实施(    )
A . 表明苏联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B . 表明苏联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C . 表明苏联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D . 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苏联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2%,下半期降为1.0%,而1981~1984年已经降为0.6%。同时,苏联国内的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各种社会矛盾在不断激化。这些现象表明(   )
A . 斯大林模式弊端初步显现 B . 赫鲁晓夫改革陷入困境 C . 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 D . 戈尔巴乔改革已经失败
当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进入以集成电路为中心、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发展的新阶段时,苏联仍将增加钢、生铁、金属切割机床等的产量、产值作为赶超西方国家的战略目标,“企业对革新的畏惧就像魔鬼怕见正神那样。“这反映了苏联(   )
A . 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缺乏竞争力 B . 在管理体制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C . 重工业比重大,经济发展不均衡 D . 经济发展战略落伍于世界湖流
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
A . 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 B . 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 C . 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 . 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正式提出干部更新制度,规定:每次选举,苏共中央委员及其主席团成员至少更换四分之一,主席团委员只能连任三届。这一制度有助于(    )
A .  清除个人崇拜的影响 B . 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C . 改变权力集中的局面 D . 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